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炒股的智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职业炒手一定遵守交易纪律(再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20:0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从有了资本市场,人类就多了一个无形而残酷的争夺利益的战场,各种关于如何在这个战场作战的理论也就应运而生,正统的如学院派、基本分析派和技术分析派,边缘的如混沌理论、星象理论、周易八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市场实战交易者尊重并也曾沉湎于这些理论,但现在更看重对市场语言本身的解读与感悟。

    为什么那么多人沉湎于股市?难道全部是受金钱的诱惑?不!潜意识地陶醉于人类赌性本能也是很多人滞留于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追求刺激、惧怕无聊、盲目自信、屡败屡战等赌性特征是人性使然,而几乎天天波动的日间杂波确也提供了很多貌似可以“行动”可以“赢利”的机会,于是,受制于本能的赌性,很多交易人只是将自己的精力和热忱放在希望能够迅速获利的侥幸心理上,对真正冷静地观察市场,对如何建立能够确保自己稳定赢利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投资心理反而关注不多,并往往频繁地情绪性地交易而很难耐心地等待“进退有据”的入场和出场时机。难怪交易大师威廉姆斯说:“我对交易的艺术的兴趣,远远超过对最近一两笔交易本身的兴趣”。

    华尔街的大炒家杰西-利物莫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赌博和投机的区别在于前者对市场的波动压注,后者则等待市场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场中赌博是迟早要破产的”。多年前,就已经把这句话贴在自己用于交易的电脑上!

    在市场,碰到最多的问题是诸如“能涨到哪里去”或“能跌到哪里去”此类的疑问,这些问题或许是不经意地提出的谈资,或许是认真地求索的课题,却常常在实实在在地强化着人们的一些思维,即:市场的未来到底会如何?如何预测或猜测的未来?现实生活中乐此不疲地探询这类问题的人也如过江之鲫,常常听到有人为某次对市场正确的猜测而引以为豪。这是非常正常也非常可以理解的思维,为了探询和猜测市场未来趋向的奥秘,自己也不时对市场的未来进行一些猜测,也曾研习过从易经八卦、紫微斗数到混沌理论、神经网络、从星相假说和周期假说到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乃至正统的宏观经济预测等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关于预测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对猜测市场的走向多少都有帮助和教益。但职业炒手早已不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对这类问题的探询上。

    职业炒手更应该做的工作是“识别不同的市场态势,根据不同的市场态势制订不同的交易计划,并以严格的纪律来执行交易计划”。因为,且不去讨论人类是否有能力精确预测未来这一哲学命题(道氏理论就认为“日间杂波”是不可预测的),单就“风险管理、心理控制”等这些成功投资的重要因素而言,后一种思维方法会使人们对市场和交易考虑得更为周全,而从自己的交易实践来看,若根据前一种思路进行交易,投资成绩可能起伏波动很大,而后一种思维方法所指导下的交易则能够持续稳定地赚钱。

    职业炒手常常告诫自己,在市场好的时候一定要勇猛果断,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就一定要谨慎小心。鲁莽和胆怯都不应该是职业炒手的性格。

    预测未来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预测市场是投资人的自然欲求。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市场直觉和感受后,人们是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市场趋向的。但市场经验告诉人们,要持续稳定地赚钱的话,还是要更多地讲究“在不同的环境下做适当的事情”,换句话说,“识别不同的市场态势,根据不同的市场态势制订不同的交易计划,并以严格的纪律来执行交易计划”对职业炒手而言是一件比预测市场重要得多的工作。

    正确的投资方法可以有很多很多,但正确的思维方法却应该基本一致。很多投资人,把太多的时间耗费在前者,对更本质的后者却所思甚少!

    见到过很多成功的投资人,他们尽管风格各异,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具备“每逢大事有静气”和“进退有据”的心理特质。或许,在资本市场成功,与在别的领域取得成功相比,有着不同的成功哲学。我们该形成自己什么样的投资哲学呢?

交易的本质是什么?作为一个交易者,对交易的信念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价值发现论者会说,交易的本质是投资被低估的xx,即所谓低买高卖;成长投资崇尚者的答案是投资于连年成长的交易品种,即所谓买高卖更高;大众总会盲目追随;图表派试图找出能够持续获利的形态模式;趋势崇拜者一直在不停地嘀咕“趋势是你的朋友”;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的追随者致力于预测市场未来的模样;更有某某英雄之类的充满噱头的江湖骗术,因为迎合了人们追求短期暴富的内在心理渴求,也能如邪教般地吸引一些信男善女。

    是啊,就如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信念在思考和行动着、喜欢着和憎恶着一样,投资人也都是根据各自的信念在进行交易,并常常享受各自信念所带来的赢利喜悦,同时也常常遭遇着各自信念所引致的失败困惑。

    什么才是能够使资金在投机市场稳步增长的交易信念呢?职业炒手的回答是:放弃自己的任何信念,追随市场的信念;放弃自己的任何个人意志,追随市场的意志;放弃任何理论、概念和技巧,根据市场现实的状况厘定分阶段的交易战略、交易策略并据此交易。就如开车,一切都是根据路况和即时的交通状况而定,很少有主观的成见或先验的理论;又如水的行为方式,或潺潺小溪,或水滴石穿,或宁静湖泊,或奔腾江河,或辽阔大海,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形而选择,都安详,都自在。

    亚当斯密说:“当我们身处某种范式时,就很难想象任何其他范式”。而对于市场交易,如果想要追求稳步的资金增长,则要放弃一切主观的成见或希冀,不想自己想要的,保持心灵和思维的弹性,透过市场语言了解市场的状况和市场的结构,倾听市场所需要的,调整自己的内在结构使之与市场的内在结构相融合,如果整个过程中出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放弃问题而不试图强求解决问题,如此,金钱的利益将不是唯一的报酬。

    初入市场者,难免眩目于市场纷纭变化的数据和信息,历练数年后,又会困惑于庞杂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流派。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相似的操作经历和困惑后,人们仍孜孜于各种方法的学习,热衷于追逐市场的每一次可能赢利。这一半是由于赢利可能性的驱动和诱惑,一半则是人类探索的天性和追求完美的本能使然。

    当然,这无疑多少会有一些收益。但是,“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却容易陷入思维的死胡同。这是因为,正如人类不能探寻出世界的所有奥妙,对应于市场,则注定了不可能捕捉到市场的每一个赢利。

    那么,是否要陷入不可知论而停止对市场的探索呢?是否对市场我们就一定毫无作为呢?显然不是。人是有灵性的,“简化,简化,再简化”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好办法。绝大部分大师都是简化的:江恩虽然建立了庞杂的测市系统,但在他最后的著作《在华尔街45年》一书中,真正推荐的只是其简洁的十多条操作规则;众所周知,巴菲特简化到放弃行情报价机,甚至宏观分析,甚至行业分析,而只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索罗斯的“反射理论”,则不过是在对市场基本因素的透彻理解和对投机心理的高超把握上披上了一件艳丽的外衣,其精髓却是简要的;而任何知道彼得林奇常识投资法的人,都不会不惊叹于一代大师的简洁。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大道至简,大音希声”。放弃人类盲目自大的本性,承认自己的局限,不去追寻市场不属于自己的获利机会,干自己能干的事,“简化,简化,再简化”,应该是生存和取胜之道。

    人们一定对自己行为的真正目的了然于心吗?不一定!人们的行为往往更多地受社会思潮或个人习性所支配。

    交易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持续地稳步赚钱!可是,认真观察投资人的交易行为时,不难发现,交易行为已经出现异化,他们已经迷失了自己的本来目的!

    人性喜欢齐全而厌恶残缺,请试一下,信手画一个圆而留下一点缺口不画完,是不是没有把那个缺口完全补上的话心中就隐隐有点不舒服的感觉。主观上的这种“ 求全”意愿或许构成了人们对自身目标追求动力的一部分,但有时候,“求缺”思维却可能反而能够更顺利地达到目标。

    是不要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只是已经了解到,现实世界中,花不开月不圆是一种更经常的客观存在。甚至,“缺”简直就是一种美的境界,那由“天残地缺”而生的“女娲补天”美丽神话,那文人墨客谈心论性的“求缺斋”,那中国古建筑史上匠心独运的“求缺阁”等等。“缺”的境界和“求缺”的思考,离现实更近一点,离空想更远一些。在市场交易中,也要善用“求缺”思维,放弃“求全”理念。

    如果善用“求缺思维”,又怎么会在市场频繁交易而盲目追涨杀跌结果却走了更远的路呢?如果善用“求缺思维”,又怎么会为了卖一个最高价而迟迟不愿意出手最后反还被套呢?如果善用“求缺思维”,又怎么会为了追求一只更“ 黑”的“黑马”而不惜去冒极大的市场风险呢?更重要的是,如果善用“求缺思维”,还可以省却很多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烦恼,使思维更加清晰而简洁,不致于被繁杂的市况引致混乱,市场交易也从此不再单纯是一个牟利的工具,开始变为一种享受和乐趣。

    真正的圆满只存在于理念之中,喜欢完美的同时也开始欣赏残缺吧!因为爱圆月,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啊!如此,人生在世哪一刻又不美好完美?哪一刹又不该感激欢欣呢?

    投机成功的最本质要求是什么?五花八门的投资理论和汗牛充栋的投资书籍都给出了各自的回答,但最终确实令人感到理论的灰色和苍白。感谢长期实践、磨练和洗礼,伴随着从跌跌撞撞跋涉到持续稳步赚钱的历程转变,逐渐得到了自己的感受、信念和答案:“战略上顺市场心理,战术上逆市场心理 ”。

    战略上顺市场心理,能够抓住一些战略性机会且规避一些大的风险,使整体思维更加清晰,使交易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战术上逆市场心理,能够把握更多的交易机会,使交易更加精细,使对市场的了解更加深刻和细微。前者是制胜的理念和前提,后者则是将这个理念转变为现实赢利的具体路径,两者相得益彰,就能够在市场处于不败之地,并持续稳定地赚钱;前者是任何交易者不可违背的戒律,后者则要求使用者必须达到和市场融为一体“无为而制胜”的境界。

    由于迷失了自己的本来目的,有的投资人就自觉不自觉地将交易行为异化为“科研”。不止一次听到某些“高手”吹嘘他们的一些完美交易,如如何买在最低价卖在最高价云云,但当和他们深入交流时,发现他们陶醉的是一种研究和预测的游戏,他们或根据市场历史的现象归纳出某些“模式”、或根据某种理论猜测市场进一步的趋势变化。他们忘记了,如果要达到持续地稳定地赚钱这一他们来到市场的真正目的,更重要的工作应该是:识别不同的市况,并根据不同的市况制订不同的操作策略。因为,“模式”的有效性或“理论”的适应性是会由于市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市况的识别和策略的制定才是永恒的。

    由于忘记了自己交易的本来目标,有的投资人就自觉不自觉地将交易行为异化为“搏彩”――只要有一点希望,就全然不顾的冲进去,而全然忘记了与赢利相对应的两个字――风险!因为将持续地稳步赚钱这个目的抛在脑后,所以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对自己交易的风险收益比进行认真评估。

    既入市场,人们都希望赢利并有所作为,但为了更快地有所作为,人们又往往选择了不停地行动、行动、再行动。随手翻开近期的专业证券报刊,诸如“如何在调整市道中选择强庄个股”、“调整市道投资激情个股选择”等充满诱惑性标题的文章不时可见;信手打开电视财经频道,“抛开大盘炒个股”等看似颇有魅力的鼓噪随处可闻。殊不知,这类想法固然迎合了人性中的某些本能成分(人们总是易于相信自己乐于相信的事情),但在市场更常见到的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人为了走一条捷径,按照这种思路交易,实际上却走上了弯路。

    行动多并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时什么也不做可能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且不说“有所为有所不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的古训,也不说常常发生的“一动不如一静”的真实故事,就是华尔街早期的成功大炒家埃德温-里费弗也说过:“盲目而频繁的交易是造成华尔街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即使在专业投资者中也是这样。但我必须做正确的选择,我不能草率行事,所以我静等着--”,他还说:“我赚大钱的秘密就是我常常只是静静地坐着 --”。

    过多的行动就是盲动,盲动耗散精神、迷幻心智、磨损金钱。因为盲动主要来自心理的盲区,减少盲动的办法也就主要从调节心理盲区契入,归纳起来,大致有三:

    一是调整对行动的看法,行动多并不一定就是勤奋,行动多并不一定就能够更快地达到目标有时,什么也不做是一种更好的生存状态;

    二是调整对待机会的态度,人们常常认为应该尽可能多地去把握机会,但在专业炒手的心中,想得更多的却是“只去把握自己能够把握的机会、只去捕捉对自己赢面大的机会”;

    三是要学会享受孤独,很多行动不过是人们害怕无聊而制造出来的,“什么也不做就有无聊感”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

    奔腾的江河是一种美,静静的湖泊也是一种美,它们之间的差别是产生它们的不同环境所造就。根据客观环境而不是心理盲区行动,常常静静地感受市场而什么也不交易是一个专业炒手的基本素质要求。

    真正的市场高手,一定不拘泥于使用什么技巧,也不迷信什么政策、理论、技术和消息,他们追求的是对市场群体心理的高超把握和自己个体心性的全然了悟。抛开束缚,方能潇洒自如!

    在投机市场,最重要、最容易被人忽视、最难以真正做到的是“交易纪律”!为什么交易纪律最重要?因为交易纪律是在市场生存的基础保证:对于交易员,交易纪律就象汽车的刹车、飞行员的降落伞、海轮的救生艇,关键的时刻能够使你控制风险并保住性命;对于交易员,交易纪律还是真实的监管者,使你严格执行自己的交易计划,不至于被盘中眼花缭乱的“日间杂波”所迷惑而情绪性地进行交易。

    为什么交易纪律最容易被人忽视?这是由于价差收入取得的表面特征使人们产生的心理误区所致:价差收入取得的前提是头寸方向和价格趋势变化的一致性,于是,人们当然认为对未来价格趋势的预测是交易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环节,人们也就自然地将绝大部分甚至全部注意力放在对未来价格趋势的预测上,殊不知,预测本质上只能是一种概率的游戏,优秀的预测确实可以大大提高胜算,但十次交易九次预测正确却最终亏损的交易者的亏损原因就在于,没有交易纪律对亏损的那笔交易进行风险控制,主要原因还是交易心理包括交易纪律之类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好。

    为什么交易纪律最难以真正做到?因为交易纪律常常是和人性相矛盾的:追求个人主观意愿、依个人情感行事而不愿意有所束缚是人性使然;潜意识中认为自己个人机巧的作用可以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可以做对别人是纪律的事或者对自己的交易行为总是心存侥幸等本质上的自大心理也是人之常情;做事情只考虑好的一面,对不利的一面本能地不愿意承认、不愿意考察的“驼鸟心理”也确实能够使人获得心理愉悦或心理麻醉;市场短线波动的一些随机性特征使交易纪律的执行似乎失去一些“市场机会”的表面现象也确实足以使人迷惑甚至后悔,殊不知,交易纪律才是交易员最重要的法宝。

    一个缺乏基本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没有凝聚力、没有战斗力、一盘散沙的民族;一个纪律约束甚少的公司一定是一个内部管理水平低下、无法持续赢利的公司;一个对基本的戒律都无法遵守的修行人,也肯定无缘体验到定的快乐和慧的欢欣;一个忽视交易纪律、不能很好遵守交易纪律的交易者,则一定不能持续稳定地在市场赚钱!

    交易纪律能够确保不进行有极端风险的交易,能够避免沉沦于不利交易中而不能自拔,能够使交易计划真正得以贯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能够令人可以更安详的心态进行交易,从而具有更好的交易心理并因此具有更好的判断能力和市场感觉--交易纪律是交易员在投机市场生存的基础、持续稳定赢利的保证。

    职业炒手一定要让交易纪律进入血液、深入骨髓,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如此,面对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的市场,就可以毫无恐惧地注视着、微笑着。

    决定一个炒手交易绩效的最本源因素是什么?是其内在心理结构!内在心理结构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和人的行为个性。对于市场交易,正是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分析模式、投资理念,正是人的行为个性决定了其交易方法、操作特点,而分析模式、投资理念、交易方法和操作特点等当然共同决定了其交易结果的好坏。

    改变交易绩效的最根本办法是什么?是改变内在心理结构并做到“心能转境而不被境所转”。现实生活中,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常常能消除一场可能的争吵,一个发自内心的宽容常常能缓解一个可能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仇恨--投机市场上,当开始明白聚集金钱只是生活目的之一,甚至只是一种追求心灵自由所附带的自然结果时,就会更有耐心地等待市场时机而不至于情绪性地频繁交易。当开始真正明白,可能的些许金钱损失,可能的偶尔套牢烦恼,只不过是炒手漫长人生长河中不可避免的小浪花时,性格会更豁达、心境会更开朗,对于价的走势,慢慢地,自然会因此具有更开阔的视野,会突然发现,不再为市场短线的杂波所困绕。

    如何改变内在的心理结构?先哲们的探索使得改变内在心理结构的法门可谓多如恒河之沙,但对于职业炒手最现实的选择却主要只有两个:

    一是要将交易视为整体生活的一部分,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就能规划好自己的交易,温暖家庭的沐浴、青山绿水间的放浪、老刹古寺里的沉静、自我禅定中的清明,都能净化心灵、保持健康、减缓压力、平衡生活,从而有助于交易;

    二是要改变对待事物的看法,时刻以乐观和感恩的心情看待世界,不同的心性看待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牛的眼中鲜花也只是野草”,而以美好乐观心态看世界的炒手,性情一定更豁达,也更有耐心静静等待市场出现有利的时机。

    境由心生,对心灵的追求就是对投机之“道”的追求,有先哲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还有先哲说:无法与井底之蛙谈论大海,是因为它未曾离开过自己狭小的生活空间;无法与秋蝉谈论冰雪,是因为它只有短暂的生命;无法与骄傲自满的人谈论人生智慧,是因为他已经关闭了接纳智慧的大门。内在心理结构是决定交易绩效最本源的因素,就如“工夫在诗外”,决定交易结果的最根本因素也在交易之外。摆脱羁绊,消除妄想,顺其自然,是交易的境界,更是心灵的境界!

    市场分析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识别市场趋势,即识别市场运行的大方向(趋)及主导这种大方向的力度(势)。“顺势者昌,逆势者亡”,这一事物运行的一般规律在投机市场的风云变换中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且不说国际期货市场上著名的亨特兄弟逆势操纵白银而破产,也不说原万国证券逆势建仓国债期货而溃败,单是深沪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就使得诸多的大机构摇摇欲坠。

    如何才能识别市场趋势?既然市场趋势和宏观经济时时有时滞和背离,只有正在运行着的市场,其运行的客观方向、客观态势和客观特征等时刻告诉着答案:上升就是上升,下跌就是下跌,多头市场容易赚钱,空头市场容易赔钱。这些平常的实在的客观的真实的感受,在述说着更本质的市场状况。“大道至简,大音希声”,真理就在平常之处。就如阳光其实是维系生命最重要的因素,但因为过于普通、平常和易得,以致很少有人能真正据此而诚心地感激太阳的温暖和造化的关怀。

    识别市场趋势对操作有什么指导意义?能够指导所建仓位的方向和大小!与大趋势方向一致的头寸,相对容易获利,头寸可大一些,持有的时间也可稍长一些,而与大趋势方向不一致的头寸,量就应小一些,持有的时间也就应短一些。甚至,有时尽管预期到市场的某种逆势波动,也可放弃,因为,在投机市场上,一旦逆势操作又不及时改正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就如鱼儿,水肥草丰的时候出去寻食,容易达到目的,不容易觅食而又有所饥饿的时节乱动,就容易被老练的钓鱼人诱捕。

    谚云:“看大势者赚大钱”,先哲说:“取智不如取势”,更有古训“识时务者为俊杰”。是啊,皓月当空,哪里不可以自在地飞翔呢,可是飞蛾却偏偏要扑向夜烛;由于不了解大的环境,由于认识的局限,很多事情在别人看来是钻牛角尖,却也有人乐此不疲,很多事情在以后看来是可笑和荒唐的,可当时却毫无顾忌;对于市场交易,更不要以一时的得失而定结局,更不要以为单凭自己求成之心就能成事,更要善于等待时机,更要善于识别和顺应市场大趋势,就如人生,交易也只是一个过程,并没有终极的结果。

    机会是宝贵的,但在投机市场上,不能为了把握市场的每个可能 “机会”以走捷径,不顾市场的大趋势,而实际上却走了更远、更长、更艰险的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让它自然成熟,假如过于急躁、没有耐心而又不甘心等待的话,就会“欲速则不达”,甚至常常会遭受破坏性的阻碍。成功者可能各具特点,但一定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都有不同凡响的耐心,看到过狮子是如何捕猎的吗?它耐心地等待猎物,只有在时机及取胜机会都合适的时候,它才从草丛中跳出来,成功的炒手具有同样的特点,他决不会为炒而炒,他耐心地等待合适的时机,然后才采取行动,索罗斯就将自己成功的秘诀归于“惊人的耐心”,归于“耐心地等待时机,耐心地等待外部环境的改变完全反映在价格的变动之上”。

    遗憾的是,“交易要具有耐心”,这谁都明白、听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却不容易,这是因为,它和人性中的某些本能因素是相背离的:真正长时期地理性地交易是如此的“单调无味”,出于赌性的本能,新手们就喜欢不顾市场外在条件在市场跳来跳去寻找刺激;市场常常会出现时间不太短的风险大收益小的市场阶段,但“知之不可为而为之”、“要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而总是进出市场“寻找和把握”机会则也是人性的本能使然;外界的喧哗和躁动也在每时每刻地影响着情绪、判断和耐心。

    “春天”才是播种的季节,无论多么喜欢花,也不能在冬天就将种子播入土地,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必须耐心等候,耐心等候到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环境。耐心,看视平凡,却是一种伟大的品质!它使心浮气躁者变得清凉,它使忿恨不平者得到温馨,它使烦恼痛苦者感到舒畅,它使心灰意冷者受到鼓舞!没有耐心,在这个充满机巧的人世间,能真正做成什么事呢?

    决定市场走势的最直接因素是什么?是市场的群体心理!那些书本上所宣称的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诸多因素,如宏观经济因素、如重大政治事件、如大型技术走势形态等等,无不是首先作用于人们的心理、透过人心而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影响市场走势的,因为,组成市场的本质上正是参与市场的人们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别的东西!

    人类群体心理的作用力之大是超过人们正常思维的想象的:“武士道精神”作用下绝大部分日本人的疯狂,绝大部分德国人对“希特勒”的“愚忠”,“文革”中中国人的狂热等等。因为无理性、无节制地追求金钱而狂热得将已有幸福断送了的人们;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而被认为“肯定是太阳绕着地球转”的人们狂热地活活烧死。

    群体心理是透过相互感染和相互盲从而自我强化、强化、再强化的:有报导说,一个出身不久的小孩被狼偷走后最后变成了“狼孩”;有科学研究显示,将一个正常人投进疯人院,时间久了也要变疯;在一个牛气冲天的市场,绝大部分人最终都一定会牛起来的,而在一个熊迹毕露的市场,绝大部分人到一定时候也肯定会抛售。

    交易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长远而言,对博弈结果影响最大的不是资金大小、不是消息的多少甚至不是技术的高低,而是在确知自己心性特征前提下对群体心理的感悟、顺应和利用。

    海水本可以是平静无波的,但由于水性善变,风暴等外界的作用就能时常使人欣赏到“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不见”的景色;人的自性本是清净的,但由于希冀或恐惧的本能、喜欢或厌恶的偏好,感官与心识所接受的外界刺激往往也能使人们的情绪处于或狂热、或悲观的不断循环当中;xx本来也是有其内在价值的,但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外界的政策调整、时局变迁和做局诈骗等市场外在环境就甚至能够在人们心中衍生出种种猜测、幻想和期盼,这些群体心理和市场思潮的波动在不断地、周期性地构造着市场的峰谷浪尖。于是,就有旖旎的自然景色、斑斓的社会风云和起伏的市场。

    难怪有人感叹自然的奇巧、社会的复杂和市场的诡秘,也难怪有人却偏偏要说:“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前者是在感叹事物的现象变化,后者是在感叹事物的本性不变!太阳底下有无新东西暂时还不能完全感知,但市场投机心理模式的变化好象并不多。半个世纪以前,美国股市历史上有名的成功大炒家埃德温-理费弗也说过:“纽约股市和战场一样,变换的只是武器,战略却是永恒的”;他还说:“作为交易员,要推翻你可能称之为本能的冲动,在别人充满希望的地方你该害怕,在别人害怕的地方你该充满希望”。

    市场是由人组成的,作为交易员,研究人的因素不无益处!人们易于相信自己乐于相信的事情,同时,他们放任自己的心理,甚至积极主动地被通常投机中的贪欲或恐慌所左右,害怕和希望在心理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因此,作为炒手,对投机者心理的研究,其价值一如既往!

    在投机市场的历史上,没有人能够长时期地准确预测市场的每一次波动,但为什么却有那么多人能够持续稳定地从市场赚钱?答案是:成功的交易者也预测市场走势,但从不与市场行情本身争论,只是客观地根据市场的现实状况作出反应,不会设法去寻找这样或那样的主观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正确的投资方法可能有很多,正确的思维方法却应该是唯一的。有了上面的思考以后,开始对每次交易都制订交易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进行交易。按计划交易受益很多:

    交易计划能够促使在进行一定思考后才进行交易,从而有助于减少随意的即兴的买卖、减少在市场犯错误的概率;

    交易计划有助于以更加中性、更加客观的态度看待市场,从而防止思维的偏向和执著,从而更加灵活与客观;

    交易计划有助于认识到市场的复杂和多变,从而制订出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应对措施,如此,当市场万一出现不利走势的时候,就能够更加从容地进行处理;

    交易计划还能够使处理交易更加果断、更加干脆,有助于减少外在环境、市场杂波和自身情绪对交易的干扰,从而也就能更加冷静和自信。

    股市的实际走势才是作出买卖决定的唯一依据,不能让先入的自我之见左右头脑;当操盘结果不尽人意,并进而对自己有所怀疑的时候,应该这样对自己说:就象赚钱是整个操盘表现的一部分,小额的赔钱也是兵家常事,它并不影响整体操盘技能,每次交易都获利非人力所为,能做到的只能是持续稳定地赚钱;当做得顺手感到有点飘飘然的时候,应该这样告戒自己:操盘只是一个符合概率论的游戏,在顺利的时候要想一想当不顺利出现时该怎么办,要时刻提醒自己,不管现在做得多么好,但总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因此没有什么值得得意的地方,而如果自以为是的话,就很有可能导致犯下不应犯的错误,付出的将是金钱的代价。市场交易本质上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而不是自己与别人、自己与市场的较量。

    要么来源于情感,要么受制于欲望,无论善恶,人们其实都是靠“愿力”在生活着:母亲期盼儿子的成长、商人期盼财源的广进、农夫期盼作物的丰收、军人期盼战斗的胜利。在投机市场,人们的 “愿力”就是赚钱、就是成为赢家。如果人们总是亏损、总是看不到希望,那么又有谁会在市场长期地参与下去呢?能够成为赢家的希望,不停地激励着人们乐此不疲地混迹于市场,相反,为了能够将市场的游戏持续不断地演绎下去,市场本身也会不断地制造各种级别的波动、不断地制造赢家和输家的互换,以便吸引人们继续留在市场之中,心甘情愿地继续参与下去。在熊市市场中,除了“次级逆向波”能够给人们带来赢利的希望外,市场的“日间杂波”更多地担当了这一制造希望和幻想的重任。

    这一方面是因为“日间杂波”总是能够给投资人看到赚钱的希望,能够给投资人诱饵和幻想,其不确定性也能够给投资人一些偶然赚钱的“ 甜头”,让投资人最终不停地参与下去,希望、失望、再希望,无休无止。另一方面是因为投资人无法抛弃无所不能的幻想,一味地追求完美,一味地试图把握市场的所有波动,无法客观地承认自己在某些时候的无能为力,无法在投机过程中间或地追求“无为”。

    “日间杂波”这一概念来自于伟大的道氏理论,道氏理论将市场的运动分为三个级别或三个层次:

    一是主流正向波,俗称牛市或熊市,对主流正向波的把握能够使投资人获取战略性利润或规避战略性风险,与主流正向波相对应的投资策略应该是“买入---持有”策略或战略性退出策略;

    二是次级逆向波,它就是熊市中的中级(次中级)反弹或牛市中的中级(次中级)调整,次级逆向波是市场对主流正向波的干扰。对次级逆向波的识别是投资人获利的现实基础,与次级逆向波相对应的投资策略是“波段投资”策略;

    三是日间杂波,它包含次中级行情以下的全部市场波动,道氏理论认为日间杂波是最无意义的价格波动,具有最大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可人为操纵性,是市场诱惑投资者不断参与的诱饵。与日间杂波相对应的投资策略是短线投资策略。当然,市场实战者在市场实践过程中会感到,日间杂波虽无绝对规律可寻,却能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尽管对这些经验的把握和灵活运用具有极大的艺术性成分,而这种艺术性成分反过来也决定了它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绝大多数投资人所追求的投资策略和投资风格!如何将投资活动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是历代投资大师们所追求的梦想,而在没有解决好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以前,在市场实战过程中,如何控制日间杂波的干扰和杀伤标明投资人专业功底的高低,决定其最终投资成就的大小。

    识别不同级别的市场趋势运动,排除日间杂波的干扰,顺应市场潮流,与市场和谐相处,是每个投资人都面临的课题。“只有谦虚地与市场和谐相处的投资人,才能最终成为市场的真正赢家,那些试图总是不断地不知疲倦地战胜市场、超越市场的所谓聪明人,最终都将被市场教训,迄今为止,无人例外。”

    在一个“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混合的世界”中,人们每作出一项决策时本质上都要有意无意地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度量,最终本质上都要直接承担其作出的每一项决策所带来的结果。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不愿意承担自我行为引致的结果是人性的潜在心理本能 ”,在投机市场,这种潜在的心理本能要么表现为盲目自信,要么表现为权威崇拜(权威崇拜的心理本质其实就是不愿意自我承担责任)。“庄家崇拜”或“机构崇拜”就是一种典型的权威崇拜,有的投资人甚至就是单凭机构的动向来猜测市场的趋势、作出自己的投资决策。尽管机构自有其优势,但历史经验表明,过分“崇拜”机构、迷信机构,危害大矣!

    机构的投资行为受更多的外界因素所制约:由于制度因素和人文因素,机构的业务人员往往存在知识结构、业务背景、思维方式等趋同的倾向。长久地看,这种趋同使机构难以在投机市场中真正取胜,因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股市投资决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学所能单纯涵盖的问题;机构的资金多是融资而来,其市场运作往往压力更大,资金链更容易断裂;机构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难免有很多“灰色地带”,更容易出现政策风险;机构的项目运作往往牵涉人员较多,对项目的干扰因素也就较大,其决策效率也往往较低,对市场的反应就不够灵敏;机构的业绩既有年度的压力,更有其经营层任期的压力,这种压力也制约着某些机构的投资水准。

    机构的投资行为还存在着所谓的“委托代理风险”:是指被委托人的行为不符合委托人最大利益原则和根本利益原则而产生的风险,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有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就必然有委托代理风险,通俗地说,机构投资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风险就是指机构的投资运作人员运作的资金往往不是自己的资金,这些钱要么是委托人的钱,要么是股东的钱,这样其投资行为就不一定符合委托人的根本利益,基金黑幕所揭露出的一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风险。

    机构对行情趋势的判断并不一定都准确,机构投资失败甚至破产的案例比比皆是,每次市场的大幅波动就能够导致一批机构巨亏、重组甚至破产就是明证。开放式基金更是主动在其网站上就其成立以来净值大跌等情况披露问题,底部判断失误仓位甚少而踏空,继而贸然追高而惨遭套牢,这种宏观分析水准和市场大趋势的判断能力就甚至远远不如一些民间个体高手了。

    在投机市场上,真正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只能是投资人自身。真地客观地观察市场,细致地长期地反省自身,放弃任何外在虚幻的希冀,勇敢地承担自身行为的责任,是远比机构动向或机构崇拜等更值得投资人所应该关注的和重视的。

    波段交易和短线交易有什么异同?这是每个交易员都面临的问题。

    波段交易和短线交易肯定有着交易的共性,但波段交易和短线交易却也是时间级别不同的两种交易。波段交易和短线交易的所有异同都由此衍生而成。交易的共性决定了波段交易和短线交易都要选择交易对象处于其所处时间级别的上升循环过程中买入、所处时间级别的下跌循环过程卖出,都要遵守交易的一般原则,比如都要对交易的风险收益的进行评估、要对交易纪律进行严格执行等等。但由于对交易时间级别的不同选择,导致波段交易和短线交易在操作层面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是交易对象的选择方法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对波段交易来说,对交易对象的选择一般是用“分析的方法”进行选择,即在交易之前要对交易对象进行仔细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然后才决定对交易对象进行取舍,这种交易方法要求交易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而短线交易则有所不同,对有些短线交易对象可以用“分析的方法”进行选择,但对很大部分的交易对象则只能采用“反应的方法”进行选择,如严格条件制约下的追击战术就是一种反应的方法,这种反应的方法对交易对象的选择往往是根据盘中市场的实时走势结合交易员的短线交易规则来决定的,这种选择方法要求交易员有较敏捷的反应能力、对市场相当熟悉、对交易对象有直觉般的识别能力。

    第二是对交易对象的特征要求上有不同侧重:如对短线交易对象的选择必须是交易活跃的品种,波段交易对象在建立仓位的时候就不一定要求交易对象非交易活跃不可;又如对波段交易对象来说,一定要在进行技术分析的同时进行严格的基本面分析,而短线交易则很难对交易对象进行严格的基本面分析;等等。

    第三是对大盘运行环境有不同的要求:进行波段交易一般至少要求大盘有中级或者次中级行情出现,即至少在周线层面有持续的上升,大盘的单边下跌和横向盘整市态都不适合于波段交易;短线交易则有所不同,横向整理的大盘态势下也是可以适当进行短线交易的。

    第四是分析的时间级别和对获利平仓的处理不同:波段交易一般是以周线为基本的分析时间级别并结合日线来进行,而短线交易则是以日线为基本的分析时间级别并结合15分钟、30分钟、60分钟等分时图表来进行;波段交易一般将止损放得比较宽,对获利仓位一般持续保留,只到交易对象出现中期趋势逆转迹象为止,“让你的利润奔跑”是其处理获利平仓盘的戒条,其基本思路是试图通过单笔交易获得较大利润,而短线交易一般都将止损放得比较窄,对获利仓位一般来说可以按照分时级别的图表来处理,也可以按照事先设定的单笔利润目标平仓,其基本思路是试图通过资金的快速运动积小利成大利。

    第五是在处理交易的某些技巧有些不同讲究:如短线操作是以快速赢利为目的,不能快速赢利的都是与短线交易的初衷相违背的,良好的短线交易应该在xx已经达到循环低位的第一根大阳线买进,短线操作绝对不能仅仅以预期交易目标将会大幅反弹为买进条件,短线交易一般不能进行摊低成本式的加仓,买进短线xx最安全的,是在操作时间级别上不断创新高的品种,持有现在正在上涨的,才能快速获利……等等。

    实际上,进行波段交易时也可借用短线交易的技巧来决定具体的买入价位和时机,进行短线交易的时候,也可结合波段交易的方法来对交易对象作进一步更精细的挑选。关于波段交易和短线交易,最最重要的是,交易员绝对不能将两种交易模糊处理,即交易之前就必须明确所建仓位的性质是短线交易仓位还是波段交易仓位,同时,必须明确短线交易所建的仓位一定要按照短线交易的原则进行处理,波段交易所建的仓位一定要按照波段交易的原则进行处理,即不能短线中做,中线短做。

    在下跌市道中,很多投资人总是在不断地猜测市场会反弹,此时听到最多的问题往往是“市场能够下跌到哪里去?”。总是可以看到很多投资人在重复着“抄底、被套、斩仓、再抄底”的故事。相反,在上升市道中,很多投资人总是在不断地猜测市场会调整,听到最多的问题是“市场会涨到哪里去?”,往往也可以看到很多投资人在进行着“卖出、追高买入、止损出场、再追高买入”的循环。看来,猜测市场拐点并据此进行交易是投资大众的一种普遍心理。

    为什么猜测市场拐点会成为投资大众的一种普遍心理?这是由人所特有的诸多心理本性所共同决定的。人们的内在心理是讲究机巧的,由于讲究机巧的心理,很多投资人慢慢地就自觉不自觉地忘记了来到市场的根本目的--赚钱,他们的交易行为已经或多或少地异化成为在市场寻找自己比较聪明的心理慰藉工具,已经把追求对市场拐点的成功猜测视为自己比市场中多数人聪明或专业的依据,并最终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一个自得其乐却迷失于其中的心理迷宫;贪图利润最大化、盲目追求暴利更是人的心理本性,从理论上来讲,对市场大小拐点的成功猜测能够使投资人的利润增加更快,这种可能的暴利就很容易成为人们乐此不疲地猜测市场拐点的内在动因。

    殊不知,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力可以做得到的。缺乏必要的定力亦为人性使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市场“日间杂波”的干扰、舆论推波助澜的渲染、周围朋友的看法、“手痒爱动”的赌性本能,都往往容易动摇人们本就不强的“定力”并成为引发人们乐于寻找市场拐点的外在缘由;投资人对价或指数的心理定势也容易成为人们急于抄底、逃顶的原因,这种心理定势主要是指人们对短时间内市场较大的上升或较大的下跌所形成的“不习惯”心理,这种心理定势很容易使人们相信价或指数要向其上升或下跌前的位置靠拢,却不料在不知不觉中犯下在市场分析中刻舟求剑的错误。

    猜测市场拐点的交易方式所依据的是对市场走势的主观判断或主观猜测、而不是一种客观的市场趋势,非常容易导致投资人自身的交易方向和市场的客观大趋势相对立。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较大风险或导致对较大市场机会的丧失。识别正在进行的市场客观大趋势,顺应市场的客观大趋势、根据市场的客观大趋势进行交易,是比猜测市场拐点更妥帖的交易方式。

    投资人应如何淡化猜测市场拐点的心理?一要调整自己内在的心理结构,二要增强自己外在的观察能力。具体来说,要少一些追求机巧之心,多一点平实之道;要少一些和市场、与别人争强斗胜、比谁更高明的幼稚思维,多一点真正大智若愚的修为;要少一些追求短期内暴利的思想,多一些追求持续稳定地赚钱并将暴利看作在市场可遇而不可求的交易理念;要减少一些对市场价或指数在特定期间内产生变化后常常容易导致投资人出现的心理定势,增强一些对市场中期趋势的观察和识别能力。

    尽管寻找市场拐点的交易方式可能在某些时候间或会出现一些短期内取得暴利的交易案例,但这种交易方式却常常在更多的时候导致投资人亏损交易的频繁出现。因此,这种交易方式不应该成为一种投资人经常采用的主流交易方式,因为,奇巧的交易方式固然有时能够使人们赏心悦目,但平实的交易方式却肯定能够更多地令人持续稳定地赚钱!

    人们已经习惯性于积极寻找市场运行的规律、模式或定理、总是力图采用它们来解释所面对的世界、处理所面临的事务。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人们摸索出一个又一个规律,在投资的探索历程中,人们也发展出诸多的理论和定理,是啊,如何探求一个个具体解决问题的法已经成为既有的思维习性。

    这种求法的思维习惯是符合思考问题的惯有特性的,人的思维方法无非只有两类,一曰归纳法,二曰演绎法,归纳法的最终结果就是所谓规律,演绎法的最终结果就是所谓定理;这种求法的思维习惯还是符合效率原则的,规律和定理的确有助于人们更有效率地处理同类事务、可以对出现的事务进行着类似条件反射式的处理。在投资中,常常听到有人痴迷于形形色色的规律或模式,也常常看到有人利用某种自认为的规律或者模式在进行着或成功、或失败的交易。

    正如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一样,在求法也可以使投资人的投资水准大大提高。但世事无绝对、事物总是相对的。科学的进步不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众所周知的诸如战争中大规模杀戮、环保、伦理甚至精神等的困惑吗(西方经济学中就早已出现了重要的“零增长理论”流派)?同样,市场投机中如果一味依赖某种模式或规律,也常常会出现大问题(就如美国著名的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破产所揭示的那样)。

为什么呢?任何总结出来的市场规律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都存在一个对交易环境的识别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市场具体阶段的具体情况对市场进行独立慎密思考,投资人交易时自身对市场的真实感受(有投资大师在下注前就总是要用小单对市场强弱进行“测试”),是比任何规律都有效的规律;二是在思辨之余对市场进行观照、记录和遵循,也就是说,要将市场的客观走势尽量全面地、客观地拍摄或映射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对市场走势不辩解、不争执、甚至不思考,除了记录、遵循和作为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的后备处理外没有任何其它处理,即要由市场的客观走势而不是其它什么人们自己定义或归纳的规律、指标或模式来最终决定操作。

    积极探索和寻求市场的运行规律和模式是正常的,更是有益的,但也不要太执著、痴迷和迷信规律。不要贪求得到一个能够解决所有市场问题的规律,那种规律是不存在的;明了规律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比了解规律本身更重要;在试图用规律分析市场的时候,结合市场具体阶段的具体问题和具体特征进行独立的认真的思考有时更为有效;如果规律所推导的结果与市场的实际走势不尽相符的时候,客观地“观照、记录和遵循”市场的实际走势是压倒一切的。市场实战交易者应该尽可能多地探索和掌握市场各种不同侧面的不同级别的规律,但有招到无招更是所追求的!

    形态分析是技术分析中最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但诸多的形态归结起来却只有两种大的类别,一是持续性形态,二是转折性形态,前者表示价格将继续形态形成前的方向,后者表示价格运动方向将发生逆转,而连接形态与形态之间的价格变化就是市场价格趋势。由此,不难把所有的市场价格变化过程归结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趋势,主要是指那些落差大、流速快的价格波动过程;另外一种是形态,即所有的非趋势市,主要是指那些落差小、流速慢的价格波动过程。如此看来,令人们如痴如醉、竭精尽智却又使人们感到变幻莫测难以把握的市场价格走势不过是“趋势与形态的排列组合”罢了。

    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如何去谋取价格变化的价差?从“市场价格变化是趋势与形态的排列组合”这一观念出发进行一些思考,可以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也可以使对交易思路、市场脉络和市场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处理趋势与形态之间的价格转换,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交易绩效!

    第一,要识别市场的价格波动是处于趋势还是处于形态中,并采取对应的交易方法。如果市场价格是处于趋势中,对应的交易方法就主要应该是顺势交易,俗称“追涨”、“买高卖更高”,这时的主要技术分析工具应该是趋势类工具;相反,如果市场价格处于形态中,对应的交易方法就主要应该是逆市交易,俗称“高抛低吸”、“买低卖高”,这时的主要技术分析工具就应该是反映市场价格乖离程度的一些指标类工具。

    第二,要明确所进行交易的时间级别。对一个时间级别而言(如以30分钟为单位的时间级别)的价格变化可能表现为趋势,但对另外一个时间级别而言(如以交易周为单位的时间级别)可能表现为形态。因此,只有明确交易的时间级别,才能明确交易思路。什么是这些条件成立的标志?什么是这些条件被破坏的标志?相应的应对策略分别又是什么?这有助于对交易目标、交易方法和风险控制等有更清晰认识;

    第三,“市场价格变化是趋势与形态的排列组合”这一观念令人认识到,如果将所有曾学习过的市场分析方法的落脚点围绕这一观念进行展开的话,可非常有效地解决在交易中所出现的很多问题。奔腾的江河是趋势,静谧的湖泊是形态。“价格沿最小阻力方向运动,它们总是怎么容易就怎么来”。水总是与外在环境自然地、和谐地共存着;讨论趋势和形态,就是要力图达到“上善若水”的投资投机境界!

    任何市场交易中人,都应该曾有过如此的市场经历:对市场的分析判断很准确,可是交易的整体结果却仍然亏损!一些交易员的理论功底不可谓不深、知识面不可谓不广、对市场的钻研不可谓不深、在市场中浸泡的岁月也不可谓不长,可是他们的实际交易结果却还是不尽人意,较大幅度的亏损还是“经常地”、“系统地”袭击着他们,其交易并没有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了进一步改善自己交易绩效,为了能保持稳定地持续地系统地赢利的交易状态,市场实际交易者当然应该对这种典型的市场现象进行思辨和剖析:“知识、思维、技巧和经验等可以决定一个人对市场判断的准确程度,但长期地看,交易的最终绩效还是取决于交易员自身的心性特征”!

    性格决定着命运,性格同样也决定着交易的最终结果!这是因为:尽管“知识、思维和经验”等有助于认知世界和认知市场,但还只是在较为表象的层面决定着行动,而更深刻地更细微地自觉不自觉地支配和主宰着行动的是心性!巴菲特并没有为纳斯达克的疯狂上升所动,令人敬佩的不再单纯是其选择股票的能力,而是其心性层面处变不惊、沉稳坚固、稳定不移的大家风范!由此对照一些常常不难见到的受短暂“日间杂波”所诱惑的大风险交易行为。

    一个对市场没有形成系统思维的交易员,一个形成了系统思维但缺乏坚持“个人主见”性格的交易员,一个性格不稳固以至常常为“市场杂波”所诱惑而赌博式地频繁下注总是试图去捕捉那些并不属于自己机会的交易员,一个性格上过于容易激动的交易员、一个性格上过于盲目固执的交易员、一个性格上过于优柔寡断的交易员、一个性格上急于求成的交易员,是不会成功的。交易员必须加强自身心性的修炼!

    为了提高投资业绩,很多投资人都在认真钻研着有关投资的理论、探索着有关投资的技巧、总结着有关投资的规则。无疑,这些都是有益的。但长期地看,要提高交易绩效,最根本的还是要持续不断地修炼心性!
  
    或出于对金钱的追逐,或基于对奥秘的探索,自从有了投机市场,人们就一直在孜孜地追寻:如何才能正确地预测市场趋势?通过探寻,人们将分析市场趋势的方法大致归结为两大类,一曰基本分析,二曰技术分析。当然,由于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运行环境,因此,这两类方法在不同的市场运用起来也就表现出不同的侧重和不同的特征。

    然而,“对市场走势特征的观察与感悟,是进行趋势预测和交易布局的更加有效的方法”。因为,“市场走势特征”常常在更客观、更实在、更直接、更具体地诉说着市场的趋势方向。基本分析“长于战略而短于战术、精于全局整体的布局而拙于具体进出的安排”,而“波浪理论与江恩理论测市”尽管大师辈出,但由于其立论基础“自然法则”是基于“市场之外”的玄妙因素,它们只能作为趋势预测和市场交易的辅助工具,而不能作为进出市场的决定性依据!

    如果说传统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相当于培养武术中剑手内功的话,那么,对“市场走势特征的观察与感悟”则更多地决定了剑手出剑与防守的技巧、角度、方向、力度等更具体更实际更临战的内容。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炒手,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地磨练,而“对市场走势特征进行观察与感悟”无疑可以令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客观、更为实际、也更有战斗力!

    人们或为长期的思维习惯所固化,或为过强的自我意识所作用,习惯于对事物作一个“非此即彼”的判断,甚至有意无意地将事物演变结果的判断力想象为“ 无所不能”,不习惯坦然而然地承认某些时候对事物判断的“无能为力”。当对事物的演变结果、对市场的具体趋向无甚把握的时候,羞于真实地回答:“我不知道”!尽管,相对于神秘自然的诸多奥秘、相对于神奇市场的难解诡秘,芸芸众生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有着太多的“不知道”。

    无疑,这种“无所不能”的的思维错觉或意识幻觉,的确能带来一些精神“愉悦”或情感“满足”,甚至,还可以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种程度的短暂“信任”。但交易员真正发乎内心自然而然实事求是地承认某些时候的“无能为力”和“认知局限”,对市场交易的实际结果却大有裨益:

    清醒地认识这种“认知局限”,常常可以有效地防止对市场作一个“非此即彼”的草率判断,从而可以时刻对市场保持一种“中性的情感”,而不至于让原有的观点“异化”成为对市场作出进一步判断的“情感障碍”。如此,就可以以一种更加灵活的心态来面对市场演变,不至于陷入“死多”或“死空”的尴尬境地;清醒地认识这种“认知局限”,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市场交易中的“赌性”成分、减少“噪声交易”的出现频率。如此,就可以更深刻、更有效地认识和实践“看不懂就不做”这一市场交易的基本戒律,交易就会因此而更加“有的放矢”、更具良好的纪律性,那种“频繁进出市场而盲目交易的状况”就将逐渐消失;清醒地认识这种“认知局限”,更可时刻以真正谦虚谨慎的正确心态对待市场、对待别人,从而可以帮助在市场潮起潮落的循环轮回之中时刻保持一份属于自己的坚定稳固的平常心,可以帮助客观严格地正视交易中的缺点和不足。如此,就可更少地遭受一些市场交易的重大挫折,可以以更开放的心态向市场、向别人学习从而使交易水准不断提升... ...

    当然,正视这种“认知局限”并不意味着“看不清市场的时候”就什么都不能做,也并不意味着这时候茫然不知所措。相反,或许可以采取一些更加明智、更加清醒的行动。可以进一步观察、思索和感悟市场以便发现值得信赖的市场迹象,也可以用更宽广的视野去考察一些市场外围的重大因素,甚至可以进行一些积极的休息......,可以作出很多选择,但无论如何,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在没有得到足够的市场信息之前,或者在没有得到明确的逻辑结论之前,要清醒地保持观望而不盲目行动!

市场经验说:市场的重大交易机会,是“等”出来的而不是预测出来的!

    索罗斯有时不得不坦然承认对市场茫然无知。无论作为群体、还是作为个体,人们都不可能不面对自己的“认知局限 ”。清醒地认识这种“认知局限”,可以使心量更圆融、更灵活、更宽广、更包容、更客观、更现实、也更自然!可以使交易更具自然的理性和纪律性,从而也更具自然的持续赢利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Archiver|炒股的智慧网   

GMT+8, 2024-11-24 10:38 , Processed in 0.05132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