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炒股的智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549|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15: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学股已有六年,花了一些钱,买了一些经验,今后就指望这些经验换回些钱来花。我把这些经验叫《考股》,从今天开始,隔段时间贴一些出来,希望同道指教。
“不考驾照不能上路,不学知识不能交易!”
“要学游泳必须下水,要学投资必须入市!”
这是开篇的体会。今天先发序言。
自    序
                          
   我的学长加好友双林兄很早以前就劝我学股。但我那时一文不名,还在到处讨生活,就没有理会他的建议。虽然知道中国已开通了股市,也知道在深圳还发生过一些因“股”而起的风波,我对股市的认识,仅仅知道有股市这回事而已。那时,我就是个彻彻底底的“股盲”。
   后来,双林兄再次向我发出邀请:“如果你想帮助你的好朋友,请让他炒股吧,因为股市是天堂;如果你想害你的仇人,请引诱他炒股吧,因为股市是地狱!也不知这句话是哪个天才总结的,我觉得很有道理,也很有趣。我和你是好朋友,我也打算把学股当成下半辈子的事业,你还是和我一起学吧!”就这样,加上我刚还完房贷,不必再为日常生活发愁,我在股市开了户,成为一个“小散”。
   感谢网络世界。我的股票基本知识全是百度告诉我的。凡听到一个股市名词,我就“百度”一下。每“百度”一下,就会遇到新的名词,就继续“百度”。就这样零星地积累,我从一个股盲,变得对股市略知一二。也感谢双林兄,他给我拷贝了二百多本学股的书,让我通过学习,对股票和股市有了自己的体会。
几年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炒股赚钱不容易!特别是小散赚钱更不容易。我的一个同乡,其兄长入市十五年,竟然发出了“我这一辈子,就让股市给害了”的感言。股市历来有“一赚二平七亏”的说法,多数人感觉亏钱,却不知道为什么亏钱;多数人想从股市赚钱,但总是事与愿违,即使赚了,也赚得千难万难。当然,也有运气极好之人,偶尔入市,捞一把就走,但想每次都捞到,就没这么便宜,因为“麻雀不总在现窝里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从股市亏钱?有没有简便而实用的方法,能让我们很容易就从股市赚到钱?有一个玩股高手陈江挺在他著的《华尔街炒股的智慧》中这样讲:“没有这样的方法,即使有,我也不告诉你,留着我自己用。”要想不亏钱,或是想从股市赚钱,没有快捷方式可走,只有一条路:学习!
   是的,股票买卖游戏很简单(我把股票买卖当成一种游戏),吸低高抛,谁都知道在低价位买进,高价位抛出去,就能赚取差价。但双林兄告诉我:开车也很简单,方向盘向左打车向左走,方向盘向右打,车往右走;加油门车辆前进,踩刹车车子停下。但不考驾照,你不能上路!所以,入市前先学习,是最大限度保证你减少亏损的前提。
   怎么学?我和双林兄开玩笑:你说学股要像学开车,先拿驾照再上路;我觉得学股更像学游泳,学的理论再多,不下水总是学不会。所以,学股要入市,就像学游泳要下水一样!下水要呛水,入市也会亏钱,但坚持学下去,总能在股市生存下来!
   我只是一个散户,我离洞悉股市的奥秘还差得远,我也没从股市赚多少钱。虽然赚回了学股的书钱,但我觉得:炒股赚钱真的不容易!我将这些年学股的体会写出来,一是对自己是个总结,总结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二是想与广大散户朋友们交流交流,希望得到更多的指点。我的这些学习体会,完全是站在“散户”的立场上自说自话,对散户们来讲,对怀揣从股市发财梦想的小散们来讲,只是些真心话。我真心地希望中国股市兴旺发达,我更希望怀揣从股市发财梦想的朋友记住:学股像开车,先拿驾照再上路;学股更像学游泳,不下水永远学不会;炒股赚钱不容易,一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下去,才能在股市长期生存!
   是为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5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2 12: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股市
股票的本质

   股票的英文词是stock.。这个词还有一个意思:国债,公债。关于股票的由来及其发展历史,不是我想谈的内容。这些东西“百度”一下,能给出好多种版本的答案。我只想谈我对股票本质的认识。
   我认为:股票的本质,就是借据。就像它的英文词里有“债”的含意一样。不管是国家,还是公司,他向你借钱,给你借据,只是这个借据可以在一个场合交易,因而变成了另一个名称:股票。
   但股票和借据的区别还是挺大的。首先,借据可以约定还款的日子,但股票不会,你随时可以脱手兑现。其次,借据可以约定利息,但股票,虽说也有股息,但这种股息不是确定的,有的好公司可能会给一点红利,但不是每个公司都会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借据一般不会将本金丢失,除非债务人消失。但股票,有可能连本金都化为乌有,即使发行该股票的公司还存在——当然,它也可能因破产而被注销。
   我之所以要强调股票的本质是借据,这与以后买卖股票的游戏规则有关。我的学习体会就是:当我认清了股票的本质是借据以后,我就不会再参与任何ST或带星号的ST类股票的交易;同时,我也对增发之类的股票敬而远之。对新股,我也保持警惕的态度——谁知道这个公司借钱后还钱的愿望强不强,能力够不够?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才能让人认清该公司的本来面目。
   你想,一个人向你借钱以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提还的事情,过一段时间,他再次向你开口借钱,你还能找到继续借钱给他的理由吗?增发,就是再次借钱;而那些ST类股票,则是公开宣称自己的还钱能力有限。当然,这类股票也许曾经辉煌过,有时它们还涨得很好,就像少妇曾经美艳过一样,现在,至少从外表看也很养眼,但如果她公开宣称自己染了梅毒或HIV(艾兹病病毒),你还敢上她,我只能佩服你的勇气,但不欣赏你的智慧。也许她能带给你快感,但如果你运气不好的话,她将梅毒或HIV传染给你的机会也很高——公司一旦退市,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尽管现在退市比上市还难,但迟早会有退市制度出台的,除非监管层不想维护股市的生存。
   凡事皆有例外。也许有的公司确实有很好的前景,就是暂时资金紧张,需要增发补充流动资金,或公司暂遭遇困境,戴了个ST的帽子。但为了保险起见,我个人还是将这些借钱不还或公开宣称还钱能力暂时受限的公司的股票打入冷宫。即使是误诊,她的HIV阳性是假的,但何必去冒这个险呢?大街上漂亮姑娘多的是!股市里好股票也多的是!
   股票的本质就是这样简单吗?一张好的“借据”,能带给人较好的收益预期,在股票交易市场会受人追捧,股价便会上涨。有了不错的差价,赢利的人会抛售股票,从而引起股票价格波动。于是,这张“借据”便有了自己的生命,她成了人们炒作的对象。而炒作,不言而喻,就是一个游戏,很多股市高人也有这样的共识。所以,从游戏的角度看,股票就是一堆筹码。既然是博奕游戏,为了增加刺激,提高游戏参与人的兴奋度,不下点注,似乎不够味道。就像很多人打麻将不赌点钱,就会心不在焉,一带点“彩头”,马上来劲。股票其实就是这样的彩头,也就是筹码。你想想,那么多人同时在线看盘、下单,不亦乐乎,将众多资金搬来搬去,不就是一个在线博奕的游戏吗?在游戏中,拿对了筹码有奖,拿错了认罚。
   其实,股票在为企业筹资,在市场活动中参与资源配置,反映经济活动周期,为重大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等等方面确实能发挥重大作用。这是股市得以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持续繁荣的根本原因。有关这些方面的论述浩如烟海,各种观点在股票交易游戏中当然会被不同的人参考。但关于股票的本质,我认为与股票买卖游戏有关的,“借据论”与“筹码论”仍很重要。至少就“小散”们来说,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关心他的钱被公司“借去”干什么。在股市交易游戏中博取股价差额,是绝大多数人入市的动机。这当然没错,也确实有人能靠这种游戏度日。这种游戏给那些善于思考、独立特行的人提供了不需付出辛勤的体力劳动而能获得优雅而体面生活的可能,也给很多人提供了“鸡变鹅,鹅变羊,羊变牛”从而彻底改善生活质量的机会,尽管这种机会只有少数人能把握。但股市里充满想象的发财梦想,总是能激励“小散”们前赴后继地参与其中。正是“小散”们的这种敢于牺牲精神,才是股市永恒的源头活水。(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9: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XLLL666的鼓励。本人将再接再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9: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接着发第一章第二节:炒股赚的钱从何而来

   股市里总有那么一些聪明人能赚到钱。想清楚了这些被人赚到的钱从何而来,对理解股票交易游戏是很有好处的。这是我认真想了这个问题以后的深切体会。
   买了股票以后,股价上去了,你将他脱手,这时你赚到了钱。只要你从此不入市,这些钱就被你“赚定了”。若你每次都有这样的“好运气”, 股市将成为你的衣食之源。而这样“有运气”的人,自股市开市以来,据说占交易者总量的一成。我之所以称这些赚钱的人“有运气”,是因为我真的认为:运气,或机遇,在股市交易游戏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只不过爱动脑、会思考、勤奋的人似乎得到命运之神垂青的机会比其它人多一些。
   那么,股市里被人赚走的钱,或者说你从股市里赚到的钱究竟从何而来呢?
   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与大家分享我的体会。
   每一只股票背后总会有一个经济实体。不管这个经济实体从事何种经济活动,这中间总有人的“劳动”参与其中。而劳动总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劳动”的质量高,效益好,如果这家公司在年终分红的时候能考虑全体股东的利益,股票的红利将是你赚到的钱。至少,被称为“现金奶牛”的股票,总能给股东们带来甜头。那些成长速度非常快的公司,因其创新能力好,市场效益佳,其股票往往能给股东带来惊喜。毫无疑问,股市里赚到的钱,至少有一部分来自于劳动者的创造。
   我们身边确实有不少人从这种“劳动者的创造”中得到了实惠。那些“借鸡生蛋”的公司,生出“蛋”来后孵成鸡,鸡又生蛋,一路下来,公司成长得很好。公司不停地送股,配股,因公司受人关注,股票被人追捧,股票价格也一路向上。原始股东们只要坚定持有这种股票,大获其利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计算过“深发展”这只股票在发行十多年后的收益情况:一元原始股,在十五年后变成了四千多元,投资收益在四千倍以上,这是从“劳动者创造的财富”中赚到钱的经典案例。
   问题在于:不是每只新发行的股票都会成为“深发展”。而且,劳动者“创造出的财富”要兑现成收益,还得等“将来”。将来谁知道会怎么样呢?将来人人都会死的,只有这点确定无疑,不确定的是何种死法,死于何种疾病或意外。所以,很少有人会等这种“劳动者创造的财富”。
   多数人的选择是:买入的股票价格上去了,赶紧脱手,兑现成收益!股市交易游戏就是这样:有人买,就有人卖,否则不成交。你买的股票都是别人卖给你的,你卖的股票都被人买走了。只要卖出价与买入价一致,交易就成功了。买高了,卖低了,你就亏了钱;买低了,卖高了,你就会赚钱。假设这个游戏只有两个人玩,毫无疑问,你赚的钱,就是对手亏的钱,你亏的钱,肯定被对手赚走了。
   这种假设很容易理解。所以,我的结论是:不管有多少人参与这种游戏,你赚的钱,是别人的!至少大部分是别人的。
   “劳动创造的财富”与别人的钱,成了你赢利的构成,这点不难理解。难的是把这种构成分解开来,计算出每种构成的比例。但这对学习股票交易游戏并不重要,也无必要。理解了“你赚的钱是别人亏的,你亏的钱被别人赚走了”,在参与游戏时,就会慎重得多。因为一不小心,你的钱就可能被别人赚走。你只有成了高手,才能赚别人的钱。
   劳动创造的财富被你拥有,这很容易理解:你投资股市,也是一种劳动,至少是一种脑力劳动。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一切财富均是劳动创造的,既然你有劳动的付出,得到收获是必然的。问题在于:别人投资股市也付出了劳动,怎么就不能收取同样的收获,甚至还要亏钱呢?别人的钱为何还能被你赚来呢?这中间的原理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股票“总市值”说起。我们讲股票的市值时,会不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股票就那么多只,总市值在牛市时会多达几十万元,而在熊市时会缩水到十几万元?或者说:股票发行后,股市如果不开市交易,每个投资者手中的财富总和总是一个恒定的数;一旦开市交易,股票的总股数不变,而总市值会有那么大的波动?在波峰到波谷时,“蒸发的”这些“市值”到哪去了?或者说,从波谷到波峰时,增加的这些“市值”从何而来?换句话说:在牛市中人人赚钱,这些钱从何而来?为什么宴席散后,人人赚钱的局面没有了,变成了少数人赚钱,多数人亏钱?
   按照我对股市的理解,我先杜撰一个故事:
   我家住农村,村里人除了种田,还养些猪。养的猪过年宰杀后,还可以拿出一部分来卖钱。村里人每年卖猪所得假设为10000元,每个家庭平均可得200元。这时,来了一个跑买卖的叫张三,他提议说:你们的猪由我成立一个股份公司包销,每家以养猪的猪舍、猪苗入股,按猪舍面积和猪苗多少分成若干股份,包销所得,按每家出的股份分红。我负责跑市场,争取将猪肉卖个好价钱。超出平常年景的价格后,多出的利润,我只拿三分之一当报酬。否则,我分文不取。村民一听:有利可图,于是股份公司成立了,总股数为10000股,每股按上年利润作价1元。账目由张三掌管,村民仍按传统方式种田养猪。
   张三是跑买卖的人,想赚村民的钱,便游说村民有钱的人:如果按正常年景,你们每股在年底可分红1元。今年,我联系了一个大买家,价格可比去年高三成,每股可分得1.3元。你看谁家家里急等钱用,可出价将他的股份买下来,到时可多分点红。不仅今年可多分红,以后年年都可多分红。这个有钱人动了心,便开始收购村民的股票。村里人不知卖股票好不好,请教张三。这时张三提议:干脆,股票可以自由买卖,我给你们的交易当中间人,保管你们的交易账目,赢钱的按利润的百分之十给我报酬就行。于是村民开始各自算计:有人认为:如果家里养的猪病死了,以往一分钱就不会赚,还会倒贴成本,干脆将股份卖掉!有的人则认为:看张三是个大能人,今年分红肯定比往年多,况且村里有钱的人也开始收购股票了,我也收购点股票。结果股票买的人多,卖的人少,股票价格就上来了,从一开始1.3元上涨到5元,临近年关,股价涨到了每股10元。老村长一看:我家的200股这时卖掉,可得2000元,给张三一成报酬,仍可抵九年的收成。于是他将股份卖掉了,拿到了2000元现金,自己得了1800元,张三也得到了200元报酬。
   故事到这时为止,村里的股份值多少钱呢?答案是十万。可初始本金只有一万,这多出来的九万是哪里来的?答案是:账上的财富是虚拟的,只有兑现了,才叫真实财富。
   故事没完:村里人一看,村长卖了,他是个精明人,我们学他准没错!于是大家开始抛售手中的股票。股票卖的人多了,买的人少了,股价一路下跌,最后跌到9角一股。
   这时,村里的股票市值是多少?答案是9000元。
   在这个过程中,股市中曾经多出来的钱是虚的。虚拟的财富没有兑现,它会随时被“蒸发”。最后村里股市的钱加上老村长卖股的钱,是11000元,这多出来的1000元,可以看做是村民一年劳动创造出来的财富。从实践来看,劳动创造的财富每年增长百分之十是完全可能的——特别是经济形势还不错的时候。但从长远看,每年百分之十似乎有点高。
   老村长确实赚到了钱,他赚的钱,除了劳动创造的部分,其它的部分就是其它村民亏的钱。如果这个故事继续下去:张三真的将肉卖了好价钱,有股票的村民分红比往年多,那么,股票还可以多发点,让邻村的人也可以参加买卖;除了猪市可成立股份公司,其它如蔬菜、豆腐加工等均可发行股票,那么,这个村级股市最后发展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参与的A股市场。
   当然,故事也可能会有其它后果:如果村里那个有钱人和张三合伙收购到了足够多的股票,比如8000股,老村长卖股票时,他们也买下来,再有人卖,他们接着买,股价没有下跌,村里其它人手中没有股票了。这时股市有价无市,股价已涨到15元一股。这时,村里外出打工的人都回家过年了,恰好每家都有一个人外出打工,村里都在议论股票的事,村长甚至后悔股票卖早了。这帮打工的人听说买股票赚钱这么快,比打工划算多了,于是都想买股票,有钱人和张三将手中的股票以15元一股的价格全部脱手,为“公平”起见,结果每家买到了和当初成立公司时一样多的股票,不同的是:当初每股1元钱,现在每股15元钱。到这时,大家都知道结果了:张三和村里有钱人赚到的钱,其实是那些外出打工者的血汗钱!如果没有人出更高的价格将村民手中的股票买走,村民要赚回本金,则需要等很多年,因为正常年景每年一年的分红才是靠得住的收入,而要靠这个收回成本,真的需要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股票套很多年后也能解套的道理。只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靠劳动创造的财富,也能让人解套,不确定的是时间的长短。这也是为什么社保基金严禁购买ST股票的原因。因为这些ST股票已失去了正常的“劳动创造财富”的机能。
   可见,只有劳动创造的财富,才是确定的财富。那些凭空增长出来的纸上财富,其实虚得很。不管它涨到多少,没有人接棒了,游戏玩不下去了,它怎么来,还会怎么消失。在这个过程中赚到钱的人,都需要其它人的劳动来买单!
   用专业的术语来讲,这多出来的钱叫“溢价”。股票被人看好,溢价就高,而溢价不兑现,永远是纸上财富。股票为什么会有溢价呢?因为它依附的公司有人的劳动和创造!说到底,劳动和创造才是财富之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07: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朋友好,简单汇报一下我目前学股成绩:2008年开户至《考股》完成,基本上打成平手,后两年有赢有亏,总的来讲亏得多一些。因为记住了陈江挺老师的“败而不倒”的话,本金大部分都在,从今年开始有赢利,目前赢利三成。主要赢在华泰证券上,其他的小亏,这只大赚。浏览本站,发现爱实盘的人多,在续《考股》之前,我先帖一个实盘,与大家一起学习:昨天3.33买入农业银行,跌破3元,无条件出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08: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考股》:第一章第三节:股市的钱哪去了

   公司发行股票,人们参与申购,花一堆真金白银,换回来一些“借据”。若干年后,生产经营正常的公司,因为有劳动创造的财富可供分配,因此也被人看好,其股价也许远高于发行价,其间或许还有不错的分红。这类公司的股票,不仅财富没有贬值,而且可能让其溢价不断拔高,其结果是公司财富增值不少!只要不是人人同时兑现,先将手中的股票换钱的人,确有赚到了真金白银。
   但是,不是每个公司都会这么好运。这些没有好运的公司,当时借来的真金白银哪去了?其股票价值为何会缩水?
   也许当初发行时定的价格过高,根本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赢利能力。申购这类公司的股票,好比人们花品牌的钱,买了一个山寨板的货,钱被人骗走了!
   这类公司总是层出不穷。那些经常跌破发行价的股票,跌破增发价的股票,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嫌疑。发行后马上业绩变脸的公司,更是嫌疑重重。但这些公司能堂而皇之地走进交易大厅,其原因总是复杂而微妙。我不便揣测人心的险恶,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探讨如何让这些公司的股票胎死腹中,我只是一个“小散”,只想谈谈自己对股市的认识,我知道有这回事就够了。所以,我一般也不去申购发行时市盈率高出平均值的新股——后来,我干脆不申购任何新股。市盈率的高低与我说的“嫌疑”到底有没有必然联系?其实我不太懂。按照我的理解:高出同类股票平均市盈率的股票,其安全性总是值得怀疑。就好比我想买品牌货,尽量不进杂货摊。也许市盈率高,是因为“新兴行业的科技含量高”,“未来升值空间大”,但“跳蚤市场能买回古董”这样的好运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申购或增发的钱被公司挥金如土地花掉,这有可能吗?当然有可能。中石化办公楼的天价吊灯,天价茅台酒,这些是明摆着的事。许多公司高管坐的“宝马”——也不一定就是宝马,但我见识不广,认为宝马就是好车,所以一律将其称为“宝马”;董事会成员住的别墅,独立董事家属、亲人出国旅游的各类开支等,甚至“董秘”小情人的LV包,澳门蒲京大酒店轮盘上的筹码,可能都是我们这些“小散”在买单!那些ST公司真的经营不善吗?如果经营不善是指产品质量不好,销售或服务不好,可能有一些ST公司觉得冤枉。如果指赢利不够公司的日常开支,导致公司入不敷出,则一点不冤枉了。也许公司养了太多的闲人,也许公司的生产现场浪费太大,也许公司出了“贪腐案件”,总之,股东们的钱被蛀虫们吃掉了,被不负责任的公司员工或管理层浪费掉了,被庞大的公司及其员工队伍消耗掉了。买了这样公司的股票,还不如去买彩票!
   当然,牛市中股市的钱,到熊市时,有相当一部分还是被蒸发掉了,因为它本来就不存在。也有一部分被人赚走了。被人赚走的钱,有可能还会回到股市中来,也有可能参与其它流通,比如期市、汇市、古董及艺术品交易市等,更有可能被钱的主人消费。
   仅仅如此吗?答案当然没这么简单。我觉得股市中的钱还有一些被人拿走了。拿走的部分确切地说,我没有统计资料。即使网上能搜到,既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因为“政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不可能将棋谱摆出来让大家看。唯一能说的,就是从媒体公开报导中推论出的拿走的方式。至于拿走了多少钱,有些可能永远都是个谜。
   投资失败至少是一个方式。上市公司投资失败的例子很多。庞大集团投资萨博汽车、中国铁建投资沙特的轻轨项目……无需一一列举。只要这是事实就行。投资有风险,没有百分百赢利的投资,这是市场经济的常识。只要入市,就要做好失败的准备。把钱交给上市公司,本想靠他组织生产赚钱的,结果事与愿违,一旦投资失败,这钱就像被浪花卷走一样。
   国家开设股票交易所,当然要花人力物力;开办起来后,还想从股市交易中收点税费,调节收入分配。“交易税,交易所规费”明明白白都是从交易账户中扣走的。这部分钱不在少数。
   银行、卷商也不是“活雷锋”,专做好事不收钱。其实,每一笔交易,他们都要收取过户费、交易手续费。看看银行办公大楼、看看交易所和卷商们不断升级换代的电子设备、看看证卷从业人员那优雅的生活方式,那可都有我们“小散”们的贡献在其中啊!
   总而言之,股市中的钱是流动的。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如激流产生漩涡和泡沫一样,它也会产生泡沫。当泡沫破裂,水面平静,人们才发现:投入股市中的钱,或被蒸发,或被消耗,或被人赚走,或被浪费,或被人拿走,或被用于扩大再生产创造出新的财富。因为“劳动创造的财富”总的来说会少于泡沫中“虚增”的钱,也因为创造与消耗相抵后,会减少创造的财富总量,所以,“小散”们投入股市中的钱,就好比花钱买了轮盘赌的筹码:赢了钱固然运气好,输了钱就当是玩了一场游戏,不过这场游戏对有些人来说,他感受到的刺激不是欣喜而是痛苦罢了。(未完待续,欢迎跟帖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1: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道至简,学股如同做人,一要有想法,二要有底线。人总是有想法的,底线则因人而异。学股的想法就是要有赚钱的动机,底线就是记住风险,以保本为最高法则,即陈老师说的“败而不倒”。做对了事,赚钱是副产品;做错了不认输,就没有底线了。做人没底线被人轻贱,学股没底线,你懂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13: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考股》之前,报告一下农业银行情况:目前收益3.95%,未脱离成本区,继续持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13: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续《考股》第一章第四节:股市交易是零和游戏吗

   为了用最少的话讲清道理,我先打下比方:
   甲乙两个人下棋,每次输赢的赌注是10元。假设每个人开始时都是100元,那么几个回合下来,互有输赢,最后算账,甲赢的钱正好等于乙输的钱,但两人手中的钱总和还是200元。这个游戏就是零和游戏。
   这时,来个丙,说:我给你们当裁判,每局下来我收一元裁判费。十个回合以后,甲乙手中的钱数之和变成了190元。这个游戏因丙的加入,变成了负和游戏。
   这时再来个丁,说:你们下棋,我下注,每盘下注5元。结果丁运气不好,每次押甲赢时,甲偏输了;押乙赢时,乙偏输了。十个回合以后,甲乙两人手中的钱数之和变成了240元。因丙丁的加入,这个游戏变成了正和游戏。
   假如丁的运气不是那么差,他有时赢,有时输,那么,当他输的钱正好等于丙的裁判费时,这个游戏的结果和零和游戏一样;当他输的钱少于丙拿走的钱时,这个游戏的结果和负和游戏一样;当他输的钱多于丙拿走的钱时,这和游戏的结果和正和游戏一样。
   回到股市:股民入市的钱,假如没有人从股市中拿走一分钱,也假设上市公司劳动创造的财富总量为零,那么,不管股市如何涨跌,毫无疑问,股市交易就是个零和游戏。
   现在,我们知道了:股民入市的钱总会被人拿走一部分,我们还知道上市公司的劳动也总会创造出新的财富,那么,我们的交易到底是零和游戏还是负和游戏,拟或是正和游戏?
   根据上面的比方:如果新创造的财富比被人拿走的钱多,它就是正和游戏;反之就是负和游戏;正好相等时,就是零和游戏。
   一个成熟的股市,应当是一个正和游戏的股市。只有股市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起到鼓励劳动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时,这个社会才是正常发展的。这也是各国不断完善股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促进股市繁荣,甚至会参与救市的主要原因。
   现阶段,我们的股市还很年轻,还是一个发展、完善过程中的股市。因此,我们“小散”入市交易,更多的是参与负和游戏。这个结论有点主观,但我相信我自己的感觉。我不认为我们目前的股市是一个正和游戏的市场,也不是一个零和游戏的市场。讲得难听点,这个负和游戏市场,就是一个“合法抢钱”的地方。高溢价发行是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合伙抢,俗称“圈钱”;股市交易赢家是正大光明地抢;政府、交易所、卷商、银行收取交易税费,有点类似收取“保护费”,然后监督大家按规矩“抢钱”,不然会天下大乱。
   也许,股市会永远像现在这个样子。一个正和游戏的股市似乎还是我理想中的“乌托邦”。如果股市分红所得比银行利息还高,许多投资股市的人就会坚持持有股票,而一旦股票只有人买没有人卖,股价会高到什么程度?股价如此之高后,还会有人坚持持有股票吗?所以,我觉得,所谓“正和游戏”,不过是“小散”们的一厢情愿。有财经女侠之称的经济评论员叶檀女士在2011年10月27日的博文——《股市反弹为扩容》中有一段话:“截止2010年,A股20年,给予普通投资者现金分红总额占融资总额的比率不足17%,印花税、交易佣金等成本甚至超过红利。”这段话传递的信息,对理解“股市不是正和游戏”难道没有帮助吗?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08: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考股》之前,汇报实盘战况:农业银行目前仍示脱离成本区,赢利不到三个百分点,继续持有。大盘如何走,不去猜,按既定方针办。
今天发《考股》第一章第四节:股市交易是零和游戏吗

   为了用最少的话讲清道理,我先打下比方:
   甲乙两个人下棋,每次输赢的赌注是10元。假设每个人开始时都是100元,那么几个回合下来,互有输赢,最后算账,甲赢的钱正好等于乙输的钱,但两人手中的钱总和还是200元。这个游戏就是零和游戏。
   这时,来个丙,说:我给你们当裁判,每局下来我收一元裁判费。十个回合以后,甲乙手中的钱数之和变成了190元。这个游戏因丙的加入,变成了负和游戏。
   这时再来个丁,说:你们下棋,我下注,每盘下注5元。结果丁运气不好,每次押甲赢时,甲偏输了;押乙赢时,乙偏输了。十个回合以后,甲乙两人手中的钱数之和变成了240元。因丙丁的加入,这个游戏变成了正和游戏。
   假如丁的运气不是那么差,他有时赢,有时输,那么,当他输的钱正好等于丙的裁判费时,这个游戏的结果和零和游戏一样;当他输的钱少于丙拿走的钱时,这个游戏的结果和负和游戏一样;当他输的钱多于丙拿走的钱时,这和游戏的结果和正和游戏一样。
   回到股市:股民入市的钱,假如没有人从股市中拿走一分钱,也假设上市公司劳动创造的财富总量为零,那么,不管股市如何涨跌,毫无疑问,股市交易就是个零和游戏。
   现在,我们知道了:股民入市的钱总会被人拿走一部分,我们还知道上市公司的劳动也总会创造出新的财富,那么,我们的交易到底是零和游戏还是负和游戏,拟或是正和游戏?
   根据上面的比方:如果新创造的财富比被人拿走的钱多,它就是正和游戏;反之就是负和游戏;正好相等时,就是零和游戏。
   一个成熟的股市,应当是一个正和游戏的股市。只有股市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起到鼓励劳动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时,这个社会才是正常发展的。这也是各国不断完善股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促进股市繁荣,甚至会参与救市的主要原因。
   现阶段,我们的股市还很年轻,还是一个发展、完善过程中的股市。因此,我们“小散”入市交易,更多的是参与负和游戏。这个结论有点主观,但我相信我自己的感觉。我不认为我们目前的股市是一个正和游戏的市场,也不是一个零和游戏的市场。讲得难听点,这个负和游戏市场,就是一个“合法抢钱”的地方。高溢价发行是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合伙抢,俗称“圈钱”;股市交易赢家是正大光明地抢;政府、交易所、卷商、银行收取交易税费,有点类似收取“保护费”,然后监督大家按规矩“抢钱”,不然会天下大乱。
   也许,股市会永远像现在这个样子。一个正和游戏的股市似乎还是我理想中的“乌托邦”。如果股市分红所得比银行利息还高,许多投资股市的人就会坚持持有股票,而一旦股票只有人买没有人卖,股价会高到什么程度?股价如此之高后,还会有人坚持持有股票吗?所以,我觉得,所谓“正和游戏”,不过是“小散”们的一厢情愿。有财经女侠之称的经济评论员叶檀女士在2011年10月27日的博文——《股市反弹为扩容》中有一段话:“截止2010年,A股20年,给予普通投资者现金分红总额占融资总额的比率不足17%,印花税、交易佣金等成本甚至超过红利。”这段话传递的信息,对理解“股市不是正和游戏”难道没有帮助吗?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炒股的智慧网   

GMT+8, 2024-5-11 13:27 , Processed in 0.04854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