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的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观点。这人的收益是16%(毛利是21%),最大回撤是8%,不一样的观点。 价值投资者也可以用如此低的风险获得这样的收益,而不是那种死扛类型的。学习。 摘抄如下: 有没有不成功,但是让你学到教训的交易? 2006年年底,我买了海天航运的股票,这是一家按照琼斯法案设立的集装箱运 输公司,主要在夏威夷、阿拉斯加、波多黎各及美国本土之间进行运输。在琼斯法 案下,所有在美国码头之间进行货物运输的船只必须在美国制造,在美国注册,主 要由美国船员操作,以及由美国公司所拥有及运营——这些美国公司必须由美国公 民所控制,同时必须超过75%的股权由美国公民所拥有。可以想象,琼斯法案为进入 这项业务建立了很高的门槛,因此海天航运占有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尽管如此,从 不利的一面来看,这家公司还有一定的债务以及大量旧船需要更新。我当时的想法 是,我投资的是一个有重要护身符的公司,它能够创造大量净现金流从而减轻负 债。我在股价25美元左右时买进,到2007年,股价达到了35美元左右。然而,大概 就是这时候,海天航运的运载容量开始减小,这引起了股价的下跌,同时市场也开 始担心该公司需要大量更换老旧的船只。我开始担心海天航运产生足够自由现金流 的能力。如果海天航运没有这种能力,那么负债很可能会压垮它。幸运的是,我在 平均成本上方抛出了股票。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宝贵的另一课——投资过度杠 杆化的公司是危险的。现在这只股票的股价是24美分! 我觉得价值投资最大的机会应该出现在极端熊市。如果你认定在那种市场环境 下有一只股票可以买进,你如何处理入场时间的选择? 事情变好前是没有预先提示的。我不会忘记与精量电子的首席财务官的谈话, 那时正处于2008年年末的经济衰退期。他们公司的很大一部分业务是给汽车代工。 当汽车销量在美国乃至全世界一落千丈时,精量电子的客户会降低库存而不是从他 们公司或别的汽车供应商那儿进货。那位首席财务官告诉我,他们的订单电话差不 多一个月都没有响过。我知道这种状况在某个时候会发生改变,除非再也没有人会 购买汽车。这家公司在2007年的股价是每股1.2美元。2009年4月,我从每股3.79美 元开始买进,在它涨到7美元之前,我一直不断买进。在2010年年初,我以14美元 卖出大部分股票,这差不多是我平均买入价的三倍。但这仍然过早,股价最终在 2011年年中达到38.98美元这个峰值。 许多股票的价值被长期低估,你是如何避免价值陷阱的? 很多公司的价格看起来一直很“便宜”。我认为避免价值陷阱很容易,方法就 是规避那些现金流不能增长的公司,因为这将导致公司内在价值不会增加。如果我 觉得一个企业是“消融的冰山”,举几个例子,类似于报纸、黄页、影像出租等, 那么不管它们有多便宜,我也不会去投资。相反,如果我可以用低于一家公司的内 在价值的价格购买,并且其内在价值一直在上升,那么我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就 像巴菲特说的:时间对业绩差的企业来说是敌人,而对好的企业来说是朋友。 你有没有过长时间持有一只股票? 这取决于估值。只要股价没有大幅超出公司的内在价值,我就会继续持有。 你的平均投资仓位是怎样的? 我大多数是做多头。通常,我的做多仓位在30%~90%,而做空头寸通常低于 10%。 你的平均投资头寸如此偏重多头头寸,是什么让你的基金在所经历的两次大熊 市中损失如此之小? 我看各种经济统计,包括更深奥的数据,如每周轨道车荷载等。当数据指向经 济放缓,我会减少投资仓位。如果我感到非常不安,甚至可能将其全部转成现金。 这种对经济指标的关注,在2002年和2008年帮助了我,但在2010年,同样谨慎的方 法却减少了我的利润,因为我认为经济已经陷入困境,因此出售出了许多股票,然 后美联储推出了QE2(第二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股票大涨。在2010年,我的净 利是13.3%,但如果不是因为对经济前景不安而大幅减仓的话,我赚的会更多。尽管 如此,我还是不后悔,因为我宁肯错过一个机会,也不愿意亏损。 在2000~2002年这个长熊市期,你有没有过很低的投资仓位? 我的仓位非常低,并且我也很有耐心。 有多低? 几乎90%是现金。 整个熊市都是这样? 几乎全是。 你是什么时候显著降低你的仓位的? 差不多在2000年第一季度末。 那正好是那次熊市的开端。 你是怎么把握这个时点的? 那时候股票估值已经严重高估了。 你什么时候重回市场的? 2000年年底。我觉得市场已经有了一次很好的调整,并且估值变得很有吸引 力。但在2000年11月,我亏损了6%,那是我的业绩最糟糕的一个月。于是我再次回 到持有大部分现金的状态。 是不是因为最大的单月亏损让你再次大量持有现金? 是的。我不喜欢亏钱。 大约有多久以持有现金为主? 可能一直到2003年年初。 是什么信号让你觉得可以再次开始了? 估值已经很低了,以及一些迹象表明经济正在改善。我了解到许多公司的业务 正在复苏。 你在2008年熊市的经验是什么? 我降低了仓位,但不像2000年那么多。我差不多60%~70%的仓位是现金。 对于市场崩溃你有没有一些情绪上的反应? 我尝试着控制情绪。对投资有太多情绪没什么好处。 我想你已经减仓到一个令你感到舒服的位置。 我只是继续做我的研究以及专注于我所知道的有效方法,那就是估价。当然, 在那段时间,我也希望公司能有一个不错的资产负债表。 你在保持很少的亏损方面很成功。除了增加持有的现金,在宏观环境不确定 时,有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 去购买那些有着不错的资产负债表以及坚挺的净现金流类型的公司的股票。我 一直尝试用50美分的价格购买到1美元价值的资产,这将有益于限制股票下行的损 失。 你如何决定在哪里平仓? 价值驱动。我一直等待股价到合理的内在价值附近。 你有没有持有过一个盈利头寸,它超过了你认为的公允估价? 没有。这么多年来我也犯了很多错误。比如,因为税收原因而持有一个头寸一 整年,然后丢失了我本应锁定的收益。你要在投资过程中始终如一。当我买了一只 股票,我会确定其内在价值与股价之间的差异。一旦股价到了价值附近,我就会卖 出全部或者大部分仓位,有时我会继续保留一个很小的仓位,然后转向下一个投 资。这个过程有时需要一年,有时只需要一个月。 你觉得什么个性特征让你取得了成功? 当事情不利于我时,我尽可能保持冷静。 你对于在股市中投资有什么建议? 投资者要记住,股票代表了一个企业的所有权。如果你以一个不错的估值买了 一只股票,然后这只股票跌了,你应该继续坚持,甚至可以加仓,除非它的业务或 者业务前景改变了。相反,股票涨了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你应该用同样的估价原 则来决定你在哪里卖出股票。如果股价到了你认为的价值区域,那么可以平仓止盈 然后转向下一个投资。 在熊市中,继续坚持难道不是一个危险的动作吗?更不必说加仓了。 这不一样。我指的是单只股票的价格波动。我知道怎么分析企业,但我不知道 怎么分析宏观经济。 你的回报/风险率比大多数股票对冲基金经理都要高,为什么却管理这么少的 资金? 这是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我不是一个很好的市场营销人员,也从来没有主动 销售过基金。我更喜欢寻找好的投资机会而不是寻找新的投资者。另外,以目前的 状态我也过着很体面的生活,不用为类似管理一家大公司而头痛。当我在卖方时, 我曾负责招聘分析师和督促分析师工作,但从没有像喜欢寻找值得投资的公司那样 喜欢那份工作。 *** 摘抄完毕,目前低估值高股息,股价低于净资产的股票非常过。类似华夏银行净资产15元,股价5.6元,每股未分配利润都超过股价了,而股息也达到了5%,按照这位基金经理的说法卖点应该在净资产附近。但是如果卖出后没有其它好股票选择还是尽量少卖点。如果有其它好的替代者就可以卖多点。只留下利润。 好多内容感觉没有趣味性,特别是在看到一些关于基本面宏观的一些逻辑,我选择跳过。然后只看对自己有用的。拿来用,检验。继续看书。 |
看到如下文章真是佩服,每年5%的资金回撤,14%的年收益。和《趋势跟踪》《海龟交易法则》里的收益相比低了很多,但是回撤也低了很多。 如果我自己尝试按照这个方式要求自己也挺好的。我可以用10万资金量,每次用5%的资金5千块钱买卖股票,止损控制在5%左右。这样就是总资金的0.25%,四次是1%,12次是3%, 亏损3%之后即亏损3千块钱,10万资金减少到5万资金,如果再次损失超过5万块钱的3%即亏损超过1500元停止交易。 这家公司要求太严格了。因为交易的是衍生品,不是股票所以才有每年14%的收益率。要是股票,估计很难。当然可以模拟练习下就知道了。这种资金管理方式太严格了。 摘抄如下, 可能普拉特在兰冠资本的任意策略中最有效的风险控制就是在资本退出前,对 交易员的损失进行极其严格的控制。仅仅3%的损失就足以引起交易员的资金配置减 少50%,而同样小比例的额外损失,就会让交易员失去全部的资金配置。这些严格的 规则让交易员免受超过5%的损失。(两个连续3%的损失少于5%是因为,第二个3%的 损失是基于原始资本的50%。) 在他自己的交易书籍中,普拉特和他的交易员一样遵 循相同的规则,但是他未达到过3%的损失点。 你会认为这样极端的损失限制会让交易员,甚至策略很难赚到钱。看起来资本 配置被削减前有3%的灵活性,令交易员能承担的风险太少,这很难让他们得到更多 的回报。 那么任意策略是如何实现每年14%的净回报的?关键是将3%/3%的风险规则 应用于交易员的初始本金,这个规则会激励交易员在开始时就非常小心,对交易非 常谨慎,严格限制交易的损失。一旦交易员获得成功,随着交易的收益增加了最初 3%的可损失空间,他们的安全缓冲区扩大了。尽管有最初的高度损失限制,但一旦 盈利了,交易员就能承担更多的风险,从而创造出实现更大回报的潜力。从本质上 讲,获利增加了风险承受力,也保持了收益无限的潜力,同时交易员的资本风险控 制策略也确保了资本的保值。 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原因来说明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包括避免账户无能的损失, 最小化情感的痛苦,限制巨大损失的负面影响,因为巨大的损失需要更大的收益来 回本。但是普拉特指出了一个更不明显的原因,损失的交易给交易员造成了心理障 碍,经常会导致错失赢钱交易的机会。普拉特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个交易员在一个 很愚蠢的损失后的心态,他说:“你感觉自己像一个傻瓜,无心做其他任何事情。 接着在你的枪没有子弹时,一只大象从你身边经过。”他说交易遵循的是80/20法则 ——交易员80%的利润,来自20%的交易。如果交易损失的心理影响会使交易员错失 这20%中的交易,那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摘抄完毕,这本书有很多关于具体品种衍生品的基本面逻辑分析,我选择跳过,只看这些基金管理者背后的思想理念和经验教训。和新金融怪杰相比趣味性减少了。有很多主观性的东西。可能就是越高级的交易越有主观,越难模仿和学习,没有机械交易系统容易学习并理解。但是机械交易系统的回撤会很大。 机械看书,发现这个作者写的还有另一本书《股市怪杰》。等这本书看完后找来看看。 |
佩服啊,因为看过缠中说禅的所有博文,对下面的论述更有认同感。 摘抄如下: 应当明确的是,瑞·达利欧相信任何只基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段时期的基 本分析方法都是不充分的。即便这是一段囊括了接近70年的时间,但除了自2008年 开始的去杠杆之外,这段时间没有其他的去杠杆发生了。就如之前所述的,经济和 市场行为在去杠杆的情况下和在标准的衰退下表现是很不同的。通过关注更长时间 和更广泛的地域,达利欧能够拿出和现在相对的过去发生的事例(比如,大萧条、 泡沫破灭后的日本、拉美的违约)。 在关于周期对单个国家的影响方面,瑞·达利欧的视角更加宽广,以世纪为单 位,这被他称为足够成为“真正的大局观”。他相信所有国家都会经历有五个阶段 的周期。 阶段1——贫穷国觉得自己贫穷。 阶段2——快速致富的国家仍然觉得自己贫穷。 阶段3——富有国认为自己富有。 阶段4——变穷了的国家仍然认为自己很富有。 阶段5——经历去杠杆和相应衰退的国家开始慢慢接受了现实。 以下是达利欧对于经历阶段4的国家的描述。 这是一个债务上升的时期——也就是说相对于收入,债务上升直到它无法 再升为止……因为这时的消费一直很强势,国家看起来一直很富有,即便它的资 产负债表已经恶化了。基础设施、资本品和研发的投资效率降低使生产收益增 长放缓。其城市和基建比处于前两个阶段时老化、低效了很多。其偿付能力在 恶化,这反映了它们竞争力的下降。它们越发依赖其名声而不是竞争力为其赤 字融资。这时它们通常在军费上花费颇多,有时因为战争使费用不知凡几,来 保护其在全球的利益。虽然不是一贯如此,但随着这一阶段的进一步演变,这 些国家产生了“双赤字”,也就是偿付贷款和国家同时赤字。 在这一阶段的最后几年里,往往会产生泡沫……泡沫的产生源于投资者、商 人、金融中介、个人和政策制定者愿意相信未来一如既往,于是他们在趋势的 延续上大量押注。他们错误地认为上涨的投资代表了优质而不是昂贵,于是他 们融资购买,而这就促使价格进一步高涨并加剧了泡沫化进程……当收入和投资 回报不可避免地跌落至债务偿还额之下的时候,泡沫便会破裂……泡沫破灭带来 的财务损失要归咎于国家经济的下滑。不论是因为战争还是泡沫,这一阶段的 典型特征是累积的债务无法用不贬值的货币清偿,于是引发了下一个阶段。 阶段5的描述如下。 在泡沫破灭后减债发生时,在一个自我强化的负周期下,私人债务上升, 私营部门的花费、资产价格和净值纷纷下跌,而用政府债务的上升,以及政府 赤字和央行“印刷”货币量上升来弥补。用这样的方法,这些央行和中央政府 降低了实际利率,提高了名义GDP的增长,并使之在名义利率之上用以缓解债务 压力。作为这种低利率、弱势货币和差劲的经济状况的结果,其债务和权益资 产表现拙劣,并使其越发需要与那些廉价的、尚处于前几个阶段的国家相竞 争。它们愿意看到其货币的贬值。作为这些经济和金融趋势的延续,这些国家 会发现它们在国际上的分量在下降。 上述对于阶段4和阶段5的简介听上去仿佛是对美国让人不悦的具体描述(阶段5 ——现在的状况;阶段4——过去的数十年),不是吗? 摘抄完毕,这种描述运用到个人上来说。我自己认为自己很穷,我是属于第一阶段的的。能够维持在第三阶段是比较好的。具体来说就是资金很多,债务很少或者没有。我不喜欢借钱,所以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没有债务。看到别人融资买股票。。。。我是觉得风险很多。另外缠中说禅也讲过绝不要借钱炒股票。把股市当赌场的都不入门。而是投入资金不断的把成本取出来,最后剩下利润来操作。 继续看书。 |
看到如下论述和缠中说禅提到的2025年左右中国股市将要上涨到3万点甚至4,5万点不谋而合。 具体内容摘抄如下: 你是说财政支出应当集中于基础设施之类的吗? 是的,让空闲的人在有意义的项目上继续工作。这对社会也是有益的。我认为 长时间的失业对社会、对这些失业的人来说都是不好的。 这是一种错误的节约方式。你向失业人群支付失业保险并提供其他纯支出的保 险,但不会产生任何收益。然而如果你向修铁路的、建造桥梁的工人支付工资,至 少你还能得到铁路、桥梁什么的,这是乘数效应吗? 是的。我不喜欢赠送钞票的选择,因为它会使货币贬值并且使投资者远离美国 资产。政府应当设法将支出花费在有益的投资项目上。 你可以预见印钞票会引发通货膨胀的危机吗? 就在未来的一两年之内。然而,长期来看,无论何时一个国家依赖于国外投资 维持赤字支出,都会存在风险,一旦国外投资者担心该国货币走弱是由于过度地印 钞票,他们就会撤资。这种改变的预兆就是国外投资者购买的债券久期变短,引起 信贷紧缩。比如在1931~1933年,利率上涨,即使当时我们处于通货紧缩经济萧 条。在这种情况下,央行一般会买入更多的债券来弥补利率上涨所造成的缺口,这 种把债务当作货币的方式会使货币贬值并让资金投向那些抗通胀的实物资产和外 汇。这个过程通常会持续几年。起初,通货紧缩会转变成低通货膨胀。就好像1933 年罗斯福决定开始印钞票并脱离金本位时,这种变化恰好抵消了美元的通货紧缩, 并没有引起高通货膨胀。这个时期,黄金和债券的价格同步上升,这和通常情况下 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高金价意味着低债券价格不一样。这种模式和我们现在所看到 的金价与债券价格齐升如出一辙。 当我读到你对于长周期的描述时,你看上去好像在说美国正在经历五个阶段中 的第四个——一个仍然认为自己很富有的穷国,而现在成了第五阶段了——一个 衰退的国家。我这么解释对吗? 我想差不多。 这个周期通常持续多久? 整个周期要经历100~150年,第五个阶段(衰退)则持续大约20年。 假设美国在大约2008年时进入衰退阶段,你的周期模型暗示美国会保持这种 广泛的衰退直至2030年。 这真是一个非常悲观的看法。在长周期的衰退阶段,有 没有一些情况让这些国家不那么痛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英帝国的衰退没有那么剧烈,因为它的调整过程经历了 很多年。日本的去杠杆过程也是这样。基本上一个国家的情况可以在很长时期内保 持稳定,情况并不一定会很糟,可一旦处理不慎就非常麻烦了。 在桥水,包括下属对上司的批评都是被提倡的。你的员工有没有批评过你? 一直都有。 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我和一家正在康涅狄格州访问的欧洲养老基金共同参加了一个会议。会后,销 售人员批评我不善辞令,把时间拖得太久了,这不利于会议的进行。我询问了与会 的其他人的意见。一个我们刚毕业一年的新员工给我打了个“F”。我很喜欢这样的 情况,因为我知道他们在帮我进步,而且他们明白这是他们应该做的。 你认为在投资上人们犯的大的错误是什么? 摘抄完毕。 |
继续浏览新闻发现桥水基金全球资金规模在1万亿元,并搜索到如下有意思的评论摘抄如下: 影响么……就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看对谁说了,对于做基金的同仁们,多了一个牛逼的对手,很难说是什么好事。对于上市融资的实体来说,多了一个大买方,能不能约到要看本事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更幻想人家做你的接盘侠,先考虑好自己怎么不做别人的接盘侠。 这事情会是个特例,至少从现在看来是。但如果这个特例慢慢发展成先例。那在香港做着“高大上”投行生意的光鲜亮丽的精英们要注意了。跳板价值在沉默,好好规划自己的职业前景,世界是一直在变化的。某些奇奇怪怪的优越感,真的会害死人的。 一些浅见,希望能抛砖引玉。 编辑于 2017-09-15 17:03 作者:许哲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188775/answer/2302098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网址是(第二个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188775/answer/2251871366 其它新闻如下(要是中国的养老金能够有这样的投资经理挺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另外的新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继续看书。 |
看到桥水基金在中国的规模还是很大的,并且募集了很多中国的资金 ,这难道是要用中国人的钱赚中国股市的钱。很多人投资股票交易风险都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 这里指交易风险,即按照技术做差价的交易者。来看看桥水基金,书中写的当时是500亿美元的规模,现在不知道。 具体摘抄如下: 你的基金管理着数目庞大的资金,但是庞大的资金规模并没有影响基金的获利 能力,你是如何做到的呢?事实上,在2010年,你的收益率创下了历史新高,而 同时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要大。大部分对冲基金因为无法在管理 大规模资金的同时获取高额收益,所以资金规模都比较小。 我们和大部分的对冲基金有两个主要的区别。大部分的对冲基金只在有限的几 个市场交易,并且交易相当活跃。而我们几乎投资于世界上每一个流动性较好的市 场,所以我们在每个市场投资的资金量相对于我们的整体规模来说都很小。我们更 换仓位的频率也比较低。众所周知,在给定时间内交易成本是你资本移动的函数。 因此,我们比那些在少数的几个市场进行交易并且交易频繁的基金管理者有更好的 获利能力。 每年你在每个市场的周转率是多少? 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周转率。如果你将周转定义为从净多头转变为净空头而不 考虑仓位大小的变动,那么平均是12~18个月。 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 是的,平均来说。 如果像2008年那样市场波动大到以天计算呢? 在某些年,周转率会比在其他年份要高,但在2008年,周转率没比平均值高多 少。你可能觉得,在市场波动很大的时候,我们的交易会比较频繁,但那不是必然 的。我们的交易直接受基本面影响,而只有在价格变动使市场非常便宜或者非常贵 的时候,我们的交易才会间接受价格影响。 我猜另外一个资产规模没有影响你获利能力的原因,可能是市场购买力旺盛的 时候你倾向于作为卖方,而市场抛压沉重的时候你倾向于作为买方。 通常是这样的,然而在基本面快速改变的时候例外。当基本面保持不变的时 候,我们操作的方向与价格走势的方向相反。比如,如果基本面没有变化,价格下 跌,我们就会买入。但事实上,基本面也是在变化的。所以,我们交易的方向要同 时考虑基本面的变化和价格的变化。 但在2008年这样的下跌情况下,某些时点上市场的大幅波动主要是受到市场 情绪的影响,而并不是由于基本面发生了变化。我猜测你可能更喜欢与大部分交易 者的方向相反。当市场趋势突然发生转变的时候,大部分交易者更倾向于平仓止 损,而你更倾向于作为买方拥有更大的流动性。 是的,只要基本面并没有出现熊市的信号。 以前,资金管理规模有没有对你产生过影响呢? 没有,因为我们一开始就要确保资金管理规模不会对我们的运作产生影响。我 们非常了解我们的交易成本,也很了解我们开仓平仓所需的时间。我们会限制持仓 规模,以确保可以迅速地退出市场,并且保证交易成本与市场所预期的阿尔法收益 相比微不足道。 你的基金有没有最大的资产上限呢? 有的,我们封闭好几年了。 但即使基金封闭了,在诸如2010年这样的年度,基金资产由于获利颇丰也依 然增长得很快。 我们把利润都分派了。 2008年你做得很出色,对于很多对冲基金而言,那是艰难的一年,你会将 2008年的出色表现归功于什么呢? 摘抄完毕;我在网上搜索了桥水基金目前在中国的资金规模。目前是394亿人民币的规模,相当于民生银行一年的净利润了。 网站复制如下: 第一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第二个: https://xw.qq.com/cmsid/20220406A0ACP500 此时我想到动漫剧,魁拔。 你的对手是。。。。。 中国市场开放了,外国资金进来了,当然外国资金的目的是赚钱来的,而不是做慈善。 你的对手如此强悍,你还在靠自己的感觉来做交易? 好好向对手学习。 先把自己的账户弄盈利吧 。 |
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做震荡的死 在趋势里,做趋势的死在震荡里。 当看到书中如下的文字时: 你会遵守什么交易准则吗? 我采用风险指导原则,但我并不相信这些东西。长盛不衰的交易员都能很好地 适应市场。如果他们去遵守什么准则,十年后,你再见到他们,他们肯定把那些准 则都打破了。为什么呢?因为世界在变化。那些准则只适用于特定的时期。失败的 交易员可能曾经有很好的交易准则,但是这些交易准则现在可能失灵了。那些交易 员之所以坚守准则是因为曾经这些准则很管用,他们很气恼是因为他们在继续坚持 那些准则的时候却在不断赔钱。他们没有认识到所谓的准则已经被淘汰了。 除了不能随机应变,还有什么失误是交易员的致命伤? 人们在管理大笔资金的时候采用相对简单的风险管理方法。2008年的时候,我 和某些声称已经降低了一半风险的管理者聊天。我说:“一半,那是很多了。”然 后他们会继续说:“是的,以前我的杠杆比率是4,现在就只有2了。”我回答 说:“你发现了吗,波动率是以前的5倍。”如果考虑经波动率调整的杠杆,他们的 风险敞口其实变大了。 如果交易赔钱了,你会立即平仓吗? 我会先考虑市场走到哪个地方,会证明我的交易是错的。然后我就会设置止 损。如果市场真的到了我设置的止损点,那么平仓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困难。我看到 的资金管理者经常犯的错误是,他们设置的止损点是会真正让他们感到痛苦的地 方。当市场接近他们的止损点时,他们并不想出来,因为他们依然觉得他们是对 的。只有当市场触及止损点时,他们才会平仓,他们是遵守纪律的。但没过多久, 他们就想回到市场中,因为他们并不认为自己错了。这就是2000年和2001年日内交 易员在交易纳斯达克指数时,赔了不知道多少钱的原因。他们按照纪律在每日结束 前平仓。他们的失败在于他们完全错了,因为我们处于熊市。 所以因为循规蹈矩地使用间距很近的止损命令,反遭千刀万剐了。 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谈论交易的书所描述的具体的准则非常危险。它们 会让你有种错觉,你是严格控制且管理有效的,并且你确实可以把自己与突发性的 巨额损失隔离开,但这并不能阻止因同样原因重复错误时发生的损失。 有时候,设置很近的止损指令是合适的。如果这只是短期技术分析,并且当市 场突破某个位置时你就不愿意再继续交易了,那你就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很近的止损 指令来结束这笔交易。但是,如果这是一个基本面分析的情况,需要很长的时间来 检验,那么针对短期情况的止损指令就很没必要了。如果你的操作方式和你的投资 思路不一致,这就说明你没有一个始终如一的资金管理计划,那么你肯定是会失败 的。所以,在你决定止损之前,你要确定哪里错了。 首先,你确定自己哪里做错了。这就决定了你的止损应该设在什么位置。然 后,弄明白你愿意为这个策略付出多大代价。最后,你用自己愿意付出的代价除以 到每份交易合同的止损点的损失,这就决定了你仓位的大小。我最常见的问题是人 们会倒着来。他们先决定仓位的大小,然后判断能承担的损失,最后用损失决定他 们在哪里止损。 摘抄完毕,因为看寻我先生的博客,我曾经坚持过两种交易规则,第一种是固定价格平台操作法,机械的执行,真是千刀万剐,频繁止损,然后放弃。第二种就是做股票采用30分钟级别120均线操作,刚开始做的小有盈利,然后就逐步增加仓位,最后某天所有股票都出现止损信号,然后我平仓亏损大概30%的资金。这次亏损让我知道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就是30%,然后根据书中所说把规则应该设定为自己可承受损失的一半,即15%的损失。所以,如果我按照交易风险即做差价的方式做股票或者期货,我应该把年度损失控制在15%以内,这样即使有意外发生,亏损翻倍达到30%依然在我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理论上我每个月最多投入总资金的10%,总损失设计成每月1%左右。那么每年就是12%左右。具体到模拟期货上92万模拟资金,采用9万交易,亏损9千块钱当月停止交易。而实盘的话在期货上我的资金达不到采用这样的交易方式,但是在股票里可以试验。10万块钱,每月10%是1万,1%是一千块。等等,这里我所采用的方式就是文中最后一段所说的通常采用的方式。 而我现在实际的实盘股票操作是基于长期(甚至可以操作一辈子)做差价并享受红利的方式。当股票被ST会立刻清仓处理。 两个次新股,都是高价发行,超募很多资金。目前是盈利的不用担心。总仓位不到30% 两个银行股,股价都低于净资产,股息都达到5%,总仓位不到30% 一个大众公用,总仓位不到25%, 一部分现金用来反复的做差价。 如果可以的话,我的股票最好保持三个股票。一个银行股,一个大众公用,一个次新股。 再减少就是一个银行股,一个大众公用。 在减少就是一个银行股。 把一个股票成本做成0之后再开始买新的股票。 而不是现在所有股票都被套牢占用很多资金。 投资,不是暴富,可以暴富。 辛苦挣来的钱不能随便就给赔掉了。 在我浏览股票十年以上的历史行情发现,即使波动最小的银行股,最低价区域和最高价区域也是有很多次很好的涨幅的。 我就是要越跌越买,分批买,尽量把仓位建立在低位区域。把所有能够把握的波动把握了。 当成本为0后再换股操作,当然可以二十年换一个股票操作,按股息每年5%,即使只靠分红也收回成本了。 实际上我可以采取满仓一个银行股不操作(或者是一个高股息6%左右的银行股组合)就比我把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当做一个组合,永远都不卖,每年只用股息买入当年分红排名前三的股票。简单的重复。当这部分股票涨幅超过股息就可以卖出。买入另外的其它。。。这样做有点复杂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知道现在是底部区域,而不是顶部区域。底部区域买的股票只有在上涨后才能够脱离风险。只有在股票成本变成0后才能够彻底的没有风险。 总体方向:选择安全的股票,把握差价,降低成本到0,用股息 养老。 活到100岁还能够活蹦乱跳,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巴菲特说过人呢一辈子做是个翻倍的股票就很好了。 一个股票翻倍十次,1万块钱就是一千万。10万块钱就是一个亿。 所以,我以后的目标是,按照一万的起点,用19万块钱做为备用做差价,股票两年翻一倍。20十年做十个翻倍股票就是很多钱啦。 哈哈,去做核酸了。 回来好好设计设计春秋大梦。继续看书,寻找灵感和适合自己的交易方式。 |
看到这句话:对我来说,真正的金融危机起点是2007年8月货币市场停止运作的时候。 基本上,那个时候银行之间彼此不再信任。正是那个月金融体系崩塌了,但没人注 意到。 联想到现在的美国冻结俄罗斯账户,现在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属于 货币市场停止运作。另外俄罗斯列出来的不友好国家采用黄金买能源,这是不是属于 银行之间彼此不再信任 。 看书就是要先学先用,当然分析是分析,交易是交易。天气预报有雨就准备一把伞或者不出门。即使带伞了或者不出门而没有下雨。也会保持 平静的心态。 察觉到危机然后就要采取措施。否则和没有察觉到危机的人一样。 我在2019年这个网站上就发过这样的一个帖子。发现了大盘危险,然后把资金都买了处于低位的中国铝业,但是没想到本来价格已经很低的中国铝业可以更低。哎呦,最终由于家里盖房子,我在低位割肉走人。这也是导致现在我即使看到民生银行跌破净资产很多也不敢满仓。而是采取动态建仓,即越跌越买,涨了就卖。逐步把成本降低。 继续看书。 |
GMT+8, 2024-11-24 11:28 , Processed in 0.04636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