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炒股的智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yangyang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实战练习贴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08:35:12 | 只看该作者
phenixk 发表于 2012-11-27 10:36 PM
多谢yangyang99两篇转帖,看完感触颇深!一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真的让我感觉到,无论是 ...

每天转一篇,一是记录,二是转的文章都是东方财富网股吧排名前头的文章,看看文章同大盘是否有什么联系,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08:41:50 | 只看该作者

1一篇应该天天看的文章
一个优秀的证券交易高手应该是,能够连续多年获得稳定的复利回报,经年累月地赚钱而不是一朝暴富,常赚而不是大赚。投资资本市场的高额利润应来源于长期累积低风险下的持续利润的结果。职业高手只追求最可靠的,只有业余低手才只关注利润最大化和满足于短暂的辉煌中。这也是多数人易现短暂辉煌,难有长期成就的根本原因。

重仓和频繁交易导致成绩巨幅震荡是业余低手的表现,且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坚忍,耐心,信心并顽强执着地积累成功才是职业的交易态度。

是否能明确、定量、系统地从计划、制度和纪律上限制住你的单次和总的操作风险,是区分赢家和输家的分界点,随后才是天赋,勤奋,运气得到尽可能大的成绩。而成绩如何,其中相当大地取决于市场,即“成事在天”。至于输家再怎么辉煌都只是震荡而已,最终是逃不脱输光的命运。从主观情绪型交易者质变到客观系统型交易者是长期积累沉淀升华的结果:无意识→意识到→做到→做好→坚持→习惯→融会贯通→忘记→大成。

赚钱靠技术(聪明),赚大钱靠意志(智慧)。长线(智慧)判方向,短线(聪明)找时机。智慧成大业,聪明只果腹。聪明过了头就会丧失智慧(为自作聪明),所以我要智慧过人而放弃小聪明(为大智若愚)。这里的意志应理解成为坚持自己的正确理念和有效的方法不动摇。

止损是以小损失避免大的致命的损失。它不一定是对行情的“否”判断,而只是超过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所以限定资金最大损失原则必须严格遵守。至于可能止损太频繁的损失需要从仓位,止损位的设置合理性及耐心等待和必要的放弃上去改进。需不需要止损卖出的最简单判断方法,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假设现在还没有建立仓位,是否还愿意在此价位买进。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马上卖出,毫不犹豫。

大行情更应对仓位慎重(因行情大震荡也大,由于贪心盲目加码,不仅会在震荡中丧失利润,更会因心理承重失去方向从而破坏节奏彻底失败)。

仅就单笔和局部而言,正确的方法不一定会有最好的结果,错误的方法也会有偶然的胜利甚至辉煌。但就长远和全部来看,成功必然来自于坚持正确的习惯方法和不断完善的性格修炼。

事物都具有规律性和随机性(即必然性和偶然性)。任何想完全、彻底、精确地把握事物的想法,都是狂妄、无知和愚蠢的表现。追求完美就是其表现形式之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于人我们讲是缘分而非最好,于事我们讲究适应,能改变的是自己而非寄予外界提供。

利润是风险的产物而非欲望的产物。风险永远是第一位的,是可以自身控制和规避但不是逃避。因为任何利润的获得都是承担一定风险才能获取的回报,只要交易思想正确,对于应该承担的风险我们要从容不迫。

正确分析预测只是成功投资的第一步。成功投资的基础更需要严格的风险管理(仓位管理和止损管理),和严谨的自我心理和情绪控制(宠辱不惊,处惊不变)。

心理控制第一,风险管理第二,分析技能的重要性再次之。

必须在交易中克服对帐户资产总额的过度关注或个人贪婪与恐惧的主观情绪,从而造成战术混乱,战略走样,最终将本该能做好的事搞得彻底失败。操作在无欲的状态下才能有更多收获,做好(按计划、制度和纪律规定)该做的,而不是做(按个人情绪)最想做的。市场不是你寻求刺激的场所。

任何事物,对其定义越严格,它的内涵越少,实际的操作性才越强。在我们的操作规则和操作计划的构成和制定中,也必须如此。这样才能保证投资的长期成功率。

按计划、制度和纪律的规定去做,是自己能控制的(谋事在人);不要考虑利润,因为利润是由市场控制的(成事在天)!

在股市中,散户能保持长期赚钱长胜不败的基本原则:(1)切切实实下苦功夫选好优质企业的股票,从战略上长线持有;(2)根据大盘行情时势及个股走势,从战术上采取高抛低吸和仓位变化的操作;(3)及时纠正战术上的错误。

太精彩了,绝对值得一读再读

行业趋势不好时,即使选的公司是行业老大、有着很好的管理、很好的成本控制,它的表现还是会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的龙头公司甚至二线公司。在现阶段的中国股市,行业不好,公司再好,也顶多是个事倍功半的效果。最怕就是选错行。只从"选美标准"的角度来阐述,"美"是市场投票选出来的,所以要符合大众的标准,不能自己独自创设一个"选美标准",然后以自己的这个标准选出股票,如果市场不认同,就说市场错了,那是不行的。

坚定了一个信念:不熟悉的东西,不能碰;侥幸的赌博心理,不能有。

市场刚开始跌的时候,所有股票都一起跌,不管好坏,无论优劣。因为跌势初期,左右市场的主要力量,是恐惧心理带来的获利回吐行为。这时,股市短期作为"投票器"的功能上升,大家都投抛售票,鼓励下跌。猛跌几天后,就开始分化了。

好股票止跌,坏股票继续跌。恐慌情绪稳定之后,人马杂踏的混乱局面结束,市场回归正常。股市没有关闭,继续开张,仍要按照其自身的规律来运行。这时,股市长期作为"称重器"的功能上升,大家以"称重器"的标准来重新衡量、划分。过一段时间,回头去看,会发现好股票只不过是一个长期上升通道中的小调整,属于"虚惊一场",而坏股票则是一个长期下盈利的稳定性,是我们这个团队下一阶段的中心任务。

好公司的核心,在于它的管理团队和竞争战略。

与同事讨论不同行业给什么样的市盈率算合适、什么样的公司算好公司。在咖啡变凉之前,得出的结论是:行业的市盈率合适与否,主要看静态市盈率与预期增长率的比较,也就是PEG。举例来说,以05年业绩测算行业的静态PE是10倍,若预期06年行业增长率低于10%,10倍就不算便宜,如钢铁如汽车;若静态PE是100倍,预期今年增长率是100%,那100倍就不算贵,如券商股,如部分复苏的科技股。什么样的公司是好公司呢?简单一句话,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起可持续的垄断优势公司。
    
股市是否有规律可循、是什么规律、如何使用这些规律?一顿饭的功夫下来,结论只有寥寥几句:股市是有规律可循的;规律就是"好公司的股票能涨";使用规律的方法就是先考虑经济处于什么状态,能否保持快速增长;其次考虑哪些部门和行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和约束瓶颈,最能分享经济的成长;最后考虑这些行业里哪些公司能获得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成长,这些公司就是好公司,买股票只买这些公司的股票。
    
乔木是大机构,灌木是小机构,茅草是个人投资者。不同种类有着不同的生命节奏。乔木长得慢,灌木快一点,茅草最快。乔木长得虽慢,但很扎实,高且久,能当栋梁,茅草长得快,却柔弱速朽,一岁一枯荣,不过量大,更新快,春风吹又生,生生不息。枯死的茅草还肥沃着土地,为整片树林提供营养。错落的灌木,丰富着生态层次,填补空隙。乔木、灌木、茅草,大机构、小机构、个人,依着各自的生命节奏,在同一片土地上,努力生长。生为茅草,不必羡慕乔木的稳健挺拔,身为乔木,不必羡慕茅草的飘逸灵动
    
以银行股的座次来类比券商股的话,中信仿佛银行股中的招行,成大和敖东仿佛银行股中的民生和浦发,雅戈尔仿佛华夏,两面针仿佛深发展。宏源证券和东湖高新难以类比,属于后来居上。
    
克服了"频繁换股"的恶习,下一个要面对的敌人就是"做波段"。谈到做波段的问题,都对自己的操作进行了一番反省。自己这边,好股票是抓了不少,组合里进进出出,这两年几乎所有的牛股都搞过,但很少有从头吃到尾的。但不少牛股却在做波段中越做越少,有的甚至完全做丢。早期的有金融街、天地科技、五粮液等,近期的有生益、综超、中信等,都是如此,教训惨痛。胖子总结自己的操作,发现"所有的波段操作,都导致了负收益,无一例外全是失败",庆幸自己"后来咬牙把所有做丢的股票都追回来了,虽然再次买入的价格比卖出价高出不少",而且"做丢之后又追回来的股票,都让自己赚了大钱"、"股票追回之后所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做波段所增加的成本"。做波段是投资人一个根深蒂固的毛病。要控制做波段的欲望,如果实在控制不住非要做波段,必须坚持一个根本原则:股票千万不能做丢!哪怕做错了,一定要追回来。做波段时,越跌越卖,直卖到一根大阳线拉起,就转身买入。如果卖了就涨,就不要再等回落,马上买回。做波段很累,还经常是白辛苦。
    
频繁换股是投资的一大忌。自己和别人的实际经验、学术性的理论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一个简单的问题:人为什么要频繁换股?解释有很多种。自己觉得主要原因还在于"懒"的心理和"起点决定后果"的逻辑循环。因为懒,所以不做研究,不对投资对象进行跟踪。不研究,还要投资股票,就会去寻找一些"捷径"。比如听一听免费的股评、看看电视里报纸上所谓的专家是怎么看的、问一问周围的人都买些啥。稍稍"好"一点的,还咬咬牙花钱买一两份某某投资咨询公司卖的传真,每天收市了还坐在电脑前对着K线图又画又数的,以为看几份咨询公司的传真、画几条线数几个浪,就算是做研究了。可是,咨询报告里的观点,常常三两天一变,K线图也像故意捣蛋,根本不听话,忽上忽下变动不已。投资建立在这些"轻浮常变"的理由之上,投资行为于是也变得"轻浮常变"了。

因为对行业、公司不了解,股票在眼里不过是一些代码,没什么区别,买卖就很随意。换一只股票,仅仅是敲两下键盘而已。买第一只股票很随意,错了,就赶快换股,对了,就更加觉得随意买卖没什么不对。后面的一系列买卖,于是就"随意"起来。起点的随意,决定了后面的无论改正还是坚持都是随意的。

其实,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在一段时间内是变化比较小的,趋势的形成和扭转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能把买卖股票的理由,建立在一定时间内变化不大的行业公司基本面之上,就能克服频繁换股的坏习惯。当然,这需要具有一个根本性的理念前提,就是自己确实认为股价能够反映公司基本面。买卖决定于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好转或变坏,在基本面的趋势没有转折之前,在股价没有透支基本面之前,就握股不动,基本面趋势变了,或股价透支了就卖。若自己不觉得股价与基本面有啥关系,非要认为股票就是一个"炒",那就只能继续随意下去了。股价是有人炒才涨起来的,但那些起主导作用的大机构为什么要炒这个股票?只看到"炒"的表面行为,看不到支持"炒"的背后理由,就会容易受伤。

视炒股为赌博娱乐者,没必要按基本面操作,那样太枯燥乏味。视炒股为长期增值途径者,应该把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走到股价曲线的背后,看报告做分析,安步当车,跟随基本面趋势,缓缓行走。

总结这两年的投资经验,胖子认为对"知己知彼"体会加深是投资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先前,只盯着自己熟悉并看好的几个股票埋头做,不理会其他人和市场是如何看待它们的,仅仅是"知己",并不"知彼";后来,渐渐地能感受到市场对自己的股票是怎么评价的、其他机构的态度怎么样,有点"知彼"的模样了。去年业绩表现一般,是因为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在关注行业和公司基本面的同时,很在意"估值",常常因为"我觉得这个股票估值低/高了"而买卖。岂不知"估值 " 的事,是由市场里千千万万个参与者负责的,每天都在变化,不是自己所能操心的,操心也操不来。现在,懂得回归角色,把估值工作还给市场,自己只需做好研究行业和公司的分内之事即可,投资效果明显改善。听了之后,深有同感,补充道:"整体估值水平的升降,影响的是自己的平均收益,行业和公司研究,影响的是超额收益。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获取超额收益之上,平均收益就坐在那里让市场随意给吧。"

老曹说自己年轻时每日一股,三十岁每周一股,四十岁每月一股,五十岁以后每年一股,愈来愈发觉赚钱不靠勤,在乎方向与耐性。记下前辈的教导,时时提醒自己少安毋躁。

发现好股票之后长期持有,在以前是愚蠢的,因为市场环境不适合,现在则正逐步成为机构投资的一种有效盈利模式

总结操作经验。不少大牛股被做丢了的主要原因,就是总想做波段",而大衰股一直拿着不卖,理由常常是"它还没涨"。中国的股民亏钱亏怕了,小富即安的心理不是一下子能扭转过来的。虽然懂得"价值投资、长期持有",但要形成这种新的投资习惯,还必须要假以时日。就像中国人过苦日子过惯了,中国崛起了,要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挺进,真挺进去了,估计一下子还适应不了。在股市国际化的过程中,在两极分化的趋势里,对于好股票,要有"敢赚钱"的信心,对于差股票,碰都不要碰,侥幸赚钱了,最好是看做运气好。道理好讲,但真的一只股票头天买第二天就涨停,还是会想卖。胖子说,好股票一路涨,一路换手,先涨一波,然后机构从散户手里接过来,再涨一波,然后高水平的机构从低水平的机构手里接过来,再涨一波,然后QFII从国内优秀机构手里接过来,再涨一波,国内优秀机构选来选去,没得买,只好再从QFII手里买过来,再来一轮反向循环。

人性的弱点根深蒂固,很难克服,做股票的人总想预测市场、总想高抛低吸做波段。怎么办?胖子的意见是不要寄希望于人自身的逐步改善,要用制度和纪律来约束自己。自己的执行力比较差,折衷一下,设定一条纪律:精选不超过十只股票,编个篮子装起来,即使控制不住自己,很想做波段、换股票,也只在这个篮子里搅和,换来换去,只要不出篮子就行。既满足了操作的欲望,又不会错得太离谱。

一家基金公司主管投研的副总说,“去年以来,保险机构踩波段的点很少有踩对的。过去两年喜欢做波段的基金经理已经基本被消灭了,经过这波行情之后,保险机构只怕也不敢轻易做波段了”。

单从长期的股价走势来划分,股票可简单分三类:一类是股价保持中等以下幅度的波动,在波动中向上,一类是股价保持中等以下幅度的波动,在波动中向下,一类是股价围绕某一中轴位置进行大幅度的上下波动。波动向上的股票,必是公司基本面良性循环,业绩持续增长;波动向下的股票,必是公司基本面恶性循环,业绩持续下降;上下波动的股票,则是基本面中性,业绩随外在因素冲击而时好时坏。第一类股票无疑是长期投资的好品种,股价上涨的动力是内生性的企业成长,适合自下而上的方法,需要的是敢于高价买入的勇气和无视波动长期持有的耐心。第二类股票几年前还可以搞一搞投机,赌重组赌并购赌它的咸鱼翻身,现在是没法再玩了,没有第一手的确定信息,不要沾手。第三类股票是策略性品种,股价上涨的动力是行业景气,适合自上而下的方法,需要的是敢于在下跌时买入上涨时卖出的逆向思维和熟练的波段操作技巧。考虑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选择顺手的方法和品种,然后自信而专心地玩下去,赢面就会高一些。
    
涨潮时一起欢腾,退潮时观看裸泳。避免未来尴尬的方法,是时不时检查一下自己的装备,看看裤衩是否还在身上。在不停更换泳衣比拼漂亮的过程中,不要因为过于兴奋,衣服被浪冲走了也没发觉。不是不可以换衣服,只是要在每次换装时,认真检查其质量,确保在潮起潮落的冲刷下,不会脱落。市场无法把人弄晕,是人把自己弄晕的。进出之间,有理有据,一招一式,像模像样,赚取自己可把握的,不眼红别人获得的,头就不会晕,裸泳的风险就比较小。
    
有一个老掉牙而且似乎是很弱智的寓言故事: “猴子掰包谷”————人呢?股市里的很多人何尝不是这样呢?我觉得,这是人性。我觉得,与“猴子掰包谷”是“猴性”一样,“股民掰股票”是人性。也就是说,只要是人,多半会象“猴子掰包谷”一样去“掰股票”,除非一个人想办法让这一人性消失。从智力看,这样的人是不是差不多与猴子一样弱智呢?

拥有了好公司的股权之后,“长期的观念”也很重要。基金中业绩一直做得比较好的,成功因素之一就是长期持股。前几年业绩极好、这两年业绩较差,但拥趸不少、品牌犹存的某开放式基金经理,所管基金规模仍能保持在几十亿的原因,就是他真正做到了长期投资,虽然买的股票波动性很大,但他一拿就是几年不动。虽然他落实价值投资理念的具体品种,有时会有偏差,但他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清晰的。客户认可的,就是他坚定的姿态。不像其他的那些人,口头上说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操作上却频繁进出,是言行不一的伪价值投资,不可信任。
    
机构是喜欢震荡的,并不喜欢大盘单边上涨。大盘若单边上涨,所有股票都会涨,牛股乱窜,自己的仓位又不能打满到百分之百,净值增长肯定追不上指数,会有失败的感觉,很不爽。若指数反复震荡,胶着不明方向,而自己的股票能逆市上涨,显示出“专家理财”的模样,那感觉才叫好!目前的市况,正是机构们所期待的。指数不涨个股涨,涨的个股还都是圈定在大家的重仓股范围之内,对机构们来说,现在可真是个鸢飞鱼跃的好季节。
    
老外炒股票的思路,其实也蛮简单。好股票就一个劲地买,一直买到体力透支业绩透支为止。股票涨起来后,就不回头地反复涨。所以有人觉得港股比A股好做多了,买了股票就拿着,轻轻松松就能赚个好几倍。对于消息的理解,老外也不像国内投资者那样复杂,什么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玩着辩证法玩来玩去把自己玩到晕头转向。老外看消息,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好消息就往上炒,坏消息就往下砸,没那么多弯弯肠子。他们就认一个死理儿——基本面。你看罗杰斯,写了好几本书,到处做演讲,说来说去,就是一个“供求”。但他们这一套,长期来看,还就是管用,因为人家抓的是本质,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宗”。长期管用了,慢慢的,短期也管用了,因为短期的累计就是长期,就是要向长期过渡和发展。老外做投资,就是头脑简单,加上财大气粗,再加上长期观念,心正、腰硬、眼光长,这三条,决定了胜利早晚都属于人家。胖子说,我们做投资,思路封闭,而且目光短视,跟老外一比,高下立现。自己的感觉是,这个市场确实在变化,渐渐有点规范市场的味道了,正在向老外的玩法演进,虽然远未演进到位,但已有些轮廓和模样了。几年前看老外写的投资书,看后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书里的观念在当时的市场毫无用武之地,纯粹是纸上谈兵。现在看老外的书,看完就能用得上,还越用越顺手。从这个角度讲,A股市场正在向 “好股票翻几倍”的状态迈进,规规矩矩的盈利时代才刚刚开始。赶紧放弃散户打听消息、机构做庄操纵的做法吧,还来得及。
    
“与其猜大盘,不如找公司。”一个“猜”字和一个“找”字,形象地刻画了现阶段资深人士关于市场的态度。

每天报纸上、电视上有很多分析预测大盘的观点,其实,都是在“猜”。我自己有时候也忍不住要瞎猜一番。猜对了,是运气;猜错了,很正常。若自己买卖的基础建立在这个自己猜出来或别人猜出来的结果之上,就有点过于虚幻了。那个前辈以前辈对后进的殷切讨教,会对大盘发表一下看法,说者与听者都不会当真,不过是前辈对后进的观点演示,重点在于呈现即时战况下的分析过程。现在前辈连演示都不演示了,说明两点:一是对猜大盘没乐趣了,以前好歹还能猜对几次,偶尔一乐,而现在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大转折时节气温乍暖还寒,估计屡猜屡错,意兴阑珊;一是猜大盘没意义了,以前看大盘做个股还有点用,现在谁脑子里想大盘想得越多,业绩可能会做得越差。实际经验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抛低吸做波段对收益往往是负贡献。
    
由此想到投资的三个基本问题。一个就是上面所说的个股与大盘。今后选股的重要性只会更强,不会变弱。一个是选股的方法,是选主题轮动,还是策略反转,或者持续成长?从目前来看,主题轮动在某一年可能会大放异彩风光无限,但常常第二年就归于平淡甚至远远落后,如前两年做汽车股的机构,对制造热点引导潮流的能力要求较高,波动性太大。国内至今还没有看到依靠主题轮动稳居领先地位的人。策略反转需要逆向思维,在行业或公司最不景气时介入,复苏趋势被市场认同后卖出,如去年的钢铁、今年的航空,对心理抗压的素质要求较高,虽千万人吾往矣。持续成长需要对公司有深入的研究和把握,对公司未来多年的业绩趋势了然于胸。目前在前面领跑的机构,基本是采取“持续成长”的选股方法。也就是说,现阶段市场的主流选股方法,是持续成长。还有一个问题,是利润来自交易,还是来自持有?散户和小机构喜欢交易,几天不买卖就难受,好像做股票就是要不断操作才行。观察别人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得到的感觉是:大块利润来自持有,蝇头小利来自交易。当自己又按捺不住想动一动的时候,就要提醒一下:费这个劲,就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吗?

有两个观点很扎实耐用,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一个是如何对待研究员关于公司的看法,一个是新基金如何建仓。研究员的看法,分四类对待:研究员觉得公司挺好的,股价却在下跌,不买;研究员觉得公司不咋地,股价也在跌,不买;研究员觉得公司挺好的,就是价格太贵,买;研究员觉得公司不咋地,股价却在涨,密切关注。新基金建仓,第一步是做好存量管理:上去先买有基本面支持的强势股,打好基本仓位,进行存量管理,把业绩做稳了;第二步做好流量管理,不断淘汰走弱的、基本面变坏的老强势股,不断纳入新的有基本面支持的强势股;第三步就可以选有自己特色的股票打品牌了,做轮动做主题的即使赚钱了,别人也不会佩服,选一只股票,牢牢捂住,捂上几年,捂成强势股,把自己的标签硬硬地贴在这只强势股身上
    
资质平平相貌一般,行业环境中期内看不到亮点的大蓝筹,由于机构对流动性的需求,身价还跌不到哪里去。至于那些素质优良、管理规范、行业前景美妙的大蓝筹,那可就真的是难得的珍宝,抓住了千万莫放手,一股都不能丢。只要基金还在发行,QFII还在申请,这些珍宝的价格趋势就是大涨小回、反复向上。不远的未来,A股也会像香港一样,机构们只玩那少数几只股票,交易活跃,其他大部分股票寂寂无闻,半天成交不了几手。
    
泡沫有三种,技术泡沫、资产泡沫和危机泡沫,互联网、地产和石油分别是代表。三种泡沫中,只有技术泡沫能提高生产效率、改变生活方式,创造价值。泡沫正式破裂之前,有两次膨胀。技术泡沫的膨胀过程与渗透率有关。中国目前互联网处于第二次泡沫中,汽车可能还处于第一次泡沫中。汽车股还有的搞。但不是买现有的龙头公司,最有价值的,是那些后来居上、份额提升快、学习能力和执行力强的跟跑者。马拉松比赛,领跑者未必能得冠军,能一直尾随,并在后半段某一处突然发力成功超越的人,最厉害。汽车股中,g江汽似乎有这种气质。胖子上周去看了中科三环,听他介绍了一下,觉得公司确实不错,符合“新技术消费股”概念,挺让人动心的,复牌后若价格合适就追捧一把。胖子提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公募基金经理,你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是什么?想了一下,列出一个单子,顺序如下:招商银行、中石化、中国联通、中兴通讯、万科、深圳机场、中科三环、同仁堂、伊利股份、中信证券。名单得到胖子的基本认可,与他的实际组合只有三四个不同。
    
“做强势股”是两人一致推崇的策略。由基本面支撑的业绩持续增长,使强势股们在大盘历时几年的下跌震荡中,价格不断创出新高。走强的动力,必须是基本面刺激的。也只有基本面提供的动力,才是持久性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撒切尔夫人发动的英国私有化浪潮,开启了“投资平民化”时代,技术分析盛行,股价脱离基本面。2000年科网股破裂,技术分析向基本面分析回归。中国的情形也差不多,从2001年开始,随着股市泡沫的破裂和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投资由 “平民化”向“机构化”加速转型。前些年大行其道的技术分析慢慢失效,基本面分析渐居主流。那些业绩出众的机构,如易方达,就是死死捂着基本面优秀的好股票,捂出一堆强势股,捂出净值的连续增长。佩服的不是他们发现强势股的能力,而是坚持的毅力。好股票其实大家都看得到,满市场就那么几只,能守的住却并不容易。好股票都不便宜,坚持买好的,不买便宜的,需要勇气;短线热点纷呈,别的股票涨得热闹,手头股票虽好却迟迟不动,能熬得住不出不换,需要定力。做到了这些,成绩不好天理难容(2012.1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09:48:51 | 只看该作者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百岁老太格蕾丝格罗纳在离开人世后,将700万美元的遗产捐赠给了母校。格蕾丝终生未婚,并且她退休前只当过43年的普通秘书,她究竟如何存下这笔巨款,引发了大家巨大好奇心。格蕾丝的好友日前披露,老太的700万美元巨款,竟然全都是来源于她在1935年购买的180美元股票!

  
    终生未婚只是个小秘书
  
  
    据报道,100岁的格蕾丝格罗纳几乎一辈子都生活在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北部的森林湖市,她1931年毕业后,她在雅培公司找到了一份秘书的工作,并在秘书岗位上一直工作了43年才正式退休。
  
  
    格蕾丝终生未婚,平时生活相当俭朴。不过,格蕾丝却经常向她的母校——森林湖学院捐款,包括在母校设立了一个奖学金,在过去这些年中她陆续向母校捐出了18万美元。格蕾丝在遗嘱中将700万美元的遗产捐给了母校森林湖学院。
  
  
    “百万家产”来源成谜
  
  
    生活俭朴的格蕾丝从来不像个“百万富婆”,甚至连她过去捐给母校的18万美元,都被很多人认为是她从牙缝中省吃俭用抠下来的。那么,格蕾丝的700万美元惊人家产到底是如何积累起来的?
  
  
    曾用180美元买股票
  
  
    格蕾丝的律师马拉特是少数知道格蕾丝财产状况的好友之一,他向记者披露了格蕾丝700万美元家产的“来源之谜”——巨款全都是来源于她在1935年购买的180美元美国雅培公司的股票!
  
  
    据悉,1935年,格蕾丝以60美元一股的价格认购了她当年工作的公司——美国雅培公司特别发行的3股股票,这180美元的股票她从来没有卖出过,在接下来的75年中,180美元投资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竟滚到了现在惊人的700万美元!
(2012.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2:30:53 | 只看该作者
1大盘跌回“1时代”意味着什么?
  1、宣告了“12年股市涨幅为负”。本周连续4天在2000点以下运行,有效地跌回“1”时代。许多媒体惊呼:“创了45个月的新低”。其实,应该称:股指回到了12年前,比2000年12月底的收盘指数2073点还低了114点(1959点)。如果中国也发生了像日本那样的20年经济金融危机,这个结果尚且合理,那么问题是:这12年恰恰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平均GDP增长率在10%以上。GDP从8.9万亿——50万亿,增长了462%;M2(货币发行量),从13.24万亿——97万亿,增长了633%;财政收入1.33万亿——12万亿,增长了802%;物价和房价涨了5——8倍,唯独股市竟然涨幅为负。这是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全面巨大成就之外的唯一一个例外领域,将历史车轮倒退到上世纪90年代的失败领域。尤其是股指至今比金融危机前的高点还跌了69%,跌幅堪称全世界倒数第一。这应该是涉及8000万投资者、3亿家庭人口的“财富亏损门”的严重事件,不仅严重地扭曲了中国经济形象和国家形象,也极大地伤害了几亿人的民生,股市成了当今中国最大的“重灾区”,这不能不引起新一届领导集体和各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2、宣告了一年来的股市“新政”的失败。新证监会主席上任后,虽然改革的愿望很强烈,气势很盛,动作很频繁,并且打出了“4万亿养老基金和住房公积金将入市”、“大盘蓝筹股有罕见的投资价值”、“把投资者当傻瓜那样圈钱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等华丽口号,一度以4天一项“新政”的频率,推行“顶层设计”改革。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股指在2010年、2012年暴跌了14.31%、21.68%的基础上,从他上任时的2473点至本周五的1959点,再度暴跌了20.8%,又相当于一次股灾。冷酷的数据,无情地宣告了一年来的股市“新政”的失败。可见,拯救股市危机,不能单靠“顶层设计”,而应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市场的眼光比管理层深刻得多。

  3、宣告股市既有的“利益格局”走到了尽头。中国股市20多年来的运行模式,或“利益格局”是什么?(1)企业要扭亏、消除坏账、做大做强,借钱不用还、不用回报投资者、经营亏损不负责,企业家还能实现一夜暴富,最方便的捷径就是上市。(2)管理层将新股扩容作为衡量政绩的首要指标和压倒一切的任务,有一个资源配置功能被高度行政化的上市管理部门和发审委,千军万马都在挤这个独木桥,寻租、插队现象屡见不鲜。

2012.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2:45:13 | 只看该作者
2012即将过去,2013的炒股如何做:
总结2012,有得有失:1:所得:懂得年初按计划行事,知道跟踪股票,所有操作有记录,会回头分析过去操作的得失;
                     2:错误:年初计划过细,同时内容过多,造成执行当中调整过多。如将资金分成8类,分账户(模拟)操作,但格式过多,反而操作不顺。
目前11个月结果:亏损4.97%,虽然指数跌了10%,但出现绝对亏损,还是计划未操作好,值得后续继续改进。
2013年计划:   
总资金分为2部分,一半做中短线,一半做长线;中短线部分一般不超过6个月;此部分以45日线为主要依据,结合波段高低点进出操作。
长线部分决定一直持有,目前的点位,从长线来看,应该向上的机会远远大过向下,此时买入长线股,一般不会有大问题,买长线的股票标的一般以银行,保险为主,为了能够长时间持有,主要以分红为目的,所有分红继续买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1:16:25 | 只看该作者
 老公自从2007年迷上炒股之后原有的生意也没心思做了,导致工程队解散,他就一直在家研究股票,说实话,他对股票的研究确实有一点道理,可是这几年股市的低迷阶段还是亏了很多很多.家里有一套房子每个月还要还贷款。去年女儿中考发挥不理想考到了乡下,我们就从那套住了3年的房子搬回到乡下陪女儿跟父母一起住。

  没想到前一段时间,他跟我说要卖了市里的那套房子投资金到股市,因为股市差不多调整到位要有一波大的行情了!我头都大了,坚决不同意!那套房子倾注了我很多,从选房到装修,我是我一个人弄的,可以说是我的精神寄托。虽然现在不住在哪里,因为离我单位近,我还是会隔几天回去看看,里面的东西还是保持以前的样子。

  自从他跟我说要卖房之后两个月了,我们一直在冷战,贷款以前是他还的,现在也不肯再还贷了,就靠我的工资苦苦支撑着还有女儿的花费,幸好吃住在父母家不用付钱,我对他说以前的亏了就算了,股票上亏了房价涨了也一样的。去脚踏实地找份工作过平常的日子也一样幸福的,他不行,说要在亏在股票上的钱还是会要回来,如果我不肯卖房就只有跟我离婚还他房子一半的钱,这个该怎么办,请大家支支招。2012.12.3

点评

最好转贴的写上‘转帖’二字,不然很让人误会和同情的。  发表于 2012-12-3 14:19
离婚吧。。。。。  发表于 2012-12-3 1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8:31:06 | 只看该作者
    熊市就是没有人谈股票。交易所只有打牌的老头老太。身边有股票的都是长套。炒股票的人被认为是败家的傻瓜。
    不是跌个不停,而是横盘几个月,再跌一次,横盘几个月,再跌一次
    91年就有过熊市啦,那是你们想象不到的,股票天天跌,那时股票不多,发展有一天一个小时跌了46%还多,有的股票在一周内的成交量为零
    来了100个贼,被消灭了95个,剩下的成了精,不了,活下来了
    熊市的初级阶段:经历股价的大幅上涨以后,很多股票长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时候市场上该炒的股票都吵了,该长得都长了,股价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几十年的成长,100元 50元的股票到处都是。市场再也找不到做多的理由。股价开始下跌,而很多人还沉浸在赚钱的喜悦当中,认为这只不过是牛市的回调,可是赚钱却变得越来越困难。最后很多人终于忍无可忍,开始抛售股票,股价开始大幅下跌,进入熊市的中级阶段
    熊市的特征,券商大批的亏损,大批的破产
    我只记得我2000年拿出自己存的3000元和家人给的7000元共一万大元入市,当时正值科网热潮,我全部买了000909数源科技,刚开始赚了点,后来一直跌一直跌,我也懒得管了.直到2005年尾,我再查那个帐户,发现只剩下两千多元的市值了.我现在还庆幸当时刚毕业出来做事没多久,没什么钱,不然的话可就亏大了!
    最熊市的时候是交易所倒闭,炒股的人,市场很多人发誓只要解套就永不炒股。没有人愿意讨论股票,谁说自己炒股,就会被人当作生活无以为继,失业的赌徒、也像说自己在48元买了中石油一样,会被别人当作是傻子。很多人亏损超过70%,投资者天天骂
    熊市一句话-------30元的跌到5块没人买
    流通盘好几亿的票,每天成交10几万算多的,天天阴跌不反弹,一周波动还不够手续费,除非高买低卖。
    熊市时,股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还是要靠勤劳致富啊”
    每次大牛市行情总会深套一批稀里糊涂的新股民,当这些新股民熬到下次大牛市时解套了(这时已变成老股民了)又会再套一批新股民,牛熊交替,周而复始,牛狠熊狠,牛长熊长。
    2001年熊市开始的那段日子,那几天,大盘也是天天跌,后来一天比一天跌的快,跌的急,等你反应过来,自己的钱已经亏进3成,稳定一段后,大家都认为可能要有反弹了,可是几天内又跌了10%,后来大家都失去了信心,人人都出货,机构出,散户出,一连跌了两周,不过当时波动还是比较小,两周也没有现在一天跌的多,这时大盘已经从2245点跌到了1500,后来国家看跌的太多,出了很多利好(股市长期的走势不是国家出利好这么简单,要是国家策有用,后来就不会跌的那么多了),股市开始反弹了,只用了几天就涨到了1700点,这时大家习惯性的开始大量抄底,认为回到前期高点是理所当然的事,后来几年证明,这些抄底的人基本上是亏的最多的,那些从高位跌下来的人因为短期跌幅巨大,大部出局,虽然跌了不少,但比起那帮抄底家伙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大盘反弹在1700点后,横了一个月,一个冲高的假突破后,大盘再次跌,当时没有人再敢抄底了,因为谁也不敢想底在那里,十几天下来,大盘已经到了1300,后来大盘出现了又一次的反弹,最后进入了最恐怖的阴跌时代,各股进一退二,平时各股波动只有2%,大盘股的日线就像心电图,涨一分跌一分,有时一天就出现2个价,不不话的,就象冬天一样,突然有几天大涨,这时千万不能追,后面的大跌一般是涨幅的三倍以上,然后又进入不不话的行情,每周各股只跌个1-2%,你一点不往心里去,一年下来你希里忽嘟就把钱亏了一半.不过一年有一、两波行情,一般都是一个月内完成,快进快出的多,不然的会很惨,一年下来,你会发现,大家都在亏,而且亏的很多,亏的在50%以上的人占股民的80%,这时你只有扛,因为卖了剩下的钱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几年下来,你的钱只剩下了零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大熊市,从2001年到2005年初的这个时期我几乎陪了90%.
    我记得03年有个股票一天就成交了两手。还一次看到说一支股票怕没有成交量,庄家派了两个操盘手自买自卖,如果其中一个操盘手有天感冒没上班,这支股票就没有成交量了。
    熊市就是原来5000平米的营业部变成500平米.无数的券商失踪.
    把您的电脑屏幕翻转180度看2006、2007年的走势图就知道什么叫大熊市了。
    当没人愿意说自己是个股民的时候 就是深度熊市了 深熊
    满仓15块的成本最后跌成了4块钱,准备从操就业,可翻遍了整个屋子都找不到交易卡,电话委托的号码也变成了空号,其实就算打通了我也想不起密码来,跑到以前的交易所居然变成了卖橱柜的,原来的证券公司搬到了卖橱柜那栋楼背后的居民区的二楼小平台上,就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在那里办公。
    国泰和君安,申银和万国,南方证券,唐氏兄弟,国氏兄弟,朱耀明,太多了
    那时还在证券公司上班,印象最深的就是成交量缩到不能缩,许多票分时基本是一条直线,交易大厅基本无人,资金基本为零,工作基本无事,整天业务培训,要不就是打扫卫生,周围无人谈论股票。
    熊市就是你做高抛低吸时,如果是先高抛,那99%以上能低吸回来;如果是先低吸,那90%以上就被套住了。
    还忘了一点,股民都是深度套牢,腰斩很正常,更惨的20-30跌到几块。现在许多人说被套牢,其实也就是40-50%,背点的70%多,套是套了,但绝对没牢。
    熊市最初让你快速套牢20%,之后就是漫漫阴跌!股票不会轻易跌停,但每天1%-3%的跌幅让你感觉生不如!利好出台当利空!你看不见希望!
    01年跌到1800我让朋友快离场,他说要反弹了再看看。后来我急了把他帐户要过来直接全部仓。到1300的时候他还专门谢谢我来着。
    熊市刚开始到结束:以一只10元的股票为例.跌三元反弹一元,再跌三元再反弹一元,然后直接跌到三元,最后一元....这时老熊快睡了,但十分之九的人已经牺牲了.
    熊市证券公司倒闭很常见呀.南方证券那么大的公司不是倒了吗.我开户的大鹏证券就倒闭了.我是在报纸上看到消息的,赶紧联系证券公司,好在长江证券接手,资金没有损失,不过要重新过户.
    印象不深了,开始跌的急,大家都不愿撤退,后来阴跌了,没办法,都不怎么关注了,再后来,开始猜测是不是真的到底了,开始抄底,我亏就亏在抄底抄在了熊市的山腰上。。
    证券公司大厅空无一人,除了工作人员已经没人。
    报纸的证券版越来越小,电视的证券节目全部都在深夜,新闻已经不再报道行情,因为天天都是跌。
    每天出现的股评高手,说的都是如何跌换股,短线操作而不是持有。
    每隔几周,都会出现新底,而且每次有人叫着抄底,接下来就继续地下跌,跌到最后没人说抄底为止。
    国家出台超过3个以上的利好,但是每次利好出现都会创新低,所有人对与消息都看成利空
    报纸出现“创多少多少年新低”“单日跌幅超过1929年大萧条美国股市”。。。
    上证每天成交量只有50--100亿左右,不过当时200亿以上算天量了,呵呵,现在应该不容易见到了,并且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利好消息,可股市就不见涨,
    64的四川长虹跌到6.3(最低4元多)都没人接盘
    熊市时候营业部的年轻女员工白天上班,晚上坐台(大家可以查阅90年代证券报)
    那个西证券,物美超市边上,四环边上那个,有次我去,大厅里面有:椅子几排,屏幕一个,笤帚一个,保安一名,女营业员一名。见我来了,追上来问我你开户吗?开户吗?多少资金什么的。给我拿笔啊搬凳子啊很热情。下午人逐渐多了起来,有些老人拿着螃蟹蔬菜什么的和别人讨论超市里蔬菜的价格,有人打毛衣,有人讨论在国外的子女生活,还有人慢慢的就睡着了被保安叫醒了说关门下班了。现在手里只有一张西证券的卡,听说倒闭了还是怎么地被南证券怎么地了。不过当时那个证券门口停着一辆红色的宝马,经常停在那里,朋友们都说,瞧,那是大户的,有钱人,90万才能上大户室。(依稀记得是这个数字吧)。
    00年到05年,偶的股票从10万到1万。
    就拿最近的一次来说把:2000年到2005年,这期间,赠券公司倒闭了一半!股市日成交金额很多天低于40亿,云南铜业最低不到4块钱,那个时候,谁在证券公司上班,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
    在熊市经历快一半时,大部分人以为是正常调整,只有当熊市快结束时大家才醒悟,的个逼,老子遇到熊市了------
    大家不要太惊慌,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后,今后的熊市会变得较短,不会再象01年到05年那样的超长熊市了。我估计,接下来的熊市持续1-2年。
    出差到外地,当时看行情很难,主要看报纸,看到路边一家营业部,心想正好去看看行情,推门一进,厅里没人,柜台里有2个小姐,用奇怪的眼神看偶,偶很疑惑,还以为走错了地方,抬头一看屏幕,没错,能看行情,为了省电还是怎么的,营业部只放上海行情。
    曾经有天见自己的票一个小时都没有成交,自己给它对冲一手弄出开盘价。也就是玩玩。后来知道这样做的人不止我一个,有一个玩得过火,一手就拉出个惊人升幅(具体多少不记得了),结果上了报纸,给交易所查了,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我有一个科长,当时拿了5万元,买了2000股“达尔曼”,差不多25块钱一股。她一直没打理,就放那。结果,股票慢慢的阴跌,最后跌倒2快钱。5万变四千。最后,就这四千也没拿出来。“达尔曼”的董事长卷钱跑路了。“达尔曼”随后就退市了。现在在三板市场上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我经历过两次熊市,现在还远远没有到底,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熊市也不是一下就到的,熊市有个作为股民群体特征就是:等到有人开始用菜刀剁自己的手指头诅咒发誓说一辈子不碰股票了,那么那个时候熊市就进行了一半了.还有就是谁也不谈股票了,谈股票的都是败家子的象征,是脑子进水了.
    我2001年25元买的东方通信,最后一次看的时候是1.97元
    现在大家还沉浸在牛市习惯性思维中,再过二个月,估计没人敢抄底了,新股民资金腰斩的人数会越来越庞大.
    俺说说98年大洪水!!股票天天跌!股评家就是衰神的带名词!交易所里个个面如灰。不炒股的朋友和亲人都把你看成败家子、赌徒。所谓技术派人士分析出来的铁底一个接一个被打穿炒股的朋友越来越少,这个离婚了。那个有点神经了。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的希望之星出现后。好多老股民买票时手指在操作机上不停的发抖!!
    哈哈,楼上的简直是在说我。2006年重新回来,第一次买股,真的是手抖发颤。买过之后还心有余悸。
    唉。一把辛酸泪
    我记得那时候经常开盘半小时后我的股票还没出来开盘价,以为是停牌,上交易所网站查半天没发现停牌公告,才知道是没有委托下单不是停牌
    很多人从大户室被踢到中户市,再从中户室一脚踢出来。就像包养女,倾家当产,最后给不起钱的客一样
    熊市是过后的牛市对之前的提法,熊市过程中当时提的都是‘平衡市’,‘猴市’、‘中级调整’之类.很少直接说是熊市.
    我01年进的,一开始还看看,后来不看了。再后来,我已经忘了还有股票了。
    92年那时候的大跌我没有经历,我的老师倒是抗住了,按照他的说法,“每个昨天都是新高”。但运气不错,他LP就是那时候找到的
    熊市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不断出利好,市场只当是放屁,
    那时侯券商每天佣金不够交电费的
    熊市开始的一个标志就是ZF开始减印花税了。
    熊市走法一个台阶接着一个台阶下挫,近期的底部变成了暴跌之后下次再反弹的顶部。
    某日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有关股票的说法,就想学着抄股,而且还将资金分成3批,每下一个台阶抄底买进一批,在下第三个台阶之后我以为见真低了,第三批就满仓抄底了,没想到一开始就抄在熊腰上,短短几个月就跌了40%,全部套牢。
    我接手我的账户时,2个股票缩水80%,一个退市~
    卖的时候基本都是一手一手的卖,还要喘半天气,没办法,一下挂出10来手,就怕盘口形成打压,股价就嗖嗖往下掉.
    我们的交易所在行情最低那天只来过两个人,一个是无业的股民躺在椅子上睡觉,还有一人前天刚从海南回老家(我们那里)听说是搞了点钱一心想炒股,那天拎了三十万想入市,但看到交易所空无一人,吓得不敢买跑回去了.后来不多久救市股市大涨,此人后悔莫及..
     真的会轮回吗??问问自己..看看周围..想想未来!
2012.12.4ZT

点评

好。  发表于 2012-12-4 15: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4:48:33 | 只看该作者
买入002641,16.46,1200股,止损价15.79

aa.jpg (8.72 KB, 下载次数: 60)

aa.jpg

点评

可短炒。个人小见,自己把握。  发表于 2012-12-4 15: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6:52:24 | 只看该作者
yangyang99 发表于 2012-12-4 02:48 PM
买入002641,16.46,1200股,止损价15.79

继续试验,按自己的想法做,谢谢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2-12-5 02:36:53 | 只看该作者
yangyang99 发表于 2012-12-4 02:48 PM
买入002641,16.46,1200股,止损价15.79

支持!我觉得yangyang99水平越来越厉害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炒股的智慧网   

GMT+8, 2024-5-8 14:32 , Processed in 0.06743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