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炒股的智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haoy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做大盘价值股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7:45:17 | 只看该作者
Meng 发表于 2017-8-30 16:35
我是个量化白痴,想请教一些问题:

1、量化投资在下单时是全自动,还是半自动(电脑按设定条件选中一些 ...

中国监管暂时不允许全自动下单,技术上早就可以做到了,但法规暂时不允许;半自动的一键下单可以做到,就像现在很多券商的一键打新,如果策略持股数量多,换股频繁还是比较有用的。
我现在用的策略一年下来换不了十次股票,而且只有一只股票,都是用手动的了。
如果刚开始学,建议看一下最新出的金伟民著的《十年十倍》,散户也可以学会量化。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了解一下
詹姆斯·西蒙斯,他走的就是量化投资,是世界级的数学家,也是最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9%B9%E5%A7%86%E6%96%AF%C2%B7%E8%A5%BF%E8%92%99%E6%96%AF/1607814
赚钱赛过巴菲特
沃伦·巴菲特是投资界人尽皆知的“股神”,但可能很多投资者不知道詹姆斯·西蒙斯。这位创造了华尔街投资神话的传奇人物管理的大奖章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比巴菲特还要高得多,其超越巴菲特的秘密武器就是量化投资。据联合证券基金研究小组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量化投资的传奇人物--西蒙斯管理的大奖章基金从1989到2007年间的平均年收益率高达35%,而股神“巴菲特”在同期的平均年回报也不过约为20%。即使2008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挫,“大奖章”的回报也高达80%。
截至2010年9月,詹姆斯·西蒙斯的个人净资产达85亿美元。


点评

谢谢,是准备学,就怕编程序有麻烦,以前在学校学的程序设计早还给老师了。  发表于 2017-9-1 15: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5:20:09 | 只看该作者
价值投资策略
开始日期:2017-6-1
起始资金:200000元
现有资金:221784元
实盘净值:1.1089
持有股票:金地集团(600383)
今日操作:无
(温馨提示:本实盘只为跟踪策略所用,请勿跟随,否则自负赢亏)


截至今天刚好实盘了3个月,收益为10.89%,转为年化收益50%左右,略好于策略平均年化45.57%的水平。期间沪深300涨幅9.43%,跑赢沪深300指数1.46%。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17-9-8 15:03:54 | 只看该作者
价值投资策略
开始日期:2017-6-1
起始资金:200000元
现有资金:231990元
实盘净值:1.1600
持有股票:金地集团(600383)
今日操作:无
(温馨提示:本实盘只为跟踪策略所用,请勿跟随,否则自负赢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17-9-8 17:53:58 | 只看该作者
投资中的预期差(Expectation Errors) - 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

前一阵子跟一个朋友聊天,这哥们是国内一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的财富中心负责人,特别厉害。期间聊到“预期差”,我心里猛然一颤,觉得很有意思,有必要把这个话题写一下。

预期差预期误差(Expectation Errors),其实最早是来至心理学的一个概念。

In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an (Expectation) error in perception or response, due to observer's preconceived data of what is to be presented or of when the presentation will occur.

预期差,来自于人类对于数据先入为主的主观意见。这里所说的预期差,其实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缺陷。不管是在生活中, 还是在投资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收受到其影响。

预期差在现实中最直接的体现,应该是会网友了吧:“不远万里会网友,胖揍一顿后归去”。


在投资中,预期是最重要的事。市场的预期,与个人的预期,2者相互作用。没有了预期,也就不会有偏离市场平均的情况发生。预期差,可是说是股票产生超额收益(超额亏损)的动因。

有一只股票,每股盈利(EPS)为5块,而其现价为100块,那么这只股票的P/E(市盈率)为20倍。

20倍是什么意思呢,20倍的意思就是,在假设这个公司盈利不变的情况下,100%分红、不考虑任何通胀和增长因素,投资人只依靠公司分红的话,持有这只股票的回本期为20年。因为你每付出20块,可以获得1块钱的公司分红。

有人说你这不是扯淡么,20年才回本?我买这只股票,不光光看重的是分红,我还看重的是这个公司未来增长的潜力。

很好,这说明,你对这只股票,有一定的预期。

公司基本面增长后,从逻辑上来看,一般会产生2种结果:每股盈利的提升和公司股价的提升。

那我们继续假设,假设每股盈利从5块变成了10块,股价还维持在100块,那么市盈率就变成了10倍,投资人只靠红利回本的时间,就会减少50%,变成10年。如果你的预期成真,你投资这个股票的风险就会减少一半。

如果这真的发生了,说明市场对这个股票的预期变得悲观了(相当于其不变的EPS)。然而看基本面的投资人,会假设市场终究会发现这只股票的内在价值。 按照每股盈利5块时的估值水平(市盈率20倍),公司的股价要涨到200块,才会合理。

这时如果你的预期成真,你在100块买入后,在未来可能有机会以200块卖出,赚取了100%的回报。

而另外一种情况可能是,当你预期公司每股盈利会变成10块的时候,其他人也这么预期,大家一拥而上,导致股价变成了200块,这时候市盈率变成了40倍。你是买还是不买呢?

这时你买这只股票唯一的合理的解释,就是你有了对这只股票更高的预期:其每股盈利有可能会涨得更多。
我说这么多,无非是想指出2件事:
  • 市盈率、市净率(或者是其它估值指标),反映的是市场总体对某只股票的估值预期。
  • 市场预期和个人预期的不同,就是预期差。



市盈率这个指标是市价和每股盈利之比,而每股盈利,就是公司基本面的一个反映。但是每股盈利只是基本面的一个表现,当一个投资人通过多维度的指标的判断公司基本面的时候,(理性的)他/她就产生了对这个股票不同于市场预期的个人预期。


利用市场估值(市场预期)和公司基本面判断(个人预期)的不同的投资方法,在实践中,就是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

用上面的栗子来讲,在10倍市盈率(低估值)的时候买入这只股票,你做的就是价值股投资。在40倍市盈率(高估值)的时候买入,你做的是成长股投资。

这里面的前提是你在看到市盈率或者市净率的时候,同时也对这只股票进行了基本面分析。

然而既然预期差是有投资人先入为主的主观认知造成的,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的投资人往往不能理性的利用公司基本面来对股票进行合理的估值,要不然人人都是巴菲特了,哪里来的超额收益?

我们这里就用市场预期和个人对公司基本面的预期这2个维度,做个测试。

预期差测试 - 简单的公司基本面估值,能够战胜市场预期

测试条件:美股,1972年-2016年,平均持仓,每年6月份进行估值和基本面的计算(财务数据延迟3个月),然后买入持有12个月,再平衡。

市场预期:市净率(这里使用市净率的原因第一是,美国学术界区分价值股和成长股的基础指标就是市净率;第二,单独使用的时候,市净率比市盈率能够更加准确的区分价值股和成长股)

个人对公司基本面的预期:我们通过9个维度的公司财务数据来打分。总分9分,最低分0分。

这个打分模型,来自于Joesph D. Piotroski, Eric C. So在《Identifying Expectation Errors in Value/ Glamour Strategies: A Fundamental Analysis Approach》论文中,被称为F-Score(基本面分)

我们先通过市场预期(市净率)将所有股票分成10组,市净率最高的组是成长股组,市净率最低的组是价值股组,市净率的高低就代表了市场对这些股票的预期。

那么个人对公司基本面的预期呢?按照基本面分,将公司基本面分成了3组

0-3分:基本面弱
4-6分:基本面适中
7-9分:基本面强

高分组代表这个公司的基本面强,低分组代表这个公司的基本面弱。

那么在市场预期(价值、成长)和基本面预期(强、弱)的2x2组合下,我们得到了下面的矩阵

按照预期差的逻辑,我们应该能够获得以下的4种结果。

  • 基本面强的价值股:赚取超额回报,因为市场对这些股票的估值,偏离了其较强的基本面。
  • 基本面强的成长股:赚取超额回报,其较强的基本面应当能支撑其较高的估值。
  • 基本面弱的价值股:不应该赚取超额回报(或者超额亏损) ,因为市场给予这些股票较低的估值,符合其较弱的基本面。
  • 基本面弱的成长股:不应该赚取超额回报(或者超额亏损),市场给予的估值已经超过其基本面所能支撑的价位。



实测的结果如何呢?
这里的结果非常有趣,而且实证结果基本符合我们上面的逻辑。


最先入眼的是基本面弱的成长股,这个集合的股票由于市场预期过高,而且其基本面本来就弱,导致其在今后的收益奇差,年化为负5.47%。

其次是基本面强的价值股,年化收益率高达19.49%。这正是预期差最好的表现:买价值被低估的(财务)质量高的股票,可以战胜市场的平均预期。

而最有趣的结果我认为是基本面弱的价值股和基本面强的成长股

基本面弱的价值股(年化14.10%),市场对其的预期,跟其较弱的基本面可能相符,也就是说这些股票估值低,可能是有道理的。所以基本面弱的价值股,没有跑赢基本面强的价值股(年化19.49%)。

基本面强的成长股(年化8.74%),道理同上,市场对其的预期可能是基于其较强的基本面,而有较强的基本面支撑,其回报远远好于基本面弱的成长股(年化负5.47%)。

然而我们看到,就算是基本面强的成长股,也没有基本面弱的价值股好。基本面再差的价值股,年化回报为14.10%,基本面再强的成长股,年化回报仅为8.74%。

这说明市场对价值股和成长股的定价出现了偏差,市场没有能够理性、正确的对价值股和成长股的基本面作出判断,导致价值股总体好于成长股。

为什么?2个原因:安全垫和投资人的非理性

安全垫
从文章最早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企业每股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市场预期越高,这个股票的风险就越大,因为在股价没有按照市场预期继续走高的情况下,通过股利来收回投资的时间长度就越长。

从标普超过120年的历史数据上来看,估值较高的股票往往具有较低的股息率,估值较低的股票往往具有较高的股息率。

所以从股利和价格的关系上来看,买价值股(低PE)往往比买成长股(高PE),更加安全。买价值股,实际上就是在买安全垫。

市净率(P/B)、市价现金流比(P/FCF)、企业倍数(EBIT/TEV)、毛利润比(GP/TEV)也是同样道理。

投资人的非理性
我们都知道,投资人肯定不是理性的。我作为一个资产管理人,我也不承认自己是理性的。很多学术研究都指出,投资人往往不能有效的对公司基本面进行合理的预期。

比如 Nicola Gennaioli Yueran Ma Andrei Shleifer 在《Expectation and Investments》一文中指出:
“high past year profitability is correlated with over-optimism, while low past year profitability is correlated with over-pessimism.”
过往一年高的利润率,会使得投资人过度乐观;而过往一年低的利润率,会使得投资人过度悲观。

著名的Josef Lakonishok, Andrei Shleifer, Robert Vishny在《Contrarian Investment, Extrapolation, and Risk》一文中指出:
"Some investors tend to get overly excited about stocks that have done very well in the past the buy then up, so that these "glamour" stocks become overpriced.
一些投资人往往对过往表现好的股票过于乐观,导致这些“漂亮的”股票估值过高。

Joesph D. Piotroski, Eric C. So也在《Identifying Expectation Errors in Value/ Glamour Strategies: A Fundamental Analysis Approach》中指出:
Misvaluation is attributed to overly optimistic performance expectation for glamour firms and overly pessimistic expectations for value firms.
股票的错误定价来自于投资人对于“高估值”股票的过度乐观和对“低估值”股票的过度悲观。

我们回过头来看。

价值投资:低估值的股票,往往是过去表现不好的股票,并且市场现在还是继续预期这些股票在未来估值不高。

成长投资:高估值的股票,往往是过去表现好的“漂亮的”股票,同时市场继续预期这些股票的估值在未来会继续增长。

高估值的股票(成长股),市场往往对这些股票高度的亢奋,每天新闻狂轰乱炸,股评师大部分都只会评价暴涨的股票吧? 然而这些股票需要更高的市场预期,才能推高未来的股价。殊不知市场对其过高的估值,往往已经透支了其未来增长的潜力。

而反观价值股,由于其过往表现不好,市场对其关注度不高,华尔街分析师也不喜欢推荐“losser”,并且投资人对坏消息过度反应,导致其股价非理性偏离基本面。只需要市场重新认识到其内在价值,就有估值回升的可能。
写在最后

本杰明格雷厄姆说的好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is a realist who sells to optimists and buys from pessimists.”.
聪明的投资人是现实和清醒的: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兜售(高估值的股票) ,从悲观主义者够买(低估值的股票)

人都不是理性的,特别是在做投资的时候。股市这个地方,是最能放大人性弱点和缺点的大染缸:股票多、基金多、资产类别多、新闻多、小道消息多,不仅要求投资人有一定的金融知识,还要求投资人能摒弃自身的弱点。

打败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在自身认知偏见和市场摩擦下,大部分的投资人对股票的预期,都无法合理的将股票的基本面考虑进去,导致出现较大的预期偏差。

价值投资是逆向投资,成长投资是顺向投资。 大部分的投资人在逆境时容易过度悲观,而在顺境时过度乐观。

而利用数量工具和简单的模型的投资人,能够在价值股和成长股中,寻找出高质量的价值股和高质量的成长股。 在较大的程度上摒弃自身的认知偏差,利用其他投资人不理性的预期差,赚取市场的超额收益。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vUV-S3WgF0_6gr5UcaPAi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17:10:15 | 只看该作者
价值投资策略
开始日期:2017-6-1
起始资金:200000元
现有资金:236904元
实盘净值:1.1845
持有股票:金地集团(600383)
今日操作:无
(温馨提示:本实盘只为跟踪策略所用,请勿跟随,否则自负赢亏)


今年盈利1.52*1.1845=1.8005,80.05%,实现了自己年初设想的目标,现在放弃了次新股策略,以后很难有暴利的收益,自己心态放好。
价值投资策略今年理论收益34.20%,至年底大概还有8.7%左右的收益可达到平均收益45.88%,感觉实现概率还是蛮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17-9-15 12:18:56 | 只看该作者
价值投资策略
开始日期:2017-6-1
起始资金:200000元
现有资金:239148元
实盘净值:1.1957
持有股票:华夏银行(600015)
今日操作:卖出金地集团,买入华夏银行
(温馨提示:本实盘只为跟踪策略所用,请勿跟随,否则自负赢亏)




点评

哥们,金地好像刚要上  发表于 2017-9-15 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19:48:46 | 只看该作者
伟大投资者的10大特征 你有几个?

瑞信董事总经理、全球金融策略首席Michael J. Mauboussin值其在华尔街激荡已满三十年之际,特地撰写了一篇特别版报告,将其过去三十年来总结的伟大投资者的十个特征与投资者共享。在这10大特征中,你有几个呢?
1、对数字敏感
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必须要对数字敏感。虽然投资决策中很少涉及复杂的计算,但成功的投资者具有对数字和概率的“感觉”。
对数字敏感的重要体现之一,是理解财务报表。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伟大的投资者对报表驾轻就熟,因为报表向他们展示了一家公司在过去和未来的表现。
熟稔财报的目标有两个,第一个是将财报的枯燥数字转换成体现公司价值精要的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熟稔财报的第二个目标是理解公司战略与价值创造间的联系。
2、理解价值(自由现金流的现值)
过去三十年金融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头看看投资领域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最终会发现多数东西都变了。上市公司的半衰期大约是10年,从足够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可投资的公司如走马灯般在切换。然而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后的现值决定了资产的价值,不管是股票、债券还是房产莫不如是。当然评估现值对于股票投资者而言更为困难,因为价值中的三大要素:现金流、时间和风险在股票投资中都是由预期决定,而相较之下,债券投资中的现金流和时间因素都是由合约事先规定好的。
3、正确评估公司战略(即公司如何赚钱)
这一能力有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        微观方面,伟大的投资者对公司如何赚钱有深层的理解,他们会细看整个公司的经营。
·        宏观方面,是对公司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理解。只有有竞争优势的公司才可能赚钱,其竞争优势在财务上的体现就是,投资回报率高于其投入资金的机会成本。
伟大的投资者理解所投资的公司在产业中的独特地位,被投资的公司最好具有能够防止竞争者持续进入的“防御性优势”,这种优势的可持续性是公司估值的重要考量。
4、知道真正该比较的是什么
比较在投资世界中俯拾皆是:股票与债券比、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比、价值股与增长股比、一只股票与另一只股票比,投资者们每天都在做各种比较。
但真正区分一般投资者和伟大投资者的,是会不会比较基本面和预期。公司的未来表现,销售增长、营收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等方面反映了公司的基本面;而预期是市场目前对于公司未来表现的集体估计,直接体现在股价中。
要在市场中赚钱,就必须能够识别出市场预期定价中的“错误”。多数投资者都不具备这个能力,因为多数人的投资行为是基本面向好追买,基本面变差杀跌。所以伟大投资者独特的能力在于,不仅理解基本面和预期是两回事,而且还能通过比较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5、用概率来思考
投资是一门概率艺术。伟大投资者整个的思维框架是建立在概率上的,并在市场上寻找价格与概率错配所产生的投资机会。
虽然投资结果很重要,但是伟大投资者的关注点更侧重于决策过程,因为好的结果不代表决策过程优异。因为概率的存在,好的决策有时也会带来坏的结果,而坏的决策也会带来好的结果。但长期来看,如果拥有正确的决策过程,即便时而出现坏的结果,投资的“总成绩”也会令人满意。因此,学会将主要精力放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并接受偶尔不好的投资结果至关重要。此外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和投资决策数量来让概率发挥作用。
伟大投资者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他们清楚正确和错误的次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次正确时能带来多少收益(减去错误造成的损失)。这又是反“人性”的,因为人性是厌恶错误和损失的,但伟大的投资者摒弃了“人性”,不关注对错,只关注手中投资组合终值。
6、更新自己的观点
观点是有待验证的假设,而非一成不变的原则。
多数人喜欢一直保持自己的观点,即便事实已经开始证明这一观点可能已经“失效”。因为人与生俱来具备保护自己的观点的“偏见”。为了保护自己的观点,多数人倾向于寻找可以印证自己观点的事实(同时忽略不利的信息),或将中性事实向有利于自己观点的方向理解。这种保护观点的行为阻止了对事件的不断思考,并避免根据新的变化做出行为上的改变。
但伟大的投资者与人性的偏见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主动寻找与自己观点向左的信息、观点和事实,并在有确凿证据证明自己观点错误时,果断更新自己的观点。看似容易的行为,实际上常人难以做到。
7、理解行为偏见的存在
避开行为偏见的能力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是后天的有意训练,最后一部分是从环境中习得的经验。伟大投资者对偏见的控制能力高于普罗大众,他们积极学习这些偏见并想方设法来管理它们,并在投资环境中不断磨练。
8、区分信息与影响
价格本身在金融市场中就是非常有用的信息,代表了对于未来公司表现的预期。然而投资活动本身并不是一门严格的科学,它本质上是一项社会活动,因此价格承担了信息和影响的双重职责。以历史上发生的互联网泡沫为例,随着科技股价格上升,相关投资者享受到了纸面财富。但这种现象会对还未购入科技股的投资人产生了影响,让其中的一些人“经不住诱惑”而跟买。这对股价会产生“良性循环”。所以当时科技股的飞速上涨并不是因为投资者对于公司前景的疯狂信心,而更多的是受众人怕错过赚钱机会心理的驱使。
但伟大的投资者有抗拒这种影响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社交上体现为,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这又是“反人性”的特征。很多优秀投资者确实展现出这种矛盾:投资决策非常优秀,但在生活社交层面却让人头疼。
成功的投资者在制定策略时会综合考虑不同观点,然后最终形成一套合理但与众人共识不同策略。众人在多数时间里是对的,但一旦发生错误,要做出与众人“对赌”决定,需要极其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9、深谙头寸大小的重要意义
一般投资组合的建立要经过以下过程:
·        首先明确策略执行方式(在一个固定阶段内一直持有直到实现最大盈利还是连本带利滚动下注);
·        然后寻找投资机会组合(是一组短期机会还是一组长线机会,或兼而有之);
·        最后再考虑组合所需要面对的各种约束(流动性、投资期内可能出现的现金支取和杠杆等)。
只有完全回答完以上三个问题才能有效地分配头寸。长期盈利的投资者与一般投资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理解合理分配头寸与识别投资机会对长期盈利而言同等重要。
10、阅读
每年哥伦比亚商学院都会送学生到伯克希尔所在地奥马哈与校友巴菲特“聊一聊”。他们回来后我都会问一下他们的收获。几乎所有学生都有些难以置信似地说,伯克希尔的大佬们建议他们每天至少读500页的书。
芒格说他最喜欢的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成功来自于好奇心、专注力、执着心和自省,而自省是指能够改变自己固有想法的能力。”阅读可以说凝聚了以上成功要素的精要。芒格接着说道:“在我认识的成功人士中,没有一个不是坚持阅读的人。”
而伟大投资者一般有三个主要的阅读习惯。
·        首先是将阅读放在重要位置。巴菲特称自己每天80%的工作时间都在阅读。
·        其次,阅读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仅局限在商业和金融领域,而是让自己的好奇心来决定阅读内容。因为其他领域的想法或信息有时在不经意间就能变成很好的投资参考。
·        最后,阅读时持批判性思维,找出你与作者持有的不同观点经常思考和对比与自己想法不同的观点,可以保持自己头脑的开放性。
研究发现,成功人士的阅读目的更侧重自我教育,而非娱乐。阅读对于投资者而言尤为重要,因为投资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和想法,才能不断找到盈利机会。
(本期编辑:华松)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15:05:01 | 只看该作者
价值投资策略
开始日期:2017-6-1
起始资金:200000元
现有资金:240139元
实盘净值:1.2007
持有股票:华夏银行(600015)
今日操作:无
(温馨提示:本实盘只为跟踪策略所用,请勿跟随,否则自负赢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9:05:49 | 只看该作者
本文转自网络,作者黄铁鹰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著有《海底捞你学不会》等书。
我所亲历的5次泡沫破灭
(一)1987年香港股灾:千万富翁变街边小贩

1986年,我在深圳见到了十几年没见的小学老师。他是出生在印尼的广东华侨,上个世纪50年代他刚从雅加达大学金融系毕业,响应祖国号召,同一大批东南亚华侨的知识青年跑到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于是,他成了我在长春市小学读书时的语文和数学老师。

经历了中国的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这个老师从爱国青年变成了三个孩子的父亲。为了孩子能吃饱饭,1977年他带着老婆和孩子来到香港。不愧是学金融的,他先从建筑工人开始,几年后就开始自己在家里装电子表往大陆卖,后来深圳开放了,他跑到深圳办了手表厂。

在深圳第一次见面,他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深圳(香港)环亚电子集团公司董事长,他在深圳的工厂有一千多名工人,是深圳当时最大的电子厂之一。

之后三年,我们没再联系。1990年我在香港油麻地逛街,突然听到一个很熟悉的声音:十元两件啦!十元两件啦!我一回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我的老师站在三轮车上在大声叫卖日本的二手衣服。

怕他尴尬,更怕自己尴尬,不知怎的我没敢上去跟他打招呼。正在犹豫,突然有人大叫:“走鬼啦!”只见我的老师和其他几个同样卖东西的人,像疯了一样把衣服用任何人类都想象不到的速度塞进包里,推着车子跑了。原来是市政管理人员来了,香港无照小贩专门请人给他们把风放哨。

从油麻地回来后,连忙找名片给老师打电话,所有电话都不通了。第二个星期天我又去了,那天没市政的人来,老师的生意也很冷清,我鼓着勇气上前跟他打招呼,本以为他会尴尬,可是老师毕竟是老师。老师跟我说:“我破产了,现在只能做这个生意了。见到你真好,如果没事陪我聊聊天。”

我问:“那么大的工厂,怎么破产了?”

老师说:“嗨!都是一个贪字。(19)86年香港股市疯了,我看不少人赚钱,我这个学金融的虽然知道股市风险大,但还是忍不住进去了,结果越炒越大,最多一天赚一千万,我把工厂也抵押给银行借钱炒股,哪承想(19)87年股灾一来,我的资金一下子转不动,房子和工厂都给了银行。”

我问:“师母怎么样?”

“她现在在新蒲岗的一件制衣厂剪线头,我们还借了一部分私人钱,这个钱总是要还的。好在这是香港,人只要勤劳就饿不死;只要饿不死,总会有机会。这就是人生。”快60岁的老师说。

老师永远是老师。从此,我明白了香港人说的:“马死落地行”是什么意思。

1987年的股灾是香港人经历的第一次股灾,那是由美国股灾引起的。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一天跌了22%,年轻的香港股市一个跟头倒下了,连关了四天市,当香港股市重开后,香港股民的钱少了三分之二。有一大批香港股民像我的老师一样破了产,其中大部分人永远也没有机会再回到股市。

(二)1992年日本股灾:跳楼的野村证券员工

1990年,我到日本公出,顺便去日本最大的证券公司——野村证券参观。由于当时日本股市和楼市如日中天,股市比2007年中国股市还火,市盈率到了100倍,一些日本和世界的经济学家纷纷说,传统经济理论对日本不适用,日本正在创造新的经济规律。日本房地产更是不可一世,一个东京市的地价就可以买一个半美国。

日本商人在全世界可牛了,到哪儿都像阔佬逛菜市场,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于是,日本人买了美国金融帝国的象征——洛克菲勒大厦,买了美国电影的象征——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买了加拿大的森林,澳洲铁矿,香港最贵的房子,日本女人买了70%法国生产的LV手袋,日本男人成群结队飞去泰国打高尔夫……

接待我的是一个野村证券的年轻经理,他把我送出野村大楼时,站在大厦旁边的台阶上,指着那座新落成的60多层的花岗岩大厦,不无骄傲地说:“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经济,这个大楼里储存着全球客户的经济数据,野村证券为了保证这些信息的安全,在这个楼下100米处有一个发电站,它可以保证野村证券在世界上发生任何事情都能正常运作。”

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到了1992年日本经济就不能正常运作了。日本股市从33000点,不到两年跌到了11000点。房地产更是一落千丈,1990年还能买一个半美国的东京,1993年竟然连一个纽约都买不起了。

于是,日本企业纷纷从海外抽钱回国救急,不仅把洛克菲勒大楼折一半价卖回给美国人,还把日本好几个大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卖给了外国人。

1995年,那位接待我的野村证券经理到香港出差,我请他喝酒,他很沉重地告诉我:现在日本企业自杀的人很多,特别是证券界,他手下一个前年才从早稻田毕业的人上个月跳楼了。电视台现在最热门的电视节目是教人们如何省钱,比如教家庭主妇如何用烧饭的余热煮鸡蛋。

那一段时间,香港大街上的日本游客少了,到高档餐馆吃饭的日本商人也少了。“经济泡沫”这个词第一次在我脑袋里有了真实的感受。从此,这泡沫就经常跟着我了。

(三)1997年香港股灾:给华润做了十年义工为负资产的女秘书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了,香港哀声一片。本来1997年上半年形势还好好的,楼市股市不断创新高,人们排着队去酒楼吃饭。我们公司开发的一个楼盘卖楼花,买房的人需要前一天晚上去排队。国内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歌星为了走后门买我们的房子,陪我们唱了一晚上卡拉OK。

我公司两个秘书近水楼台先得月,不用去排队,每人花80万港元交了三分之一首期,买一个单元,可是房子还没住进去,泡沫就来了。楼价一口气跌了三分之二,这两位小姐那几个月脸色难看得很,眉头之间总挤出一个大疙瘩。原因是她们把已交了80万首期的房子白白送给了银行,为什么?因为市场上同样的房子,只值90万;如果她们继续执行当时买楼的合同,每月供银行贷款,就要再付160万。

那个还不大懂香港规矩的明星火急火燎地找我退房,我说:“你看到门外那两个小姐吗?她们是我们公司的秘书,在这个公司已工作10年。她们跟你一样,也买了公司的房子,因此她们这10年算给公司做义工了。”

我看大明星有点不明白,就解释说:“她们工作10年,除去吃喝也就攒了80万,交了这套房子首期后,什么都没剩下,可是现在房子又没了,这不等于白白给公司干了10年。如果能退房,她们早退了。你没看这几天报纸讨论吗,很多人买了李嘉诚的房子,现在变成负资产。

有人说在这种特殊时期作为香港首富的李嘉诚应该网开一面,不要再追这些负资产的人所欠的房子余款了。你猜这位首富李先生怎么说?他说:香港是个重合同守信用、风险自担的社会,你没看到金融泡沫只能自认倒霉。如果这个泡沫不破,你的房子赚一倍,我也没理由跟你分利润。”

(四)2000年互联网泡沫:3亿元变成3千万

亚洲金融风暴还没过去,互联网又来了。1999年末和2000年初,全香港的商人都好像疯了。这次不同于以往,越是大商人越疯狂,不管是搞地产,还是搞百货;不管是生产电子,还是生产水泥的;不管是办学校的,还是开夜总会的;总之全同互联网干上了,纷纷办起了网站,注册了名字带有cyber.com、information.net的公司,纷纷向那些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生发出高薪聘书,纷纷与IT公司联姻。

我当时打工的华润创业自然也不能免俗,虽然公司每年有十几亿净收入,但因为同互联网没有关系,股价还不如一个刚创办两年的互联网公司。股东不干了,说:如果你们再不进入IT,就要找人收购。

于是,我们只能绞尽脑汁往互联网上靠,先是付了一笔天文数字的咨询费,请世界最大的咨询公司出主意,可是那些从美国飞来的高级脑袋除了给我们写了两大本资料外,任何问题也没解决;其实他们也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不是互联网里的虫,我作为公司总经理当时连发电邮都不会。

可是商场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游戏。当时许多如雷贯耳的经济专家都说:互联网技术会创造一个全新的经济,谁跟不上,谁就会被淘汰。想想看,谁不害怕呀?于是,我们也拼命想找一家美国技术公司“结婚”。经过投资银行的介绍,美国一家大公司的副总裁来香港,期间可以跟我们谈谈。

可是时间约到早上8点,这在香港是非常罕见的商务会谈时间。我当时有点纳闷:看来互联网的人就是不一样!第二天早上,7点50赶到人家香港分公司,一进接待室我差点晕了,原来在我们前面已有两批人,一批人正在会议室里同那个副总裁谈着,另一批人还在会议室里等着。8点45分,轮到我们,30分钟谈完,结果不用说了。

2000年初正当我被互联网搞得晕头转向时,一个朋友找到我,他与一个美国基金创办了一个互联网公司,在香港买了一个上市公司的壳,市值一下子升到200亿。他请我加盟。我说:我可不懂互联网。他说:你只要懂上市公司运作就行。

于是,他开出了我不可拒绝的条件——3亿元的公司股票,外加7位数的年薪。做着亿万富翁的美梦,我在新公司上班了。可是上班的第一个天,互联网泡沫破了,第一个月我的3亿元变成2亿元,第二个月变成了1亿元,第三个月……我的股票变成3000万,而且有行无市了。

(五)2008年中国股市:“基金经理都是骗子”

互联网泡沫灭了。中国雄起了,进入21世纪后,雄起得不得了。中国转眼之间成了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世界第三大经济发展国。2007年中国这头昏睡的狮子,终于彻底醒了。

深圳的楼市开始超过香港的新界,上海北京的写字楼也开始赶上纽约,开户炒股的人到了1亿。于是,一下子创造了世界第一大银行、第一大石油公司、第一大房地产公司、第一大保险公司……这一年全世界500强排名乱了,因为那些老牌500强纷纷被突然变大的中国公司挤出去了。

中国商人在世界上开始扬眉吐气了,腰里揣着大把钱,也能想买谁就买谁了。于是,中亚和非洲的油田,拉美的铜矿和铝矿、澳洲的铁矿和煤矿频频被来自中国的买家问价。澳洲有些人小心眼,看中国人要收购澳洲最大矿业公司,竟以会威胁本国民族经济给否决了。

2007年世界经济的焦点放到了中国,全球的经济天才都在讨论中国股市和楼市,一派说泡沫太大了,另一派说中国正在改写世界经济,潜力远远还没发挥出来。

可惜世界经济还没改写完,美国那边次贷泡沫又碎了。中国股市进入2008年,少了近三分之一。记得2007年9月我回长春度假,碰到我母亲一位老同事。一个当了一辈子会计的75岁老头,成了中国第一代“基迷”。他把报纸上所有有关基金的报道用剪子剪下来,钉成三本半大书。他把家里所有闲钱都买了基金。

我问他,现在买股票是不是风险太大?老头说,他买的不是股票,是基金,基金是由金融专业人士管理、抗风险能力最强的综合投资工具。他刚买的qdii是走了银行后门才买到的,现在不到一个月就赚了5%。

春节后母亲打电话告诉我:老头投到基金的20万元,只剩了10万元,现在有些精神不正常。老伴治病需要钱,他捂着就是不卖,整天到银行管人家要钱。见谁跟谁说:基金经理都是骗子。

后记

我是1955年出生的,以上是我活到现在亲身经历的经济泡沫。其实,所有学经济的人都知道人类历史上这样的泡沫比比皆是,比如:19世纪英国的南海金矿泡沫、荷兰的郁金香股票泡沫,20世纪初的美国铁路泡沫、造船泡沫、杠杆并购和垃圾债券泡沫……

让我奇怪的是:人类怎么一点都没有学聪明?尽管每一次泡沫都有过去的影子,可是人类还是一次次重蹈覆辙。诺贝尔经济学奖快有一个世纪了,那么多聪明过人的脑袋得了这个奖;卫星在万里的星空中,能算出你把钥匙藏在家门口的第几块砖头下;人类也能把羊变成人,怎么人类就是不能避免这些如此相似的泡沫?

今年我正好六十岁,我相信我找到了答案——人类在科学上能传承和积累,因此,人能把人送到月亮上;但人类在智慧上不能传承和积累。我认为“以史为诫”和“读史明志”对人类不灵,人类不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就像公元前欧洲种族之间的屠杀在二战犹太人的集中营依然上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反右”和“文革”中变本加厉一样,经济不论发生过多少次泡沫,泡沫还会再发生。

因为人类就是人,人类就是由每一代的你和我组成的。尽管我们的父母都会告诫我们,不要玩火,火会烫手!可是有哪个人没有被火烫过?!人只有被烫过,才成熟;人成熟了,就是离开舞台的时候了;舞台永远是新一代人玩火的地方;每一代人只能从自己的经历中长大;每一代人都要创造自己的泡沫和体验它的破碎。

这就是黑格尔说的:历史能给我们提供的惟一借鉴,就是我们从历史不能得到任何借鉴。

有人可能说:经济泡沫中损失的是不太懂经济的大众,经济领域的专业精英——经济学家、银行家、基金经理……他们应该能比一般人更早知道泡沫的,从而更多地避免损失。可是大量统计研究证明:这些精英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在预测泡沫的水平上一点也不比老百姓强,因为他们在股市中的平均收益同股民大众一样,他们比普通股民惟一多赚的只是手续费。

难怪诚实的格林斯潘说:“泡沫是很难确定的,除非它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15:22:01 | 只看该作者
价值投资策略
开始日期:2017-6-1
起始资金:200000元
现有资金:237323元
实盘净值:1.1866
持有股票:华夏银行(600015)
今日操作:无
(温馨提示:本实盘只为跟踪策略所用,请勿跟随,否则自负赢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炒股的智慧网   

GMT+8, 2024-11-24 17:54 , Processed in 0.03634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