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中国股市里就少谈投资,多做交易,没有几家上市公司能有资格让大家去投资的,绝大多数公司都是陈老师书中的“沙丁鱼罐头”,我曾就职于二家上市公司,他们是怎么上市,怎么争取配股获批,我一清二楚。所以中国著名经济学泰斗胡敬涟老师曾讲过,中国股市连国外的赌场都不如,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创业板中的那些夫妻老婆店,父亲儿子店,更不能谈投资,万一踩雷就是退市。 对于书我的确是有看法的,我个人认为不看书是不行的,但是迷信书本上所写的也是不行的,即便是陈老师的书我也有自己的看法,(不是他说错了),他在书中讲到,学好炒股的技巧之后就不要去看上司的脸色了,但其实上司的脸色不需要看了,可以庄家的脸色还是要看的,不能逆势去做股票,同样对于MACD指标的运用,我按以前书中讲的去做,吃亏了,修正改过来之后,MACD技术指标依然是我比较信赖的技术指标之首。所以一旦有朋友讲起MACD这个指标我就格外注视,生怕也像我一样,走入书本的误区。再有一个比看书还要紧的,就是书看了不少,但是照书去做的却一条也没有,还是我行我素,这书岂不是白看了?我看了您操作的8只股票,看了您的买入日期和卖出日期,找不到一点点书中的影子 想要穿越熊市,在当今A股市场只有做多机制中,是非常困难的,你说没有书了,还是有的,再找找,但是如果在上涨波段中都没有赚到该赚的,就先慢慢谈如何穿越熊市,万一理论搞混了,变成楚人学步这就麻烦了,连家都回不了了。想来海龟交易法则这本书您是看过的,趋势跟踪和机械交易在8只股票中没有看到,陈老师的炒股的智慧您更应该看过的,200日线之上和之下,就这么简简单单的道理,在8只股票中标准股份、粤传媒和石英股份有点像,宝光股份(不是科技)和神州信息有点靠近200日线,所以这些股票的收益率还是可以的,那些大幅亏损的股票有机会你自己去看看,200日线在哪里。所以在您做的8只股票中也没有看到陈老师书中讲到的痕迹。至于穿越熊市,提示一下,可以看看“反趋势操作法则”。 |
我一生的目标也是翻100倍,大约30年时间,只需年均17%左右就可以达到,但是现在一年17%的收益对我来说都有点难 |
fdyan 发表于 2024-7-4 13:55 拿什么对冲股票波动风险? |
今天做了持仓调整,把云南白药出了,全仓进入明德生物。简单说下逻辑 1、卖出云南白药的逻辑,因为云南白药按照他的最近1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情况看,未来大概率维持在10%的增长应该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是否可以重新回到20%,不好说。我的成本是46,也就是说两倍于目前的每股净资产,按照10%的roe看的,我的投资需要到7-8年左右可以达到净资产,之后我的投资才可以享受到企业盈利带来的平均股东回报。 2、买入明德生物的逻辑,明德生物经过这两年的杀跌,目前每股净资产26,企业盈利水平是一个重新价值体现的状态,倒推回疫情前,2018、2019在4000-5000w的水平,现在业务版图随着疫情原因急速扩大,也因为资金的快速累计,专业研发生产水平大幅提高。目前16元左右入场,也就是0.6倍左右净资产,考虑到企业净资产部分含有大概40亿的现金储备,即便给这部分现金打5折做为企业损耗从净资产中除去,目前价格依然是低于净资产。这个情况下,企业每年的增长就是我的增长,不管是5%、10%、20%......,基本稳坐钓鱼台享受企业的成长。 3、存在的风险,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财务数据出问题。 4、触发卖出的条件:财务造假、市盈率超过60倍 5、持有目标5-10年 |
做了调整,清仓华兰生物和明德生物。全仓云南白药。 |
2023交易总给: 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总结了,本年度只是在22元附近加仓过华兰生物,其他没有任何交易,持仓明德生物第三年,持仓华兰生物第一年。 为什么持仓这两只股票在之前坛友“靠天吃饭”的帖子里有讲过,不再赘述了。 明德生物其实是操作有问题的,147的价格时候已经高溢价极大了,遗憾的是对于他自身主营业务的价值评估还是做得不到,太模糊了。现在倒是挺好,回归低估了,可以安心陪他成长了。 华兰生物的业务线特清晰了,目前的眼光看没啥模糊的,属于在正常估值范围,最近一直在和天坛生物做比较,实在不明白为啥天坛生物涨的好,唯一能找到的答案是市场对于民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投的不信任票。既然是合理估值,那就拿着吧。 在a股进行价值投资,其实是很难的,至少企业家精神的缺失和监管体制的不足是两大必须情形面对的事实。 2024年的目标也比较简单,明德生物的市值过120亿、华兰生物的市值过850亿就进行减仓操作,其他状况不动。 |
bellyliao 发表于 2023-1-13 17:26 嘿嘿,你说的有道理 |
陈江挺 发表于 2017-7-8 12:20 现实点,如果人的一生,能把本金翻10-20倍,就很成功了,基本上可以退休了 |
今天调仓西藏药业买入华宏科技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