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炒股的智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38|回复: 1

月薪3000却教别人成为亿万富豪,我为什么说成功学就是个谎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9 14: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呼兰在脱口秀大会里讲过一个段子,中午在单位里午休,玩个手游,结果听到旁边同事手机里传来罗振宇的声音:
“你这个时间来听我讲课,过几年,你就会和身边那些睡觉玩手机的傻子们不一样。”
对于这句莫名其妙的话,他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费解:“你帮别人学习就帮别人学习,骂我干什么?”
某种难以理解的逻辑背后,这一建立于矛盾之中的焦虑贩卖,正在日渐成为“成功学大师”们的宣传主流,因为对于现代意义上的成功课程来说,社会矛盾的对立,正是一切焦虑赖以存在的土壤。
比“我过得不好”这件事更刺激人的,永远是“别人过的比我好”。
这种以构建矛盾为主题的表达手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罗振宇等“第三代成功学大师”们阐述观点的策略,例如下面这句著名的论述:
“有的人生活在晚上十点,因为他留在昨天;有的人生活在凌晨两点,他必将迎接未来。同样是伸手不见五指,但这就是区别。”
在那之外,借助于这一表达手段,新时代的成功学也终于得以脱离过往历史的束缚,展现出了更多层次的价值侵略。
过去的六十五年里,源于戴尔·卡耐基的成功学曾经三次向世人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仅仅是在那本家喻户晓的《人性的弱点》里,卡耐基的初衷还是借助于心理学和沟通技巧帮助人们缓解压力,让人们更加自信,从容的应付社交、工作和生活。
这种乐观向上的知识曾经为他赢得了无数赞誉,美国总统肯尼迪称赞他“让无数人明白了积极生活的真正意义”,《纽约时报》说的更肉麻,称他是“美国精神的象征”。
而这位影响了全世界的男人,其理论仅在去世十二年之后,就已在席卷全球的金融浪潮中变得面目全非。
在著名的华人成功学大师陈安之这样向他的信徒们分享自己的经历:“25岁我在台湾成立陈安之研究训练机构时,每个月赚新台币一万元,办公室非常小,公司没有影印机,每天吃炸酱面及白吐司连续一整年。”
“短短2年半之内,我开的车子从标致405到奔驰S600,到27岁的时候,我成为了亿万富翁。”
而这一过程,靠的就是他引以为傲的“陈安之成功学”。
在九十年代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开放的大环境下,伴随着陈安之“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的口号,成千上万的“外来人员”涌入南方的的广东和深圳,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体系和工作经验,他们大多选择了和人生导师一样的起点:销售。这也为后来的南派传销奠定了基础。历史之外,究竟有多少人因为陈安之的学说取得了成功,我们无从得知。
唯一可以参考的是,那句著名的“发疯论”被作为一种绝妙的讽刺,改编进了2017年上映的电影《熊出没之奇幻空间》中,而被导演安排喊出这句话的,则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光头强。
02
自卡耐基以来,三代成功学的导师们都曾经赋予过成功学不同形态的定义。
在这基础上,如果说卡耐基的成功标准是“个人人格的完善”,那么陈安之的成功标准无疑要简单许多:“有钱”,或者说“事业有成”,而再之后的罗振宇们的成功标准,则更为直接:“比别人有钱”。
不考虑这些流派诞生的时间背景,单论价值层面,新一代成功学导师们的理念相比于过去,受众面无疑更小、更精英,每个人都可以完善自我人格和事业有成,但每个人都比别人有钱,从逻辑上讲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东西。
而在那之外,这些由成功学导师们苦心推理的法则,真的就能确保人的成功吗,答案或许也不尽然。
以前几年著名的商学著作《基业长青》为例,其这本书的作者,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两人,运用了各种科学的研究手法,历时6年,从浩如烟海的企业名单中遴选出了18家研究样本,为了避免“发现大楼”的困境,他们还特地为每家企业都制定了一家用于对照的参考公司。
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有人做出了统计,这本书于1994年所选拔的这批平均寿命超过80年的公司,时至今日,有超过一半的累计收益率为负数,换而言之,如果你在1994年投资了这一榜单中的公司,那么你个人资产增值的可能并不会比其他人更高。
特别是,考虑到这些公司全部都是历时数年精挑细选之后得出的成功楷模,其中不乏沃尔玛、索尼、迪士尼能世界顶尖企业,然而对于这些早已屹立于成功之巅的企业来说,过往80年的成功经历,却让他们连20年的风雨都无法挺过,各中原因难免引人深思。
或许,正如“后视镜原理”所阐述的那样,无论是经商还是从事其他行业,在财富的赚取中,频繁对历史的观察都无助于人认识到眼前道路的走向,因为商业,本质上就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环境。
更何况,这种借由对于成功人士经验的总结得出的成功法则,无疑带着不可避免的“光环效应”。这一由心理学家狄恩发现的原理指出,人们总是会夸大一些他们喜欢的人身上所具备的品质,并且在更多的环境下“见其一点,不及其余”。
一个人可以从马云穿着的布鞋中看出俭朴,从吃冰棍握手中看出不拘小节,从阿里巴巴的创业史中看出领导力和吃苦精神,然而即使全盘组合这些品质,世界上也不会再有第二个马云出现。
因为所谓的成功,本质上只是掺杂着一丝必然性的偶然。
03
当然,在此基础上,对另一个问题的回答也显得更为迫切:虽然读成功学不能保证成功,但不读成功学也并不能保证成功,相比之下,读一读如何自我管理、如何实现人生目标之类的东西,难道有错吗?
当然没有错,成功学并不是原罪,真正的原罪是人们急功近利的贪欲,是对于成功的轻视和对于不劳而获的渴望。
内心深处,人们都知道成功需要脚踏实地的奋斗和命运机遇的垂青,然而,日渐扩大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却在无形中成为了催生一代躁动价值的幕后推手。
这之中,基尼数字作为衡量全球贫富差距的指标,已经连续多年大幅增长,2008年,联合国大学和世界发展经济研究所估算出的全球基尼系数为0.89,远远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其中,另一份报告的数据显示,个人资产超过1百万美元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0.7%,却拥有全球总资产的44%。
在此背景下,简单无脑的成功学派的兴盛,无疑加速了文化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猖獗。
在当当网上,以成功为关键词搜索,得到的图书商品超过46万件,而相形之下,以思考为主题的图书只有区区5万余件。即使是在汗牛充栋的成功学教材中,真正耐心讲述科学道理的,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风靡市场的教材,是关于“如何在三个月内赚到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的指导,显而易见的是,这一类教材和课程的生命,也就仅仅只有这三个月。
香港学者梁文道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书店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到任何一个地方,看一看那里货架上摆放的书籍,你对当地就会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无独有偶,著名经济学家索罗斯的私人顾问,在揭秘这位传奇经济学家的一生时,也曾得到过一个相似的看法。
在那场世纪之初的访问里,索罗斯专门去了一趟西单书店,当他站在书店楼时,目之所及,只有三四人在看哲学,这位顾问后来回忆道,目睹这一切的他的心情很沉重,因为那个年代的学术气氛和他看到的学术气氛,年轻人都看怎么挣钱的书,没有人看哲学的书。
某种程度上,这或许是新时代里,人们对于“道”和“术”的一种争执,然而不幸的是,这种争执并没有带来经济和生产力的兴盛,只产出了“坚定信念就一定能成功,不成功就是信念不坚定”的逻辑诡辩。
而在这一诡辩之外,比“我要成功”的观念更不幸的,是“我必须要成功”的信念,比“我必须要成功”更可怕的,则是一种对于单一人生的偏执:
“请不要阻止我成功。”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7 13: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大哥原创吗?有深度,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炒股的智慧网   

GMT+8, 2024-3-28 17:09 , Processed in 0.02464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