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炒股的智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pringjiang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股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08: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轮操作结束,本来小赢,但遭遇股灾,认输出场观望。今天发《考股》第五章:借鉴大师

   股市里大师级的人物很多,他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学股,不从他们身上借鉴点什么,总觉得有欠缺。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应该看得更远。
   让我们来认识几个股票行里的大师,并让他们告诉我们:如何在股市里生存。
   第一位出场的大师:
   杰西·利弗莫尔
   以下是他传奇一生的关键节点:
   1877年7月26日,杰西·利弗莫尔出生于马萨诸塞州;
   1891年,14岁,在一家股票经纪行打工,成为抄写行情的“书童”;
   1892年,15岁,第一次投机,赚3.12美元;
   1897年,20岁,赚到人生中第一个10000美元;
   1898年,21岁,搬到纽约,开始在纽约证卷交易所交易;
   1899年,22岁,亏掉全部资金,不得不带着借来的500美元回到对赌行中;
   1901年5月9日,24岁,获利50000美元,但很快全部输光;
   1902年,25岁,第三次返回华尔街,重新获得成功;
   1906年春天,在对太平洋铁路股票做空中获利250000美元;
   1906年夏天,听信消息炒股,亏损40000美元;
   1907年10月24日,30岁,在市场崩盘中做空,赚到人生中第一个1000000美元,成为当天的市场之王;
   1908年,听信棉花大王珀西·托马斯的建议,在棉花投机中失利,并于1914年宣告破产;
   1915年,38岁,在交易中获利145000美元;
   1916年,39岁,投机技巧日趋成熟,获利3000000美元;
   1917年,40岁,获利1500000美元并还清1914年欠债,给整个家庭购买了800000美元的信托养老基金;
   1922年,45岁,接受埃德温·勒菲弗专访,后者根据专访写出《股票作手回忆录》一书,成为最经典的投资著作;
   1924年,47岁,在小麦投机中获利3000000美元;
   1929年,52岁,在股市大崩盘中因做空获利1亿美元,达到人生顶峰;
   1934年,56岁,再次破产。不过因为信托养老基金,他并没有限入贫穷;
   1939年,62岁,写了唯一一部作品,总结其投资经历和成败得失;
   1940年11月28日,63岁,自杀,在遗书中写到:“我的一生是个失败。”
   杰西·利弗莫尔无疑是股票行里的一个奇迹:他曾经取得过的成绩成为后来者攀登的目标;他从自身买卖行为中总结出来的片言只语,在一百多年里成为投资格言。让我们重温一下他的部分“格言”:
   “无论什么地方有错,都是自己错,而不是市场错!”
   “华尔街没有新事物。”
   “关心把事情做得正确,而不是关心赚钱。”
   “在投机交易中,没有什么板上钉钉的事情。”
   “考虑大盘,而不是个股。”
   ……    后世研究杰西·利弗莫尔的人根据其投资方法总结出他的投资策略如下:
进入市场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判断市场的大趋势方向(判断趋势);
在损失出现的时候及时斩断(止损);
当市场和判断一致时,坚守头寸不动摇(持股);
股票创新高时,勇于买入和持有(加入向上趋势);
领头羊永远是买入和关注的重点(抓住龙头股);
远离内幕交易(摒弃靠消息炒股)。
   用我的话来说,“准确判断趋势并加入向上的趋势,判断正确时持股,判断错误时止损,关注并抓住龙头股,独立思考并决策”就是杰西·利弗莫尔的核心投资思想。
   杰西·利弗莫尔感叹:“当我按自己确定的规则行事时,总会赢利,而亏损总是在违背自己的交易原则时发生。”他反复强调的是:“本着身为股票作手的多年经验,我确信不疑,没人能够始终一贯地、持续不断地打败股票市场,虽然他可能在特定场合下、在某个股票上赢得利润。不论一位股票交易者具有多么丰富的经验,发生交易亏损的可能性始终挥之不去,因为投机事业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
   不知道杰西·利弗莫尔是因为这种“发生交易亏损的可能性始终挥之不去”的阴影一直折磨他,并导致他发生抑郁症,还是因为人性的脆弱让他四落四起之后再也经不起新的失败,从而用一把左轮手枪结束自己传奇的一生,总之,他传奇的一生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借鉴:
   一、面对市场,我们始终要有敬畏的心态。古代经典《素书》指出:“慢其所敬者凶”!对应当尊重、敬畏的对象,采取轻慢的态度,其结果为“凶”就不足为奇了。我们不知道杰西·利弗莫尔为何选择自杀,但这个结果本身足以说明:在市场面前,任何大师都是渺小的。只有始终抱着对市场敬畏的态度,才能长久在市场立足。
   二、只要抓住的市场的牛鼻子,市场并不可怕。市场不是牛,就是熊,牛有野性,熊也有野性。遇到野牛,你不用红色去招惹它,它也不会理你;遇到野熊,只能装死,才能躲过劫难。装死就是不动,一动不动,在股票市场就是空仓观望,只有这样才会安全;招惹牛,斗牛,必须有一定的本事,在股票市场就是发现趋势,顺趋势而动。牛市来了你不动,它当然不会理会你。杰西·利弗莫尔毕竟创造过无人能及的辉煌,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我按自己确定的规则行事时,总会赢利”。确定规则,是指掌握好的技法并依此制定战术计划;能按确定的规则行事,是指培养良好的心法,提高自己的行动能力。有了良好的技法和心法,阴阳化合,假以时日,必定能生发无穷的赢利。
   三、面对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的股票交易游戏,止损是保护自己的唯一手段。要认识到这一点,必须是自己吃过足够苦头后才有切肤之感。不止损,长期被套,至少给你带来以下困扰:一是长期浮亏,你内心难安,轻则寝食无味,重则精神分裂;二是面对趋势反转,你没有机会动弹,只能在慢慢等待解套的过程中,看着他人赢利,忍受内心焦虑;三是等不来解套的机会,从此让你“闻股生畏”。
   四、成功,其实就是平淡、安逸而有激情地活着——始终保持过平淡安逸生活的激情。杰西·利弗莫尔用赢来的钱给全家买了信托养老基金,这其实是他最成功的投资。仅此一项投资,足以让他在股海征战中没有后顾之忧。他是“股战”的智者,却不是人生的哲人。他临死前的一年,还出版了自己的著作,总结自己的投资经历和成败得失,说明他善于思考和总结,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对成功的理解其实是错误的。他在遗言中说“我的一生是个失败”,但在我们看来,即使他平静地安度晚年,安逸地回味前生,他仍是当世最成功的人之一。他毕竟创造过无人能及的辉煌。任何人攀登,总会停止脚步,这是上帝决定的。该攀登时攀登,该停止时停止,过平实的生活,平静地参与宇宙大循环,才是智者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0: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静观察几天,机会天天有。
今天认识的大师是:   乔治·索罗斯
   如果评选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投资大师,前半世纪应该选杰西·利弗莫尔,后半世纪该选乔治·索罗斯。
   乔治·索罗斯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1947年,17岁时移居英国,并在伦敦经济学院毕业;1956年,他去了美国,通过他建立并管理的国际投资资金积累了大量财产;1969年,与吉姆·罗杰斯合伙成立量子基金;1992年,做空英镑,迫使英格兰银行认输,狂赚20亿美元,被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个人收入达6.8亿美元,居1992年华尔街十大收入排行榜榜首;1997年做空泰铢,引发亚洲金融风暴;2011年7月27日,乔治索罗斯致信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全体股东:退出基金管理职业生涯。目前,乔治·索罗斯从事慈善事业。
   乔治·索罗斯根据投资经历,写了《金融炼金术》一书,内容艰涩难懂。比如,他介绍其投资方法的理论基础——“反身性”(也有人译为反射性)理论时,是这样表述的:
   “参与者的思维和所参与的情境之间的联系可以分解成两个函数关系,我将参与者理解情境的努力称为认识的或被动的函数,把他们的思维对现实世界的影响称为参与的或主动的函数。在认识函数中,参与者的认识依赖于情境;在参与函数中,情境受参与者认知的影响。可见,这两个函数从相反的方向发挥其功能,在认识函数中自变量是情境,而在参与函数中自变量是参与者的思维。    两个函数分别发挥作用的例子很多,但有时这二者也会协同作用。认识函数的明显例证是从经验中学习,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则可以找到参与函数的例证,参与者将一组给定的选择倾向应用于一组给定的条件,并在这一程序中确定价格。    两个函数同时发挥作用时,它们相互干扰。函数以自变量为前提产生确定的结果,但在这种情境下,一个函数的自变量是另一个函数的因变量。确定的结果不再出现,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相互作用,其中情境和参与者的观点两者均为因变量,以致一个初始变化会突然同时引起情境和参与者观点的进一步变化,我称这种相互作用为“反身性”,就像法国人在描述一个主词和宾词相同的动词时那样。运用简单的数学,反身性可以表述成一对递归函数:    y=f(x) 认识函数    x=Φ(y) 参与函数    所以    y=f[Φ(y)]    x=Φ[f(x)]    这就是我的方法的理论基础。两个递归函数不会产生均衡的结果,只有一个永无止期的变化过程。”
   老实说,我看了这段表述,头都大了。反复看,觉得他讲了这样一会事:投资者与市场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影响产生的结果不是确定的,因为投资者的想法多变;这种不确定的结果同时又对投资者与市场产生新的影响。明白了这样的事实,在投资中才不会迷失方向。
   用股票市场的话说就是:当有人看好某股票时,会买入,买入的数量够大时,股价会升,这样会引来更多跟风者,于是股价上涨的趋势形成,直到有人看法发生改变,否则这种趋势不会停止。股价反复波动而不会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投资者应该在观察中耐心等待趋势变化的拐点出现,然后全力出击。
   尽管乔治·索罗斯的书难懂,尽管他在俄罗斯、日本、中国香港的投机过程中遭遇损失,但他凭借投资(投机)赚到的庞大资金奠定了“金融大鄂”的威名。
   索罗斯是不易学的,他不仅投资股票,而且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市场体系进行投资,当他发现投资对象的弱点或漏洞时,他全力以赴,就像一只猎豹在森林里狩猎一样。他也坦言其遵循的森林法则:一要耐心等待时机出现,二要专找弱者攻击,三是进攻时须狠,而且全力而为,四是若事情不如意料,保命是第一考虑。
   从乔治·索罗斯身上,我们能借鉴到什么呢?我的体会是:
   一、首先要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无论从世俗的观点来看,还是从哲人的观点来看,乔治·索罗斯无疑是成功者。他拥有足够的金钱,也拥有声振全球的威名(誉多贬少),他用赚来的钱安心做慈善,这一切,全赖他有自己独创的投资哲学。而这个投资哲学,则源于他心智健全的人格和他乐观的人生观。他赚的钱来自社会,他最后用这个钱回报社会。
   二、耐心比黄金还宝贵。成就乔治·索罗斯威名的著名战役有两个:狙击英镑、狙击泰铢。前者让他获封“打败英格兰银行的人”的称号,后者因其投机行为引发亚洲金融风暴,而被人称之为“金融大鄂”。人人都说:“小富靠勤,大富靠命”,索罗斯用他的实战证明:他的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因为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到他的“真命天子”帮他横空出世。勤只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命运”之神会更多地光顾于你,就看你有没有耐心等待他的光顾。
   三、接受错误,求生自保,切忌赌徒心态。无论哪一位大师,都在强调“看错认输”,也就是强调“止损”。不会止损的人,早就被市场淘汰,只有会止损的人,才能成长为大师。看看索罗斯是怎么说的:“若事情不如意料,保命是第一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0: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认识的大师是: 沃伦·巴菲特
   沃伦·巴菲特被誉为当今股神,关于他的书很多。最近看了王晓萌的《投资大围猎》中关于巴菲特的介绍,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很多写巴菲特的人,都写出了他某一个方面的真实,立体的巴菲特,要靠我们自己去描画。我相信王的描写不是杜撰,具体内容请读者诸君参阅王晓萌的《投资大围猎》,我在这里简要谈谈自己的体会。
   毫无疑问,沃伦·巴菲特是一个投资大师,这个无可争议。但他真的靠炒股赚成世界首富吗?答案是未必这么简单。我相信他确实也买卖股票,但是相信他更多地是买卖公司。这个不只是王晓萌的书中这么写,其它人的书中也这样写。美国的范K.撒普博士在他的书中写道:
   “沃伦·巴菲特认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去买他愿意永远拥有的公司。”(《通向财务自由之路》(范K.撒普著,董梅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P227页)
   “沃伦·巴菲特一般不抛售其投资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在抛售时,必须支付资本收益税。……第二,如果一家公司基本上是安全的而且可以带来不错的利润,为什么要卖它呢?如果一家公司将其资本进行投资的方式可以获得不错的回报,那么你所投进去的钱也会获得不错的回报。第三,如果真的卖出,还会承担交易成本。”(见上书P240页)
   联想到王晓萌挖掘的资料,他买公司,并使之起死回生,低价收购,进行包装后高价出售资产,他说的不出售资产,并不是说永远不出售——有点类似于A股市场的壳资源再造——这需要人脉,而巴菲特并不缺这个。就公开的资料来看,巴菲特讲如何买资产的比较多,讲如何卖,何时卖的比较少。这个不能怪他,股神不留点秘密,就不再神秘。
   当然,巴菲特讲投资策略时,还是有几个明确的提醒:
   一是必须有耐心;二是必须独立思考;三是要有自信;四是要对投资对象熟悉;五是要在获胜概率大时入市。他讲的投资,并不一定是投资股票,但我们玩股票交易游戏时,他的提醒有着充分的借鉴价值。
   最让我动心的是沃伦·巴菲特会同比尔·盖兹向全美富人倡议“裸捐”。真正的大师风范原来在这里!
   从沃伦·巴菲特的身上,我们又能借鉴到什么呢?我的体会是:
   一,不管投资什么,人要有投资理念。以前讲“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本意并没错。人身自由之后最大的自由是财务自由,一分钱难到英雄汉。理财应当提倡,但不应当被当成推销金融衍生品的广告。
   二、活着的意义,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能奉献多少。看着身边的富豪们移民成潮,再看看海外富豪们裸捐成风,我才发现:让我在股市游戏中保持情绪稳定的最佳心法其实就是搞清楚活着的意义。
   三、安全是投资第一要考虑的问题,独立思考和耐心,是投资成功的必备品质。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所有大师都强调投资安全,强调独立思考,强调耐心,此不赘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认识的大师是:江恩
   搜集一下江恩的资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在此称之为“江恩现象”。
   市面上有本介绍江恩的书:《江恩华尔街四十五年》,书中推崇江恩先生是难得的股神,其交易过程中,赚钱的概率达85%,并且曾在一个月的25个交易日中,频繁进行286次交易,获利264次,盈利概率达92.3%;最高时获利5000万美元。
   但据王晓萌先生的《投资大围猎》记载,有财经作家对江恩的儿子进行采访,江恩的儿子表示:他的父亲无法靠买卖股票维持家人生活,而主要以靠讲授交易技巧和写作为生,在父亲去世时遗产也少得可怜,连5000万的零头都没有。——对大师的事迹记载互相矛盾的现象,我称之为江恩现象。
   威廉·江恩于1878年6月6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路芙根的一个爱尔兰家庭,其父母是虔诚的基督徒,江恩本人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他甚至宣称:他从《圣经》中发现了市场循环理论。
   江恩先生有没有从股市赚到钱,或赚到多少钱,由于年代久远,笔者无从考证。但结合拥趸派和质疑派的观点,我倾向于相信这样一个事实:江恩先生对于股票市场做了大量的研究,并留下了相关的著作;他在进行股票交易的同时,也给别人讲述股票交易技巧并收取讲课佣金。
   不管对江恩先生的传说反差多大,他留下的炒股规则却是实实在在地对后人有影响。他的规则大致如下:
   一、杜绝过度交易,将你的资本分成十等分,每次买卖所冒的风险不应超过资本总数的十分之一;
   二、小心使用止损盘,减低每次出错可能造成的损失。设定止损后不得随意撤销;
   三、不可频繁交易;
避免反胜为败;
不可逆势买卖;
犹豫不决,不宜入市;
买卖清淡且不活跃的市场,不宜沾手;
只可买卖两个或三个品种,太多难以兼顾,太少则风险过于集中;
避免现价买卖,否则可能因小失大;
入市之后不可随意平仓,可利用止损盘保障纸上赢利;
买卖顺利,利润可观的时候,可将部分资金调出,以备不时之需;
不可为了蝇头小利而随意入市买卖,应掌握市场的大趋势;
不可加死码(即不可向下摊平成本);
一旦入市,不可因缺乏耐心而胡乱平仓;
切戒胜少负多的买卖方式;
入市之后,不可随意取消止损盘;
顺势买卖;
不可贪低而买入,也不可因价高而抛空,一切要服从趋势;
在适当时候,如突破阻力位时,可增加头寸;
发现错误时要及时平仓,敢于认错;
二十一、每次买卖均要经过仔细策划。要有充分的买卖理由,不违背既定的买卖原则;
二十二、得手之后,切勿随意增加筹码;
二十三、不要去预测底或顶,一切由市场趋势决定;
二十四、不可轻信他人的建议,除非你确信他的话值得参考。
   有人将这些称之为“江恩二十四条军规”,也有人增加了一些重复的内容,称之为“江恩二十八条军规。
   在这里,我们再次体会到了“英雄所见略同”的奇妙。对趋势的推崇,对止损的重视,对独立思考的提醒等,善于从市场学习的人都会得出相同或相似的结论。
   不过,我从江恩先生身上得到的借鉴是:
   一、不可迷信大师。任何大师,提出的理论不管如何高明,但实践中,他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格雷厄姆的《证卷分析》提倡价值投资,但他本人却从未从自己的理论中获利,倒是他的追随者巴菲特宣称遵守了价值投资理论并取得了成功。但实际上,从股票的本质来看,任何投资理论,都有一个时间适应性。在牛市不需要高深的理论,而价值投资在熊市则会成为笑话:熊市中途进场,长期下来能解套就不错了。在实际交易中,也没有人坚持无限的长期投资。江恩先生同样如此:他的理论能卖钱,却不能保证他任何时候都能赚钱。否则,关于他的资料不会留下一些矛盾的记载。
   二、任何理论,要灵活运用,但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不是这些理论可不可靠,而是执行这些理论的行为坚不坚决。正如杰西·利弗莫尔讲的:当我按自己的规则行事时,总会赢利。曾经流行的《海龟交易法则》也同样强调:是否赢利与赢利多少与掌握的知识关系不是很大,倒是情绪与心理对结果的影响大得多,情绪与心理优势才是成功交易的首要因素!因此,心法的修炼,比任何理论都重要。
   三、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江恩强调:90%的亏损,发生在不学习的交易者身上。入市要学习,这当然是忠告,也是真理。
   
   市场中的大师还有很多,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属于那个时代的大师。既然“英雄所见略同”,笔者就不再当“文抄公”,将不同的大师一一介绍,有意博采众长的朋友可以自己寻找——无论从互联网,还是从书店,在这个信息流通异常发达的时代,要做到这点一点都不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章:长生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8: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股》最后一章是《长生之道》,没有分节,大抵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谈钱,第二部分谈成功,第三部分谈人生。今天先发第一部分:如何认识钱。


   《论语·先进》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这段话放在人文精神上研究,当然是重视生,重视与人的关系。但在股市,想长生,我倒觉得要先认识“死”。只有避免死,才能活下来。好比我们看人家成功的故事,不一定能成功,但看到人家失败的故事,倒可以避免重复跳进人家失败的陷阱。
   以下是我“死”得惨的情况:
   图十八:
   
   
   图十九:
   
   
   图十八是中国联通(600050)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的走势图。图十九是中国石化(600028)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的走势图。黄框的开始处是我进场的时间,横框的终点是我出场的时间。在这两只股上,我付出了学股以来最大的学费。事后总结:一是进场时间错误,不该在趋势不明时进场;二是没有执行止损,导致长期被套,在最后的下跌中因绝望而割肉;三是不知道控制风险,进场时仓位太重。
   图二十:
   
   
   上图是江苏开元(600981)2011年至2012年的走势图。黄框的起点和终点是我进场和出场的位置。买卖这只股时,我已学股三年,对趋势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也知道止损。在这只股上,我学股交的第二贵的学费发生了。事后总结:一是知道趋势不明时,幻想这是底部;二是没有坚持试建仓的做法,进场就是大手笔;三是止损犹豫,最后下决心止损时,损失扩大一倍。
   
   还好,我有双林兄手把手地引导着学股,吃过这几次亏后,我才真正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学股的理论、纪律再多,不体验到资金损失的切肤之痛,就不知道在股市活着是多么艰难!
   
   现在,我仍在股市里活着,尽管活得磕磕袢袢,毕竟没有被股市淘汰。当然,不能就此肯定我一定会在股市活得很好,而且,就入市成绩来看,我仍处于“一赢二平七亏”的“二平”的位置。正因如此,我才深切感受到:炒股赚钱真的不容易!
   现在,我仍在思考如何在股市长久生存下去,并有了以下体会:股市的长生之道,其实就是如何认识金钱、如何认识成功、如何认识生命的道!悟了生命的大“道”,才能真正步入学股正途。
   金钱,是人类伟大的创造!“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许多人只知金钱之美,不识金钱之恶,从而掉进钱眼,被金钱捆住手脚,失去了人生的乐趣。
   这时,我想起一则小故事,忘记了出处,其大意是:古时某大商人天天记账到深夜,其夫人颇有怨言,对夫君说:“我看你天天收金收银,却无半点笑容,成天累死累活,反不如隔壁那对穷夫妇快活。我看他们每天半夜起来磨豆腐,小本生意勉强糊口,却天天出双入对,还欢声笑语不断,这是为何?”大商人说:“你听不得他们笑声,我让他们明天就不笑了。”夫人急了:“你可别干为富不仁的勾当。”大商人让她放心。当晚,他将两锭金子从墙头扔到隔壁。穷夫妇起来磨豆腐,出到院中,捡到金子,这可是他们磨一年豆腐都赚不来的财富!当时心里七上八下,几天都放心不下,再也没心思唱歌了。——这就是金钱之恶,能剥夺穷夫妇的欢乐!
   说到对金钱的认识,还是唐代张说写的《钱本草》高明,奇文共欣赏,现抄录如下:
   《钱本草》
   唐  张说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至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礼,则弱智伤神,切须忌之。
   
   把钱当药,张说是千古第一人,他对钱的描述也很传神,也为后人指出了对待钱正确的方法。比之孔夫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训导,比之西晋文学家鲁褒骂钱之“无德而尊,无势而热”的偏激,张说对钱的认识更为精当,理性!不是吗?“味甘”——谁都知道有钱带来的好处;“大热”——世人对钱的追捧熙熙攘攘;“有毒”——只有智者才能清醒地认识酒色财气多了伤身的道理;“积而不散”引来盗贼,“散而不积”坐吃山空,均非智者所为;“一积一散谓之道”——钱要通过劳动来赚,赚了要花出去,量入为出,才能保持收支平衡;“不以为珍谓之德”——钱只是一个交易媒介,生活中一件极好用的工具而已,以此平常心待之,才不失为人之美德;“取与合宜谓之义”——赚钱花钱都要合法,才符合道义的精神;“使无非分谓之礼”——用钱开路,不择手段地满足私欲,将违背礼的精神;“博施济众谓之仁”——“仁”者爱人,保持人与人之间恰当地关系,使少有所教,壮有所为,老有所养,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钱果能“博施济众”,真是“仁莫大焉”!“出不失期谓之信”——人无信不立,该花出去的钱,按合同办事,不管这合同是口头的还是文字的,这是公民社会契约精神的必然要求;“入不妨己谓之智”——赚钱为了利人利己,当然可以大赚特赚,慈善家没钱很难做。但赚的钱给自己带来灾难,说明这钱不能赚,不该赚,有智者当然不会干这种事。
   对钱的思考让我想起《庄子·杂篇·让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韩国和魏国争一块地盘。子华子去见魏王昭僖侯,昭僖侯看上去不很开心。子华子说:“假如现在让人写一段铭文,书上说左手拿到右手就残废,右手拿着左手就残废,然而拿着的人一定能拥有整个天下,那么您愿意拿这个铭文吗?”昭僖侯说“我不愿意拿。”子华子说:“很好,看来,两只臂膀比天下要贵重,整个身体又比两臂贵重。小小的韩国和天下相比,轻贱多了,现在争的这块地又比韩国轻贱,您何必忧愁伤心以致于让身体受到影响呢?”明朝诗僧栯堂禅师有诗议论到:“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何苦重连城。”然而,我们身边钻到钱眼里去的人何其多也!舍本逐末,岂有生趣?!
   
   对钱有了正确的认识,进到股市,就不会两眼盯着账面赢亏。因为,你做事对了,账面赢利是必然的,做错了,亏损也是必然的。赢亏只是数字的变化而已。老想着钱,就会财迷心窍,该做正确的事时下不了决心,明明做错了,也不肯认错——自己被账面上的数字捆住了思想,捆住了手脚,归根到底,还是怕失去本钱,或者想尽快多赚些钱。钱既然是“疗饥寒”的良药,那么,须记住:是药三分毒,过量服用,真能“弱智伤神”!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进入到股市的时候,便真正能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参与:注重过程,注重这一过程带给我的体验,无论这种体验是成功的喜悦,还是令人沮丧的失败。总之,游戏本身才是我要关注的重点,至于过关了奖励多少Q币,那是结果,奖得多,会有意外之喜,奖得少或没有,我也处之泰然——玩游戏才是我的目标,而不是拿Q币!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8: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了钱,再来认识成功。
   对成功的定义每个人不尽相同。不过,任何观点成立,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不是时间条件就是空间条件。同学从网络上给我传了一则张二狗的故事,大意是:张二狗是我同学,我从走进小学第一天起,就表现出聪明好学、品学兼优,被老师当成优秀学生的代表,后来如愿以偿考进大学,引来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赞许;张二狗则不学无术,打架闹事,净给家长丢脸,给老师添堵,高考后“如愿以偿”上了社会大学。“毕业那天,我们初中的门卫李大爷指着我教育大孙子:一定要像我这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才能做个受尊敬的人; 我们初中的门卫李大爷指着张二狗教育大孙子:千万不要像他这样惹是生非门门红灯,将来一定是个受鄙视的人”;风水轮流转,我大学毕业到处找工作,看人脸色,不仅生活艰难,找女朋友也困难,求房东缓交房租,尽给大学生丢脸;张二狗则在读社会大学时积攒人脉,商海博击,创业成功,我在城里找工作时他却在建二狗大夏,还“商而优则学”,进大学混文凭,泡美眉,给小美女送洋房,回母校搞赞助,坐主席台高谈阔论,无比神气。我从校门口过时,只能缩头缩脑。故事的结尾,作者总结:“十几年前,老师感叹,要是所有学生都像我一样该有多好. 十几年后,老师感叹,要是所有学生都像张二狗一样该有多好。”
   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成功”的内涵随时空转换:你看,十几年前,我才是成功的榜样,十几年后,张二狗才是成功的样板!时间空间变了,每个人体会到的成功的内涵则大不相同。
   那么,在股市怎样才算成功?你做了股东,借钱给企业创业,企业发展壮大了,你也享受了分红,并乐意继续当股当,这当然是成功;你在股市高抛低吸,资金从小变大,你也从投机客变成慈善家,这更是成功;你在股市折腾来折腾去,资金“变成零钞”,但积累了一大堆经验,你将这些经验变成文字,供初入股市的人学习,从卖书中你不仅收回了在股市亏掉的钱,还赚了一笔——这好象也可以看成是股市成全了你,你从另一条路上获得了成功!你在将闲钱投入股市,却从未在股市赚到一分钱,但你生活充实,工作顺利,心情愉快,家庭和美——谁能说你不成功?反过来,你从股市赚了钱,却因天天看盘而眼睛变得近视,因久坐不动而腰椎间盘突出——你收获了赚钱的喜悦,却忍受身体的苦痛,这是成功呢,还是不成功呢?
   当然,参与股市游戏,就意味着有损失金钱的风险,如果能在游戏中避免亏钱,当然是成功的开始。但是,是不是不亏钱,甚至赚大钱就叫成功呢?我的体会是:在股市可以这样讲,在生活中那倒未必。因为比赚钱更重要的事还有很多——身体健康、有稳定的收入养家、子女快乐健康成长、家庭和美、孝敬父母、守法修德、友谊长存……我们小散户有太多比炒股赚钱更重要、更紧急的事要做,把这些更重要、更紧急的事做好了,才是真的成功!至于炒股,能赚钱是为你的成功锦上添花,不赚钱只要不影响你的其它重要而紧急的事情,也无伤大雅。就像某个哲人说的:“名与利并不代表成功。对每一个领域内的每一个人来说,成功都不是来自于某个具体的成就——它是一种生活的境界!”
   对股市交易游戏的参与者来说,华尔街的某个不知名的交易员讲的这段话也许对我们理解在股市何谓成功有帮助:
   “成功的生命是由成功的年份构成的,后者是由成功的月份构成的,它们又是由成功的星期、天、小时以及短暂的时刻累积而成的。成功是由一组目标构成的。所以,如果你希望成功,则不仅必须有长期的目标,还要有短暂时刻的目标;每一个目标都应该相互关联,并结合为一个生命的宗旨——快乐而充实的生活。”
   即使你在股票上亏了钱,只要你能认真学习,因思考让你明白如何在下次避免这种陷阱,你的生命在这种过程中得到充实,你也会因此而“痛并快乐着”!
   扯来扯去,别扯远了,也别混淆了概念:在股市,狭义的成功,就是在保本的基础上不断赢利;广义的成功,就是平安快乐地生活并享受参与股市交易游戏的乐趣,而不在乎赢亏。
   说来也怪,股市成功人士的经验是:越不在乎赢亏,就越能专注于玩好“游戏”,而结果却常常让人收获意外之喜:总的来说会不断赢利!这世界就是这样奇怪。
   也有人说,不买卖就不会失败,所以,股市里的长生之道似乎就是开户后放点钱在里面,从不买卖股票,那你也永远死不了——这是讲笑话,开户了不买卖,和植物人躺在医院的特护房里一样,虽然活着,精气神却没了——这样的活法,不是我等小散的追求。
   但真要在交易游戏中获得永生,还得回到本书的开头:认识股市,认识自己,努力学习,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正确的方式参与交易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游戏水平——既要精研技法,更要精炼心法,最终和股市一起成长!是的,我丝毫不怀疑我国的股市会不断地发展壮大,为实体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撑,尽管目前它还很不完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8: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是个永恒的话题,我在这里谈点粗浅的体会,希望对学股的朋友有帮助。
生命是一个过程,股市交易游戏是生命过程中的一段插曲。我们的生命是参与宇宙大循环的,“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矣。”(《中庸》)——参赞天地,安享天年,当然有路径,有方法,套用《钱本草》的说法,就是要走“道德仁义礼智信”之路。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素书》)。人们遵循的“道”能使自然万物不断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却不知道这种运动变化的规律从何而生。股市的道,就是变化无常,波动不已;趋势明了时,任何人不能阻止它的运行,它运行的动力衰竭后,任何人想保持它的趋势却力不从心;它小幅波动,没有明显向上或向下的趋势时,它波澜不惊,死气沉沉,任你本事再大,也打不开操作的空间。它之所以这样,与所有参与者的心理活动有关,与经济运行周期有关,与上市公司的盛衰兴亡有关。无论股指还是个股,其运行轨迹变动不居,都遵循它自己的规律,股市交易游戏的参与者,只能认识这一规律,顺应这一规律,才能合乎它的“道”。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素书》)。人们想要满足自己,使自己得到想得到的,同时也应当使万物各自实现自己的欲望。股市的德,就是让那些了解股市、参与股市交易游戏的人得到金钱的奖励,让那些好公司的股东获得分红,让那些贪婪的交易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让那些经营不善的公司实现优胜劣汰,让资源更好地配置,使经济运行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素书》)。人有关爱、同情的心理,各种善良的愿望和行动就会随之产生。我们进入股市,最大的仁,就是追捧那些好公司,“让美女更加美丽动人”,而不参与那些纯粹圈钱、不善经营的ST公司股票的买卖,让他们自娱自乐。对新股,由于其庐山真面目不清,我一般采取观望的态度。过去少不更事,也打新,现在明白:实在人就得干实在事,打新就是赌博,不是我等善良小散所当为。只有等市场检验过了,在趋势召唤我们时,才将自己的资金“借”给它一段时间。股市促进经济发展,应当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让各类公司的产品带给人们实实在在的便利和享受,果如此,那些无业绩的公司在股市才无市场,我们的“仁”心才能通过发展经济达到“博施济众”的目的。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素书》)。帮助好公司就是善,追捧坏公司就是恶。在股市建立功劳,成就事业,只有与好公司结盟才有可能。恶炒固然能使人成功于一时,绝不可能让你成为慈善家。“用脚投票”就是我们赏善罚恶的行为,离开ST公司,离开铁公鸡公司,离开不断增发、从不还钱的公司,股市才能在众人的调理下健康成长,我们也才能活着看到股市发展的曙光。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素书》)。我们每天的身体力行均应当符合“礼”的要求,这样才能建立正常的人伦关系。人在股市,怎样讲“礼”?简单点讲,就是留点钱给别人去赚。你在一段趋势中有了赢利,股价已上了小山头,如果山头云雾缭绕,你感觉不到山的大小,这时就应该趁早下山,后面股价爬得再高,已与你无关,你留点钱给别人去赚;如果你看得清后面山势更陡峭,山头风光更妖娆,你当然可以继续持股,陪股价上山。但须知山顶的立足地太少,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结果就是:你赖在山顶看风景,幻想还会有奇迹,夜幕降临,你可能会被冻死在山上!这时的“礼”就是及时让贤,让后来者观赏风景,你应当立即打点行装下山,别让人把你扔山顶。——然后,你用股市赚的钱,养父母,育儿女,济朋友,抚孤残,恤贫病,“立功立事”,“成人伦之序。”
   智者,人之所虑,趋利避害,以通其觉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离苦得乐是人的追求。在股市,认识到什么是错误,怎样做是错了,是觉悟的第一步;知道错了,马上停止错误的做法,是觉悟的第二步;走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是第三步;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不懈,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时能淡定,是第四步;最后随心所欲都不犯错,重仓空仓都不纠结,轻松自如进场出场,才达到智者笑傲股市的化境。第一手买进后不赚钱,说明看错的机会在加大——认识到股市是概率的游戏,这是觉悟的第一步;跌破止损线坚决出场,会认错,这是觉悟的第二步;向上的趋势有迹象时试建仓而不是重仓,这才是正确的起步;趋势依旧,在洗盘中坚定持股,并择机加仓,这是正确的迈步;根据趋势指标和印证指标随心所欲地进场退场,根据股市波动灵活自如地调整仓位,止损止赢成为下意识的习惯——到了这个境地,你在股市生存下来已经没有任何困难了。正如古语所言:“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信者,人之所言,千金一诺,以明其至诚。在股市,就是按既定方案操盘,对自己讲话算数。在执行止损、止赢纪律时干净利落,试建仓时摒弃暴富幻想,一心一意做正确的事情。纪律是保证自己守信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自己在股海生存的“救生圈”。这中间的道理,不“被海水呛过”,不“死过一次”,很多人很难认同,他们会觉得:都是运气不好!是的,我曾经也这样认为。
   说到运气,真不能回避。我认同这样的观点:“好的运气,拥抱勤奋的人的时候多一些。”面对多人参与的游戏,面对世界范围内此消彼涨、起伏不定的经济形势,面对有可能发生的天灾人祸,面对市场的无形之手,面对“上帝”高深莫测的微笑,我真的相信运气在股市交易中客观存在,特别是能否撞上成长性特别好的公司,能否赚大钱,运气的作用不可抹杀!除了勤奋学习,以增加撞上好运的机会以外,我还能说什么呢?要说的只能是:如果说能不能赚大钱要靠运气的话,能不能避免亏大钱,则主要是靠自己控制仓位的能力和执行止损纪律的能力,运气在此无关宏旨。

点评

加油!  发表于 2015-1-28 08: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07: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rodger 发表于 2015-1-28 08:35 AM
楼主太能写了,建议出书!稿费也是不错的收入,现在投资类书籍还是卖的很火的。 ...

谢谢rodger的鼓励,如果您有人脉推荐出版,稿费三成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08: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生之道》的道理很多,今天发最后一些感慨,其余的等学股同道诸君自悟。
   《中外管理》杂志的创办人杨沛霆先生对人生轨迹进行梳理,得出了一个简单结论:人生在世要想大事,干实事,不出事,必须经过四个阶段,即“理应如此、并非如此、原来如此、不过如此”。具体来说,“理应如此”,就是立业之前,要在做人做事的“理”上下功夫,这些“理”是可以学到的,因此,“理应如此”就是在学习上下功夫,以获得一生成功的本钱;“并非如此”,是指步入社会,很多情况与所学相比,总有一些偏差,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避开想当然的“理应如此”,明白很多情况“并非如此”,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正反两方面都考虑到了,决策才显得成熟,从而走上成功的正途;“原来如此”则更进一步明了生命的本质,对事业、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体悟,面对新的问题,心中总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因而不会有“迷思”;“不过如此”是生命的最高阶段,奋斗一生,才发现“真理都是简单的”,只有超越眼前的名利,着眼于事业的得失,才会多一分平和,少一分痛楚,多一分耕耘,少一分遗憾,最后潇洒、淡定地走完人生旅程。人在股海何尝不是如此?“不拿驾照,不能上路,不下水学不会游泳”,学习,是进入股市的第一步,“理应如此”就是通过学习掌握买卖股票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巧、基本纪律,先学理论,然后小资金参与实战,积累股市的“理”,自然能少走弯路;多在学习阶段花点时间和金钱,就不会在股市中损失大资金;“并非如此”在股市太常见了,无论从技术面分析,还是从基本面印证,明明要上涨的股票,却调头向下,或明明不看好的股票,却莫名其妙地上涨;刚刚公布重大利好,你冲进场内,转眼被套;你一割肉,它却一飞冲天,让你目瞪口呆!所有学到的东西,与实战相比,差距总是太大,“并非如此”是如此生动,但你并不觉得有趣。这一阶段让人难受,直到你终于明白:股市的“并非如此”是常态,它只是概率的游戏,它总与你的想象相反,直到你站对方向,你才能跨入第三阶段:原来如此!到了这一阶段,你明白:为什么横盘时间那么长?那是主力与你比耐心!主力要推股价的石头上山,怎样才能省力?当然是手中拿到的低价筹码够多时才省力,所以,它反复打压吸筹,以期拿到足够的筹码;但只有打压才能吸筹码吗?股价足够低时,它也会明目张胆地用涨停板抢筹;涨停板就一定是抢筹吗?那要看股价的位置,有时涨停也是出货;筹码足够多时它一定拉升吗?大盘回调时,它会趁势洗盘,把那些意志不坚定者,或是未看懂的小散们赶下轿去!它真的是洗盘吗?谁知道它遇到什么困难,从此一蹶不振,你若仍对它心存幻想,可能会给它陪葬!这时你明白:纪律才是保证你在股市长生不死的法宝!主力就是一个人吗?基金、大户、机构,无论你叫它什么名字,主力其实是一伙资金!按相关法律法规,一个人的资金占到某只股票的5%时,应当向证监会文字报告,所以,任何人绝对控制某只股来操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主力资金,其实就是跟随某个有实力人物的一团资金——上涨时你加入,这时你也是主力的一部分,多头主力其实是所有多头的合力;反过来,你卖出,你就站在了空方的立场,成为空方主力的一部分。看多做多的人多,你得出结论:主力进场了;看空做空的人多,你看到空头控制着股价的方向。原来,股市只有三种力量:看多做多派,看空做空派,观望派。看多做多派的力量大,你看到股市上涨,看空做空派力量大,你看到股市下跌,观望派人数多,你看到股市没有方向。看空做多的人有吗?既然做多,说明他内心看多,或者他本来就是观望派,受情绪指引入市;看多卖出的人有吗?既然卖出,说明他内心看空,或者他本来就是观望派,受情绪指引退场。这种人多了,股市波动加大,或波动时间延长。到了“原来如此”的阶段,你入市会有计划,也会懂得止损,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趋势的力量,你不会盲目到任何时候都想入场,你空仓时会先判断:现在处于趋势的什么阶段?如果是上升趋势的起始阶段,你会试着建仓,并择机加仓或退场;如果上升趋势确立,你会在反调时加仓;如果处于下降趋势,你会等待,直到那个转向指标给出信号!你持股时则会观察盘面:上升趋势持续,你则坚定持股;危险信号出现,你会择机止赢!当然,如果你已学会止损,你不会在下降趋势中持有大量股票,否则,你仍在“并非如此”阶段彷徨!“原来如此”的感觉是如此轻松,你开始觉得真正懂得股市了,并小有赢利!最后,你不可避免地发现:股市“不过如此”!是的,它不是涨就是跌,要不就横盘,它不过就是人数众多的“在线买卖游戏”,你玩对了有奖,玩得不好罚款,你知道适当的罚款是不可避免的,你也知道:你这时已能在股海博击,即使偶尔呛水,但你不至于被赶到岸上,只有你觉得风浪不是太大,气候不是很恶劣的时候才下海,并总能体会到股海冲浪带来的乐趣,它是如此美妙,以至于你发现:“不过如此”才是平淡的真实,永恒的享受!许多格言,你已能转化成股市语言:“抓别人家的猫的尾巴,小心挨咬!(西方谚语)”——股价已经下跌,你想拽住它,向下摊平,你被咬是必然的!“逐二兔,不得一兔(孔子语)”——目标专一,才能选到合意的姑娘,那个上涨潜力大的股票!“先难而后获(论语)”——经历了股市风雨,你活下来了,才终于见到了彩虹!
   是的,学股之路异常艰辛,炒股赚钱真的不容易,需要你慢慢来!任何非此即彼的想法、“不是……就是……”的思维习惯,在股市里都会遇到障碍。因为,股市里只有“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还可能另外一样或几样”,它没有“不可能这样”,即使有,也要加“除非”。任何可能,只有满足它的条件时才真的成为可能,而这种“满足”,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价值投资可靠吗?——可能可靠,也可能不可靠,因为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空间限制。在国外,比如美国,讲价值投资的人比中国多,在中国,无论是管理层,还是经济学界的精英,多在鼓励人们进行价值投资,但股市交易活动中,最常见的还是投机性交易多,很少有人对上市公司的价值进行分析并长期持有该公司股票。因此,不是任何地方的人都在进行价值投资,也不是所有时间都适合用价值投资的理念来持股。如果你长期持股,比如说一年,股价已上涨50%甚至更多,这时抛出是不是就不算价值投资呢?投资,不是有风险就是有收益,一年收获50%以上的收益,无论如何是成功的投资;反过来,持股一年,股价涨跌不断,最后涨幅为零——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其实这是个失败的投资,你不仅损失时间,也损失利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持股一年,有不错的收益就抛了,这其实也是价值投资!反过来,如果持股一月甚至几月即有20%以上的收益——比高利货收益还高,这时该抛呢,还是该继续持股,等股价下落呢?——我的体会是这样:不要盲目迷信价值投资,但也不要排斥它,凡事要先做思考。你做的功课证明某只股票有潜在的投资价值,你可以试建仓;时间证明它是慢牛,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你可以加仓并长时间持有,可以两年,也可以三年,但它一旦达到你的投资预期,比如年收益率30%,你也要做好随时抛掉的准备。——只买股票不抛售,我认为是收藏,不是投资。所以,当没有人对价值投资的时间做出限制时,我们自己要做限制。
   炒股到底是投资呢还是投机?陈浩老师有个幽默的说法:投机,就是寻找投资的机会。所以,炒股既是投资,也是投机。我们借钱给上市公司,借多长时间,凭我们自己的兴趣,因为没有人强迫我们借。你说炒股是投资也好,投机也罢,股市只能从制度建设上吸引公众对上市公司借钱,上市公司也只能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借钱给它是一件利人利己利社会的事,否则,一场游戏一场梦,我们每个人参与了这个宇宙的大循环,到头来落得个“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最后掉到了虚无的真空里,这世界可就真的掉进了黑洞,从此寂静了。
   要在股市长生,除了上述基本原则,是不是还有一些小技巧呢?当然有,请听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炒股的智慧网   

GMT+8, 2024-5-13 23:15 , Processed in 0.04594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