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炒股的智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型何其难啊,恐怕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9 10:4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型何其难啊,恐怕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也许关键在于坚强的意志。
郭台铭转型未成功 重回代工老路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据称,iPhone6有80%的订单在富士康,20%的订单在和硕,而iPhone6 Plus更是全部交由富士康生产

  编者按:iPhone6来了!乔布斯的离去并未让苹果公司仅仅成为记忆中的传奇,“果粉”对iPhone的狂热从未消退。近日有消息称中关村已经可以买到iPhone6真机,引发众多土豪涌入中关村,价格爆炒至万元以上,可是你们知道么,“高大上”的iPhone6八成以上产自富士康。此外,国内众多手机厂商和相关行业公司也开始反击,抢占高端机市场。

  尽管富士康曾一度想转型,但一系列动作未能成功摆脱代工厂之王的局面,而在短暂向外界宣战后,凭借获得更多iphone6的订单,富士康与苹果捆绑得更为紧密,富士康已经把更多地精力转移到了更好地服务好苹果上。

  80%iPhone6产自富士康

  苹果公司官网日前发布消息,宣布iPhone6和iPhone6 Plus的首日预订量高达400万部。而据了解,在首发的香港市场,在预订开放的当日,第一批货就被一抢而光。

  资料显示,2012年发布的iPhone5首日预订量为200万部,而去年苹果并未提供iPhone5s和iPhone5c的首日预订量。iPhone6和iPhone6 Plus接受预定后,24小时内的预订量超过400万部,创下了iPhone首日预订量最高纪录。

  苹果表示新款iPhone的市场需求已经超出了预订供应量,虽然苹果会在本周星期五开始向部分顾客发货iPhone6和iPhone6 Plus,不过有部分iPhone的订单只能等到10月份才开始发货。

  华融证券认为,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iPhone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iPhone6和iPhone6 Plus拥有如此高的预订量应在意料之中。苹果依旧在延续iPhone系列的伟大,对应于7000万部—8000万部的备货,苹果信心十足,提振供应链的景气度。

  而据iSuppli中国区研究总监王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iphone6有80%的订单在富士康,20%的订单在和硕,而iPhone6 Plus更是全部交由富士康生产。

  据悉,到今年年底iphone6和iPhone6 Plus的订单有8000万台,而明年的订单则是2亿台。

  有分析师表示,在苹果新机蜜月期带动下,鸿海营收将逐月扬升至年底,单月营收高峰将落在11月份至12月份左右,全年营收高峰也将落在第四季度。除了利好股市,对郭台铭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

  此次苹果新发布的两款机型不仅在订单量上远超此前的iPhone5S和iPhone5C,由于屏幕尺寸更大、机身更薄,组装难度也随之提升。

  订单增加和难度加强,这使得郭台铭不得不多次亲赴工厂一线,实地监督生产,以确保产线最佳。与此同时,为了赶工发货,富士康在郑州、太原等主力组装厂区启动了大规模招聘。

  富士康与苹果再次展示出了紧密的捆绑合作。

  转型未成重回代工老路

  实际上,苹果与富士康的合作出现过松动,而将部分富士康订单转移至另一个苹果代工厂和硕手中,也已是苹果公开的策略之一。

  但苹果不可能完全放弃富士康,即便是找到了另一家可以短时间内产能和代工质量的和硕作为替代者。从研发、技术、设备、工人熟练水平来说,其它代工厂与富士康不是同一个级别。与其它苹果代工厂相比,富士康的优势在于其模具开发能力,以及较为成熟的生产线和相应产能。并且富士康能够给予苹果合理的代工费也最合理的,能够确保iPhone6的良品率。

  在王阳看来,给苹果代工是富士康的强项,富士康在生产上有既有优势,其它代工厂在投资设备、培训工人等方面与富士康相比还是有差距。

  但代工生产利润极为微薄,中国代工厂在苹果产业链上仅有2%的利润。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多项生产成本的提升,代工显然并非一门长久生意。

  为了解决代工利润不高和防止被苹果套牢后的风险转嫁,郭台铭曾一度提出加快机器人应用推广工厂自动化,并推出自主品牌电器以及布局终端渠道以求转型。

  郭台铭曾砸下巨资打造赛博数码广场,而后又开“万马奔腾”电器超市,并推出了“飞虎乐购”网站涉足电商,甚至携手全球第五大渠道商麦德龙开设3C卖场“万得城”,还在渠道上密集布局;同时,富士康不惜通过投入巨资打通产业链,推出整机品牌“睿侠”电视和消费电子品牌富可视;也通过收购“TaTop品至智能手机”,切入手机产品;甚至连手机外设,富士康也曾做过。

  但这些尝试都收效甚微,对其营收无法产生正向推动,甚至被外界断定为基本失败。

  虽然就在日前的公司年度会议上郭台铭还对股东表示,“业务转型是富士康在未来10年内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但作为上市公司的富士康,还存在对股东承诺的业绩压力,无奈还要重新走回苹果代工厂的轨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炒股的智慧网   

GMT+8, 2024-11-28 07:00 , Processed in 0.03798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