在确立了人性之道是由需求和懒惰的作用所形成的定论后,就需要作出量力而行的定根选择了,也就不难发现,定根守一和时间累积的威力。
而问题是怎样从众多的需求中抉择在何处定根?即刻面临一场艰难取舍的命题。 之所以说艰难,是因人性在需求营养学习成人(太极)过程中的所学所惩、所模所样(家庭因素)、所见所闻(环境因素)、所思所欲、所论所结(内省因素)、所爱所信、所缠所固(个性因素)、所成所败(强化因素),这些因素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想改变成人后的自已和别人,都是一场相当困难的工程。
但这个工程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是由人性经验(学习经历观察经验)中潜伏的有可能可行(有别人可行过的)的懒惰性(过度需求性)现象衍生的不劳而获的贪婪。对于自以为是(其实还是不够自知、低级主观自知)的人,有如墙体开洞着在穿“皇帝的新衣”,以致于让“小偷大盗”有机可乘。这里,恐惧是否也可经理解为贪婪求生的一种怕死,同理,乞望是否也可以理解为贪婪幻想的一种自欺心理。它们只不过是对人性懒惰的一种昏厄的借口、托辞或自我暗示的异名罢了。
家庭用尽一切资源为了培养下一代,社会花了九年的义务教育和大学、专业学、社会学、各种深造、诸子百家,以及自然之象,为的是建造您这座浩大的正道工程的系统结构,但装饰布置的责任交由每个人自行作主。你对自我格局的装饰和配置艺术的高低,决定了您的人生轨迹。
改行之前,不防想想你是否愿意推倒(或部分改造)自我工程和可修复性,而不是把一个闪念当作改变的理由。
人当即来之,则安之。人,可以,应因兴而来,也要因来而兴,因缘找兴,再安其地、选其种、定其根、萌其芽、生其命、延其长、卫其害、护其值。 卿:皇上,臣妾做不到啊。朕:爱卿可行?!
一在性情。孔子曰:食、色、性也。 食,精神和物质的营养得失全程;色,世间万象的来龙去脉;性,万物的特点自然律。而情色之性,常常影响一个人的理智行为,历史不乏有英雄难过美人的故事做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修身养性,不得不谈谈性。 性,生命繁衍的道体,有其自身的动物性、自然规律性。 性起时,脸红燥热体又骚,手颤脚凉求温存,冲脑血葵腿又麻,巫山云雨一现松。云云、绵绵、了了、空空、再再……。 躲不了,藏不了。随性的,休息日吧。修为的,主动想,意觉察,平淡些,存能量,性升情,修情操,或书法,或音乐,或体育,或其他兴趣爱好,意义更多博,过了了,明白是那一回事、一阵子。 都会习惯的。 原来,都是时间惹的祸。 时间,穿越了一切生息周期。韭菜和果树的区别就不言而喻。
二在心境。空心为善。 一念堵心,一念开心。心存一念间,行为上可否这样理解——重在其念、可关其间。 一念是思维的意识的选择,如果有念头在干扰你的理性时,我们在思维上就选择无念、清除杂念、或先留置念头在一边不去理会,那意识里就会没有念想,意识就象一个无欲念的空间,只要心门不开,任何念想都进不来,把你所见的一切干扰波排除在心门之外,达到见怪不怪的意境。 当你觉得有心气时,是你心不设防、不加选择地接受外在干扰条件的结果。 通常,智者受到有关系念头的干扰时,第一选择就是做到无念之念。简单讲,无念之念的方法就是把欲念置放到一个跟自我没有关系、干扰不到的境地去观察和思考。
三在思想。我思故我在和我在故我思的相互反馈。 人,习惯了学习,习惯了分别,习惯了判断,习惯了权衡,习惯了记忆,习惯了思考。 空心难之易,空思难之难。那就需要深层的哲学思考。 一性、二心、三思,是三种在人身体上轮换作主的心理作用。 有分别心的经验,是越细分陷赿深,那就反其道,越总归,越简易。 人类起源于一个未知领域,但从大音希声的自然规律中,先人发现有无互相交替转换,互为根本,那试论人源于无极,推导人体也是一个小无极,小无极受到太极的过程产生了道,结论为人体只是道的阴阳两面作用的一个自然物体,所以,我们任何的主观意识都不符合自然科学这一道体的运作,那我们主观意识惟一的可用武之地就是观察、进取正常之道,即置正安乱。 心理建设的过程是用无极武装我们的思维,把一切外在干扰和主观意识排放在心门之外。 换句话说,我们惟一的主观就是客观的意识。 我是无极! 无极,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祂是弱者逃避的说辞。 同时,空不是空,色不是色。祂是强者进取的智源。 不自见,故自明。
守无极,专业道。 用无极之思思进取,思无极;用无极之心诚信,心自立,用无极之性养情,性自安。 随即,精神之空不是空虚,而是更为丰富,但是再丰富,也填不满的空。 心理建设,功德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