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7年9月开始读到这本书,如获至宝,并将此奉为圣经。可是令人沮丧的是,在之后的2018年、2019年,我按照书中某些方法交易,亏的一塌糊涂。特别是2018年,在反复的折腾中,亏去本金的一半。下面说说应用此书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直接死搬硬套,按照书中所讲的止损、支撑线、临界点等要素指导交易。结果不行啊,朋友们,我一直在止损,一直在亏损。也许正如书中所讲,建立了一个“有招”模式,但是不凑效。 第二阶段:频频失手,偶尔得手。用“招”必须得“活”,固定的招式不管用,就得“活”一点,又印证了书中一句话。“ 炒股太活了”。自此,有了偶尔成功的交易,再从成功的交易中总结经验。 需要注明的是,不管在什么时候,我都不曾丢下手中的《 炒股的智慧》。我在亏损的时候读它,盈利的时候读它,止损的时候读它,心思不定的时候读它,迷茫的时候读它,忙的时候要读,闲的时候更要读。在人生起起伏伏、有得有失中读此书,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 其实吧,我现在已经不感觉在读这本书,而是在读作者这个人。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说,想复制作者的经历已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物与物之间是存在“共振”的物理特性的,同理,在作者写下书中的某段话时,所处的各种心境是不一样的。“是在彷徨的时候写的?悲伤的时候感悟的?成功的时候体会到的?探索的路上扑捉到的?”初读时难以捉摸这些心境。但是,在自己不同的心境时读这本书,能稍稍与作者某时的心境有丝丝“共振”,可使自己明理,并学以己用。 然后,体会到“关门弟子”与“记名弟子”之间的区别。话说现在教授、大师之类的名流,都有收徒一说。回头想想,名流经常公开讲学,并将自己的学问著书立说,写的都是真知灼见,该讲的都讲过了,可为什么还要收徒呢?其实不然,著作已传播于世,世人(算记名弟子吧)虽然细细拜读,但不一定能明了作者所述。“关门弟子”就不一样了,时时刻刻在导师身边,收到指点,感染导师的心境、修养、性格、学问,也许就更能够明理。 读懂一本书犹如读懂一个人,好难!若果陈老师再出一本自传的话,我肯定是要第一时间拜读的。也应了书中那句话,“穷人家的路条条艰难”!愿各位朋友努力、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