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是什么:贪婪、恐惧。克服这两点,炒股挣钱就是大概率。有一点很简单,你买一支股票挣钱应该是大概率的,因为你不可能这么点背,正好买到一只股票的历史最高点。无非是挣多挣少,以及需要多久时间。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亏钱,因为贪婪、恐惧,外加一些无知。
先说说我的从业经历吧。高一就开始拿家里的闲钱炒股,一直炒到到大四。当时是运气好,加上性格也合适,七年赚的钱估计可以买一辆低配的奥迪了。读研、读博的时候正好学的是金融,同时也要接触到比较多的宏观经济,便开始真正做些研究。当时已经有些经验,发现中国股市每年都会来上若干次大跌,原因无非是多少多少连阳造成回撤、监管政策趋严、宏观经济预期不佳这类因素。每次大跌之后基本上都会带来一波回补,区别在于大跌的幅度、时间以及回补的幅度和时间。因此我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二成仓位以下,碰到大跌之后补仓,重仓的时间也不超过一周,一般都是三天就走,极少满仓(一般而言,这三天的涨幅已经很让我满意了)。因此,大跌的时候别人忙着割肉,我忙着抄底。抄来抄去,在小圈子里就抄出了点名气。因此研二就开始融钱炒股,最开始是融亲戚的钱,后来是同学的钱,再后来是导师的钱,再再后来钱的来路我自己都搞不清楚了。基本上,每年百分之二十的收益是有的。
等到博士毕业,正式进了一家金融机构做投资,管了几个配置二级市场资管产品,还是那套风格:长期轻仓,看准大跌进一把,一周以内跑路。连续几年还是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盈利,但也从来没有什么短时间翻倍这样的记录,咱这种风格也不可能。今年一季度,看了看公募基金的排名,我大概可以排在第七。感觉这些基金赌的成分居多,重仓压一个行业,宏观形势配合再加上行业给力,就能赚个盆满钵满。如果摊上下行行情或者行业不给力,就得吃翔了。所以去年排名前二十的基金今年一季度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 亏损。
经常来本版,但很少发言,给本版弟兄提几个建议吧。
1、操作风格建议长期轻仓,短期重仓,落袋为安、见好就收。现在国内外局势不秒:美联储加息逐渐兑现叠加中美贸易战升级,去杠杆一波接着一波,资金面会长期偏紧。大跌的频率不会低,大跌来临的时候有钱补仓那几乎就闭着眼睛捡钱。
2、一定要加强宏观研究和政策研究,包括货币、财政、外汇、资本进出、国内外资本市场动态等等。大跌来的时候,什么好股都得往下砸。大涨来的时候,什么烂股都有可能往上涨。因此,宏观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也是最大的机会。这个研究好了,比个股重要多了。
3、选定一只好股票,看准它的底部,反复摩擦。比如去年做的格力电器和复星医药,格力电器一旦破四十就买,复星破三十就买。三五天就出。可能只有几个点的盈利,但多搞几次也就很可观了。这两个股赚的钱占我去年盈利一半以上。但问题在于随着行情的变化,股的底部可能会变,有可能往上也有可能往下。比如格力,去年最后一个季度我就不敢做了,因为涨的太快了,我已经看不准他的底部了。无所谓,好股有的是。今年选的锦江股份,33的底部反复摩擦,又挣了不少。
4、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预测大跌呢?刚才说过了,大跌总是有征兆的。今年两次大跌,一次是连续多个交易日连阳带来的回撤,一次是联储加息叠加资管新规和股票质押新规,贸易战没有造成大跌我倒是很意外。因此有这样的苗头出现最好就老老实实等着,看错了也无所谓,少赚点钱而已,大跌总是不缺的。真正的风险在于大跌的幅度和时间的判断。今年第一次大跌,破了3100点之后我罕见的满仓了,其实心里也是不安心的。毕竟谁也说不好会不会再来一次2015年年中那样的走势。但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个人对宏观形势的判断,当时的判断就是回补缺口是大概率的,毕竟情形跟2015年年中的时候还是不一样。
5、买股的时机,最好是大盘大跌同时自己选中的股票也出现底部价格的时候,这个时候赚钱基本是百分之百。买股最好选绩优的中盘国有股,这类股不会有股票质押爆仓、大股东被监管处罚、长期停牌之类的风险。
以上就是经验之谈,供各位参考吧。我知道版上股神众多,动辄几个月翻倍之类的,我就不跟这类大神比了。咱就是踏踏实实每年百分之十几二十的收益率即可。
不论如何,比较喜欢这种有独立思考的操作方式,不知各位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