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宝”之丧————基于“杂货铺”思路的风险思考
资本市场,什么离奇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你要做的是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力求在最离奇事件发生时,你仍然能够或者。————巴菲特
过程简介:
2020年4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WTI原油期货05合约在4月21日02:30(北京时间下同)首次出现负值结算价格-37.63美元/桶,这一价格直接导致了中国银行与之挂钩的金融投资产品爆仓——“原油宝”。
产品介绍:
原油期货——
WTI原油期货是双向交易,报价单位是美元/桶,每手合约代表1000桶原油,据搜合约杠杆并非固定,会因交易平台和经纪商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低的有10~20倍的杠杆,高者能达到100倍杠杆。因为是美国的期货,所以对于国内的多数投资者而言属于高门槛(资金和交易限制)、高风险的品种,是多数国内普通投资人承受不了和接触不到的存在,从而达到避坑的作用。
原油宝——
而“原油宝”的出现则是为让达不到交易门槛从又想通过下注原油波动获利的人们而量身定制的工具,在中行“原油宝”这个工具中行充当做市商,国内投资者通过自己对原油价格走势的判断而下注(也是双向交易),中行会依据多空净头寸到国际原油市场对冲(因为人们的抄底思维,所以一般都是净多头),从而中行自己涨跌不亏稳稳地赚点辛苦费。当然他也知道期货风险有多大,为了避免用户穿仓所以没给任何杠杆,需要用户100%保证金,想着既然没有穿仓补窟窿而跟用户扯皮的风险,那后续不管怎么波动用户只能怪其自己多空方向没选对了,其实到此一切还挺正常。
看似正常无杠杆的设计为啥会出现爆仓呢?我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1.极端的商品价格(WTI原油05合约4.20结算价-37.63美元/每桶,历史首次负结算价);
极端的价格当然是导致“原油宝”爆仓的首要原因,而极端价格的产生则是由商品基本面、交割合约流动性丧失、国际资金狙击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2.没给合约移仓而选择现金结算;
“原油宝”作为金融交易工具,本身是不承接现货的,虽说WTI原油期货支持现货交割和现金交割两种方式,但二者同时都面临着一系列现货额外的风险,到最后交易日之前没有选择提前移仓换月而等待现金交割其本身就是一场错误。其实像“原油宝”类产品不止只有中行一家有,别家在4.15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公布价格可能跌破0后在最后交易日前都选择的移仓到6月合约,当然移仓要面临高达6美元左右的升水成本,只有中行在面对潜在的风险没做出任何反应,直到4.20日的到来。
3.交易时间差
“原油宝”的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 至次日凌晨 2:00,伦敦冬令时的结束时间为次日凌晨 3:00。若为合约的最后交易日,则当天的交易时间改为 8:00 至 22:00。在中行原油宝在2020年4月22日22:00时价格已经跌至11.7元/桶,此时中行“原油宝”还是没有选择移仓,后面“原油宝”交易系统关闭,但美国那边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交易还在继续,而我方已经缴械了,“原油宝”22:00停止交易到美国WTI原油期货收盘的这段时间,意味着其已经成了待宰的羔羊。
期货交割制度的设立本身是为了让期货价格能在交割日与现货一致,从而避免期货价格的愚蠢行为,可又有谁能想到当现价价格某次出现愚蠢行为时,期货也只能跟着一起期货愚蠢呢!这让我想到一句名言——“你可能所有时间欺骗一个人或一时欺骗所有人,但不能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期货交易真的让这种一时欺骗所有人的情况成为现实,但能否在被欺骗中汲取教训从而避免下次上当是每位投资人的责任。
“原油宝”与“杂货铺”的异同
同:
1.都是基于期货工具的交易;
2.为达到长期持有都面临着期货移仓升水的成本;
3.都面临着极端负价格的威胁;
异:
1.合约选择不同;
“原油宝”为了更贴近现货走势而选择近期合约,通过在最后交易日前不断移仓下一个近期合约而达到长期持有的目的;
“杂货铺”为了避免频繁移仓而选择了远期合约,通常最后交易日提前半个月或1.5个月移仓到下一个远期合约而达到持有的目的;
二者品种选择也不同;
2.杠杆不同;
“原油宝”无杠杆,100%保证金,而“杂货铺”只减低了期货,这个角度上“原油宝”其实是更安全的;
3.方向不同
“原油宝”可多空双向交易(其实多数人也是拿它抄底),“杂货铺”只低位抄底,这个只是个人选择;
杠杆率更低的“原油宝”都能爆仓,那“杂货铺”肯定存在着更大的爆仓风险,若真的说我从“原油宝”事件中汲取了什么有关“杂货铺”的经验,那就是1.提前移仓;2.仓位管理;
1.提前移仓;
真实的世界中也会有欺骗,提前移仓,避免被一时的现实极端情况干翻;
2.仓位管理;
对市场永远保持着敬畏之心,有做好分散,做好仓位管理,为更坏的情况做些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