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智慧网

标题: 棋类与交易(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股友江晶    时间: 2018-5-9 19:05
标题: 棋类与交易(转载)
从棋类博弈谈对交易的理解
Terms:
国际象棋:IC , International Chess
中国象棋:CC , Chinese Chess
围棋:GO
同为博弈,下棋和交易除了某些不同,更多地是有相似和相通之处。
功夫在棋外,所有棋类的下棋道理都是相通的:有艺术的成分,也有棋理的成分。艺理 兼修,学习时,低层次学习理,高层次领悟艺。下棋是棋手棋艺、素养、意志和精力的 全面较量。当棋艺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棋手对棋的理解和思想境界往往是胜负的关键。 经过多年磨练于胜负世界,棋类大师们的修养都相当高:输棋了,懊悔没用,若陷在失 败的阴影中走不出来,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接着输棋。所以,任何战前,都努力将情绪 调整到正常状态。很多关键棋,与其说是赢在技术上,不如说是赢在战略上、心理上和 勇气上。特级大师胡荣华挂盘授棋时说过:“特级大师下棋除了棋艺上有独到之处,求 胜的欲望也强烈, 求胜的手段也多样, 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欲望, 很多棋下不出来” 。 他强调,下棋时不能一味停留在属于状态鼎盛时期的“幻觉”中,既要客观面对随着年 龄增长和客观条件变化带来的实际困难,又要不断地挑战自我, 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和 求胜欲望;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要处于不断学习的开放状态,当拥有不断完善技术水平 的愿望和完善的能力时,不管年龄大小,在棋盘上都会是斗士;经历过太多输输赢赢, 下棋时,竞技状态要能够持续保持清醒的头脑、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内心。
胡在 1960年刚刚 15岁就登顶全国冠军, 2000年相隔 40年之后又夺取了个人第 14次全 国冠军,集年纪最小、最大和冠军次数最多的纪录于一身。其 IC 水平达到了国际大师 (International Master) , CC 是特级大师 (Grandmaster), GO 达到了业余五段或专业初 段,由于曾长时间横扫棋坛如卷席,被专业圈中尊称“胡司令” 。
三棋比赛是每个棋手都在 IC 、 CC 和 GO 上过招的比赛, 比的是对棋艺理相通的理解。 1990年三棋对抗赛, 有六个各自棋种的全国冠军参赛:陈祖德 (GO)、 聂卫平 (GO)、 胡荣华 (CC)、 李来群 (CC)、刘文哲 (IC)和简怀穗 (IC)。前三名依次是简、刘、胡。 IC 出身的“香港围 棋教父”简曾获得 1964年全国三棋锦标赛冠军。
2008年,聂、胡、谢军参加了棋圣、棋王、棋后三棋战。谢讲解聂胡的 IC 对局时,聂 胡的招法与谢的判断时时不谋而合,说明了棋理相同之处。但聂和谢对棋艺的理解显然 不如胡。 胡在三棋比赛中实时讲解谢聂的 CC 对局时, 实事求是, 调侃他们的棋艺低。 (而 谢则尽显吹捧,从无实事求是;比如,称“聂胡双双谦称对 IC 不擅长,都是假的” )
谢先行开局,不久先行之利荡然无存,胡分析说:“谢的开局还停留在 IC 的思路,把兵 都拱起来, 不过, 到了中后盘, 谢会 (因相比 GO , IC 与 CC 战法更接近而) 占些优势。 ” 谢聂在自己的非专业领域,基本完全是 Layman 。胡评价说:“两人的业余思路都一样, 稍微有点难度的棋, 对谢已要求太高, 不过, 业余平常不下 CC 的人, 这水平已算不错; 聂对这么简单的棋,想也是多想。 ”果然中局阶段,谢渐占上风,不过其“恋兵”情结 让胡哭笑不得:“ IC 里一个兵是很大的, 但在 CC 里是可以灵活弃取的。 谢还是没有摆脱
IC 的思路,错失了进攻的机会。 ”胡评价说:“职业棋手没法看,业余棋手也就可以了, 两人棋没什么明显漏洞,甚至都没有白丢一个兵,在 CC 职业棋手眼里就是一盘普通的 业余棋手对局。 ”在残局阶段,谢聂错进错出,胡好几次要宣布某方已输了,但实战两 人都没有走出一锤定音的杀招。
胡讲解过程中,棋哲妙语连出:“ IC 的兵紧凑,空间小,因此,刚开始不在于空间;而 CC 空间大一些, 出子速度因此很重要, 就有空间的关系” ; “ IC 从头到底不能少一个兵, 因为兵太大,冲到底可以升后,而 CC 里没过河的兵很小” ; “ CC 残局马胜炮” ,等等,这 都是超出棋理之外的艺!
在 1980年全国棋类个人赛, CC 特级大师柳大华终结了二十多年的 “胡荣华时代” 。 当时, 柳总结前 3轮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发现策略过于保守,采用的布局都是熟套,没能因人 而施出奇兵。严峻形势逼迫他用非常手段,柳特别研究了对手的棋谱。仔细研究吕钦的 长处和短处后,取胜之顺利令做好准备要艰苦搏杀的他自己都感到意外。手顺之下,接 着轻取李来群。关键局对阵徐天利,柳细心地留意到《上海象棋》 1978年第 2期第 5页刊登有徐评注的钱洪发(红先胜)于红木的实战对局,而构思出胜徐之法。柳利用先 手之利,巧用自己很少用的布局,针对性地施加寻衅的心理战和谋定的战术,一举快速 击败徐。 1981年,第二届五羊杯首局对杨官璘,杨执红先手。柳实战精心应用了 1974年全国赛上胡荣华后手对杨曾反先、且令杨一直心有余悸的战术,针对性地给杨以心理 威胁,果然取得了布局成功并最终胜利。这说明,虽然艺理相通,但对不同的对手,只 要有可能,还是应该研究其棋谱,找出其特点、特长和弱点,研究特定攻击的方法。
类似胡荣华大师所说,交易大师除了真正理解市场,求胜的欲望也强烈,盈利的手段也 多样, 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欲望, 很多好交易无法实现。 只是多了个异常重要的前提:要在合适的市场情况下 !!
交易比下棋更难!
下棋时,双方在盘面上都透明,规则平等,而股市则不是如此。股市里,主力资金在暗 处,拥有除“跟随者能快速撤出”的一切优势;跟随者在明处,仓位大小和持仓成本都 暴露在主力资金时时刻刻的跟踪统计数据里; 主力审时度势随时可改变走势;更兼大是 大非时刻,主力资金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关公战秦琼是把时间虚拟了, 不同时代的人在同一竞技场比试; 三棋比赛则是虚拟了竞 技空间,使得同一时代内的人就不同的特长综合比试。其合理的前提是,艺理相通,虽 然具体的理不同,优势也各不一,但艺是一样的。交易的理层次无非是各种说得清道得 明的技战术,再高一些是认识骗线;交易的艺是大局观下的技战术“无招胜有招”和对 市场的真正理解(比如,真正懂得了市场就知道华尔街永远不会关门! ) 。
但在交易行当里,尽管理论上期货、股市、债市和货币市场的艺都是相同的;真金白银 地历练,由于时间和金钱的巨大成本,可能不会有那么多人试验得起 (Afford)。不似下 棋,输了后,复盘揣摩一下后,没有具体的损失,就可再战,知识和进步的成本低;对 于交易,很可能水平的确是提高了,但若没有高到能把市场当稳定的 ATM ,学习成长期 间的资金保证既是事实上的压力和困难,也是心理上的磨练。交易的知识和进步在资金
和心理上,成本都很高,高到 95%交易者都不断输钱的地步;高到绝大多数人耗尽所有 可调用的金钱、青春甚至一生后,除了教训、伤心、痛苦和懊悔,一无所得!所以,交 易者从一个市场转向另一个市场,虽说具体的理可能差别不大而艺是相通的,但类似三 棋比赛的转战战场,很难。正如胡谢聂的三棋比赛讲解所说明的:虽然在各自擅长的领 域能登顶,但对艺的理解可能差别还是相当大,转战到不熟悉的战场,流于业余性质的 失败可能性还真不小!彭德怀元帅与麦克阿瑟五星上将虽然都是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 但两人交手, 对各自还是大不一样:彭若失手, 自己的性命就有危险; 而麦克阿瑟失败, 只不过是频繁吹嘘中的又一次食言罢了。交易者好比彭帅,下棋者好比麦帅。
棋类大师系统有等级分制,只要有些天分,加些时间的投入和努力,假以时日,就能拿 到足够等级分入围,入围之后,就能终身享有大师称号。等级分制度基本限制了大师总 人数, 但还是没有上限的。 特别地, 比如, 女子 IC 才有几个人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在美国做医生比当棋类大师还难,因为美国的医生是有严格人数限定的。而交易大不一 样,没有按部就班的培养或认证程序,即使过了基本关长时间表现很好,不慎或技艺不 够时还是可能最终失败。
深蓝对阵卡斯帕罗夫表明,人工智能软件已经能胜 IC 世界冠军。但还没有软件能在交 易市场中驰骋自如! 任何交易软件都只能是提取交易信号的辅助工具。 交易者如果不懂 提取信号的工作原理, 更重要地也不懂市场, 则任何交易软件都只能加速交易者终结交 易生涯。
竞技状态很重要, 柳大华和胡荣华都有在全盛时代,由于竞技状态不佳而成绩很惨的纪 录。所以,交易者要努力保持很好的竞技状态,若暂时有了问题,知道问题在哪里并能 自己有效地解决,了解并能调整自己的状态。正如胡荣华所说,经历过太多输输赢赢, 竞技状态要能够持续保持清醒的头脑、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内心。
交易与下棋相通的地方:
1,具体招法上都有定式;
2,下棋要看到很多变化和好几步后的路数;交易则要有前瞻性的预测,在较有利的位 置入仓,才能在震荡中安然度过,以有条件让盈利奔跑而获得大利;
3,类似柳研究对手的针对性招法,交易也是如此,对于特定的市场环境或股票,也要 研究其特点,观察主力做盘手法,制定跟随计划。交易者在连输或者不顺手时,要仔细 冷静分析市场或个股的主力特点, 考虑暂停或变换方法; 手顺时可以 Aggressive 一些; 4,艺理兼修,学习时,低层次学习理,高层次领悟艺;
5,博弈是艺、素养、意志和精力的全面较量。当艺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哲学上的认知 和理解以及思想境界往往是胜负的关键。
等等。
交易比下棋也更简单:
在股市里,没必要去争冠军,只要战胜自己,有稳定收入就成功了!
作者: 股友江晶    时间: 2018-5-9 20:04
从棋类博弈谈对交易的理解
Terms:
国际象棋:IC , International Chess
中国象棋:CC , Chinese Chess
围棋:GO
同为博弈,下棋和交易除了某些不同,更多地是有相似和相通之处。
功夫在棋外,所有棋类的下棋道理都是相通的:有艺术的成分,也有棋理的成分。艺理 兼修,学习时,低层次学习理,高层次领悟艺。下棋是棋手棋艺、素养、意志和精力的 全面较量。当棋艺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棋手对棋的理解和思想境界往往是胜负的关键。 经过多年磨练于胜负世界,棋类大师们的修养都相当高:输棋了,懊悔没用,若陷在失 败的阴影中走不出来,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接着输棋。所以,任何战前,都努力将情绪 调整到正常状态。很多关键棋,与其说是赢在技术上,不如说是赢在战略上、心理上和 勇气上。特级大师胡荣华挂盘授棋时说过:“特级大师下棋除了棋艺上有独到之处,求 胜的欲望也强烈, 求胜的手段也多样, 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欲望, 很多棋下不出来” 。 他强调,下棋时不能一味停留在属于状态鼎盛时期的“幻觉”中,既要客观面对随着年 龄增长和客观条件变化带来的实际困难,又要不断地挑战自我, 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和 求胜欲望;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要处于不断学习的开放状态,当拥有不断完善技术水平 的愿望和完善的能力时,不管年龄大小,在棋盘上都会是斗士;经历过太多输输赢赢, 下棋时,竞技状态要能够持续保持清醒的头脑、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内心。
胡在 1960年刚刚 15岁就登顶全国冠军, 2000年相隔 40年之后又夺取了个人第 14次全 国冠军,集年纪最小、最大和冠军次数最多的纪录于一身。其 IC 水平达到了国际大师 (International Master) , CC 是特级大师 (Grandmaster), GO 达到了业余五段或专业初 段,由于曾长时间横扫棋坛如卷席,被专业圈中尊称“胡司令” 。
三棋比赛是每个棋手都在 IC 、 CC 和 GO 上过招的比赛, 比的是对棋艺理相通的理解。 1990年三棋对抗赛, 有六个各自棋种的全国冠军参赛:陈祖德 (GO)、 聂卫平 (GO)、 胡荣华 (CC)、 李来群 (CC)、刘文哲 (IC)和简怀穗 (IC)。前三名依次是简、刘、胡。 IC 出身的“香港围 棋教父”简曾获得 1964年全国三棋锦标赛冠军。
2008年,聂、胡、谢军参加了棋圣、棋王、棋后三棋战。谢讲解聂胡的 IC 对局时,聂 胡的招法与谢的判断时时不谋而合,说明了棋理相同之处。但聂和谢对棋艺的理解显然 不如胡。 胡在三棋比赛中实时讲解谢聂的 CC 对局时, 实事求是, 调侃他们的棋艺低。 (而 谢则尽显吹捧,从无实事求是;比如,称“聂胡双双谦称对 IC 不擅长,都是假的” )
谢先行开局,不久先行之利荡然无存,胡分析说:“谢的开局还停留在 IC 的思路,把兵 都拱起来, 不过, 到了中后盘, 谢会 (因相比 GO , IC 与 CC 战法更接近而) 占些优势。 ” 谢聂在自己的非专业领域,基本完全是 Layman 。胡评价说:“两人的业余思路都一样, 稍微有点难度的棋, 对谢已要求太高, 不过, 业余平常不下 CC 的人, 这水平已算不错; 聂对这么简单的棋,想也是多想。 ”果然中局阶段,谢渐占上风,不过其“恋兵”情结 让胡哭笑不得:“ IC 里一个兵是很大的, 但在 CC 里是可以灵活弃取的。 谢还是没有摆脱
IC 的思路,错失了进攻的机会。 ”胡评价说:“职业棋手没法看,业余棋手也就可以了, 两人棋没什么明显漏洞,甚至都没有白丢一个兵,在 CC 职业棋手眼里就是一盘普通的 业余棋手对局。 ”在残局阶段,谢聂错进错出,胡好几次要宣布某方已输了,但实战两 人都没有走出一锤定音的杀招。
胡讲解过程中,棋哲妙语连出:“ IC 的兵紧凑,空间小,因此,刚开始不在于空间;而 CC 空间大一些, 出子速度因此很重要, 就有空间的关系” ; “ IC 从头到底不能少一个兵, 因为兵太大,冲到底可以升后,而 CC 里没过河的兵很小” ; “ CC 残局马胜炮” ,等等,这 都是超出棋理之外的艺!
在 1980年全国棋类个人赛, CC 特级大师柳大华终结了二十多年的 “胡荣华时代” 。 当时, 柳总结前 3轮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发现策略过于保守,采用的布局都是熟套,没能因人 而施出奇兵。严峻形势逼迫他用非常手段,柳特别研究了对手的棋谱。仔细研究吕钦的 长处和短处后,取胜之顺利令做好准备要艰苦搏杀的他自己都感到意外。手顺之下,接 着轻取李来群。关键局对阵徐天利,柳细心地留意到《上海象棋》 1978年第 2期第 5页刊登有徐评注的钱洪发(红先胜)于红木的实战对局,而构思出胜徐之法。柳利用先 手之利,巧用自己很少用的布局,针对性地施加寻衅的心理战和谋定的战术,一举快速 击败徐。 1981年,第二届五羊杯首局对杨官璘,杨执红先手。柳实战精心应用了 1974年全国赛上胡荣华后手对杨曾反先、且令杨一直心有余悸的战术,针对性地给杨以心理 威胁,果然取得了布局成功并最终胜利。这说明,虽然艺理相通,但对不同的对手,只 要有可能,还是应该研究其棋谱,找出其特点、特长和弱点,研究特定攻击的方法。
类似胡荣华大师所说,交易大师除了真正理解市场,求胜的欲望也强烈,盈利的手段也 多样, 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欲望, 很多好交易无法实现。 只是多了个异常重要的前提:要在合适的市场情况下 !!
交易比下棋更难!
下棋时,双方在盘面上都透明,规则平等,而股市则不是如此。股市里,主力资金在暗 处,拥有除“跟随者能快速撤出”的一切优势;跟随者在明处,仓位大小和持仓成本都 暴露在主力资金时时刻刻的跟踪统计数据里; 主力审时度势随时可改变走势;更兼大是 大非时刻,主力资金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关公战秦琼是把时间虚拟了, 不同时代的人在同一竞技场比试; 三棋比赛则是虚拟了竞 技空间,使得同一时代内的人就不同的特长综合比试。其合理的前提是,艺理相通,虽 然具体的理不同,优势也各不一,但艺是一样的。交易的理层次无非是各种说得清道得 明的技战术,再高一些是认识骗线;交易的艺是大局观下的技战术“无招胜有招”和对 市场的真正理解(比如,真正懂得了市场就知道华尔街永远不会关门! ) 。
但在交易行当里,尽管理论上期货、股市、债市和货币市场的艺都是相同的;真金白银 地历练,由于时间和金钱的巨大成本,可能不会有那么多人试验得起 (Afford)。不似下 棋,输了后,复盘揣摩一下后,没有具体的损失,就可再战,知识和进步的成本低;对 于交易,很可能水平的确是提高了,但若没有高到能把市场当稳定的 ATM ,学习成长期 间的资金保证既是事实上的压力和困难,也是心理上的磨练。交易的知识和进步在资金
和心理上,成本都很高,高到 95%交易者都不断输钱的地步;高到绝大多数人耗尽所有 可调用的金钱、青春甚至一生后,除了教训、伤心、痛苦和懊悔,一无所得!所以,交 易者从一个市场转向另一个市场,虽说具体的理可能差别不大而艺是相通的,但类似三 棋比赛的转战战场,很难。正如胡谢聂的三棋比赛讲解所说明的:虽然在各自擅长的领 域能登顶,但对艺的理解可能差别还是相当大,转战到不熟悉的战场,流于业余性质的 失败可能性还真不小!彭德怀元帅与麦克阿瑟五星上将虽然都是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 但两人交手, 对各自还是大不一样:彭若失手, 自己的性命就有危险; 而麦克阿瑟失败, 只不过是频繁吹嘘中的又一次食言罢了。交易者好比彭帅,下棋者好比麦帅。
棋类大师系统有等级分制,只要有些天分,加些时间的投入和努力,假以时日,就能拿 到足够等级分入围,入围之后,就能终身享有大师称号。等级分制度基本限制了大师总 人数, 但还是没有上限的。 特别地, 比如, 女子 IC 才有几个人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在美国做医生比当棋类大师还难,因为美国的医生是有严格人数限定的。而交易大不一 样,没有按部就班的培养或认证程序,即使过了基本关长时间表现很好,不慎或技艺不 够时还是可能最终失败。
深蓝对阵卡斯帕罗夫表明,人工智能软件已经能胜 IC 世界冠军。但还没有软件能在交 易市场中驰骋自如! 任何交易软件都只能是提取交易信号的辅助工具。 交易者如果不懂 提取信号的工作原理, 更重要地也不懂市场, 则任何交易软件都只能加速交易者终结交 易生涯。
竞技状态很重要, 柳大华和胡荣华都有在全盛时代,由于竞技状态不佳而成绩很惨的纪 录。所以,交易者要努力保持很好的竞技状态,若暂时有了问题,知道问题在哪里并能 自己有效地解决,了解并能调整自己的状态。正如胡荣华所说,经历过太多输输赢赢, 竞技状态要能够持续保持清醒的头脑、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内心。
交易与下棋相通的地方:
1,具体招法上都有定式;
2,下棋要看到很多变化和好几步后的路数;交易则要有前瞻性的预测,在较有利的位 置入仓,才能在震荡中安然度过,以有条件让盈利奔跑而获得大利;
3,类似柳研究对手的针对性招法,交易也是如此,对于特定的市场环境或股票,也要 研究其特点,观察主力做盘手法,制定跟随计划。交易者在连输或者不顺手时,要仔细 冷静分析市场或个股的主力特点, 考虑暂停或变换方法; 手顺时可以 Aggressive 一些; 4,艺理兼修,学习时,低层次学习理,高层次领悟艺;
5,博弈是艺、素养、意志和精力的全面较量。当艺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哲学上的认知 和理解以及思想境界往往是胜负的关键。
等等。
交易比下棋也更简单:
在股市里,没必要去争冠军,只要战胜自己,有稳定收入就成功了!
作者: 股友江晶    时间: 2018-5-9 20:07
市值永远不会等于公司实际价值,否则,就不会有证券交易所。 FA只在实业领域有有限意义,而且因素很多,实业运作的变数也很多。对于FA,只要有Common Sense就行了。股市里FA根本无合理性,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则更是理论分析的空谈!更兼要大量或合法或非法的假账和内线交易,否则也没有必要有SEC。

对于股市,正确理解华尔街的想法才能成功。金融行业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社会生产的健康发展。比如Dot Com破灭时,技术公司破产无伤大雅,因为金融业安稳如山,即使911也能安然度过。而亚洲金融危机,其实就是亚洲替西方买单。次贷危机是金融业麻烦,债市、股市、Fed和政府拴在同一条线上,非同寻常,反映了体系问题。政府和Fed救市只是第一步,可使其它行业不至于崩溃,所以大萧条不会发生,但若体系不改,即便是其它行业暂时能赢利,市场信心仍然不会上来,因此恢复绝不会很快。另一方面,金融业不理顺,股市和实业需要的资金就不会到位,两者都不可能复苏。金融业重新洗牌理顺了,股市就在2009年3月立刻上来了。

在不会应付绝大多数市场情况时,盈利不等于成功,损失意味着继续学习。不能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驰骋华尔街需要忍耐。历史说明,华尔街剪羊毛之后几年不会立即再剪,因为羊毛还没长出来,无羊毛可剪。股票是往下压的力量,而唯有资金是往上推的力量。货币政策的水龙头若不开,则无法产生大量低成本的资金,这种情况下不会有大牛市。

比如,中国政府2008年10月底四万亿刺激出台后,A股应声起涨,那是因为有了资金接盘,有羊毛可剪!2009年2月13日统计,中国A股新增资金蜂拥进场。无论是流入金额还是流入速度,在较长时期(当时近一年)是没有过的。当时,新增开户数激增,参与交易的账户数大幅增加。这只会在顶底出现,前者用于被骗高位接盘,后者繁荣市场造成跟风效应并号召资金参与。经过连续上涨,投资者的信心恢复不少,新增资金开始蜂拥入市。到了2009年5,6月份,外资代言人号召中国的27万亿储蓄入市投资,并鼓噪中国政府出台第二批刺激;同时 2009年6月,A股二板市场开始上市抢夺有限的剩余资金。没有了后续资金,随后市场很短期内就到了顶。从起涨的1800多点涨到10个月后的最高 3400多点,翻了一倍。看看所谓基本面,这10个月,中国经济有什么好转值得股市翻一倍?

由此要深刻理解:交易是有周期性的。有的周期很好,大多数都不怎么样。当交易周期顺利的时候,加大力度,反之减少。Timing若好,即使犯点错也还能赢利;Timing不好,则再做足功课也白搭。要深刻理解这种周期性的“自然”规律!

市场之所以有序,是因为大主力对整个金融系统和运作方式的有力控制。主力最终决定着市场的走向,分析要能够有效地预测主力动向,顺势而为就是顺主力而操作。大主力控制市场以及彼此之间交流的盘面语言就是TA;K线图是真实钱的足迹,是跟随者的唯一利器。所以,TA不是无中生有,不会似荒草乱长,更不会象野马狂奔。

大多数经济数据、报表和评级都是华尔街炮制的。理解了主力盘面TA语言的意图,就不必为经济数据、ER、Fed会议、走势等担忧,因为表面的东西都是配合控制市场的,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 Upgrade/Downgrade,Creative Accouting,Restatement和Revised Forward Outlooking等奇妙的东西。

观念,决定人们观察事物的方式和结果。股市操作的全部技巧,就是判断市场在(长、中、短期各自的)哪个阶段。TA是要分析和预测价格的方向和大小,从市场的数学原理来讲,TA是一种经验公式,很多情况下有合理预测功能,但需要有经验的人才能真正掌握,因为经验公式不是公理或定律。TA指标在合适范围内能一定程度上,能生硬地以量化方式描述分析和预测。“合适范围内”表明交易者要能灵活运用,“一定程度上”表明即使范围合适,其准确性也是概率化的。而熟练者由于已经抓住了本质并能掌握度,所以根本就不需要TA指标,TA指标反而累赘坏事。

在稳定的趋势里TA的有效性更强,否则,长期震荡且成交量没有显著特征的股,没有行情的股,以及弱趋势的震荡和底部反复收集筹码期间,容易有反TA操作。主力当然知道软件检索和K线图的威力,所以会在底部或顶部区间上下震荡,使软件检索的信号矛盾,然而在周线图上造假很困难(时间)成本也更高。长线持仓与指数在日内或短期日线上不协调,比如比市场慢一拍,没有很大关系,特别对于中小盘股,因为它们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行情和节奏。

80-20原则说明主力放弃80%只做20%,只有20%的股票有趋势,其它大部分的东西都是“障眼法”的需要。20%的股票占据了80%的市值、资金和成交量。只有20%的股票表现超过大盘,不到30%的股日均成交量大于100K 股。

市场青睐于对它有深刻了解的人,理解了它是人玩股票,反之则是股票玩人,这游戏也体现了玩家的综合素质。成功与否首先是心态,其次是技巧,然后是运气,要自已掌握自已的命运。学习是成功的唯一基础,除了实盘交易的磨练,凤凰涅磐升华后的平静宁和心态是任何人无法教授的,它是成功的必然基础。技巧是从价量K线图中解读股市的内在规律,和操作策略有机地结合,是股市搏奕的工具。除大资金之外,运气可遇不可求,要耐心等待。

要摸索出一整套发现、跟踪、持仓紧随主力的方法,同时形成与报刊、电视、媒体完全不同的股市观念。谨防各种消息,比如,2009年3月12日,巴菲特在接受Bloomberg专访时说,美国经济在过去6个月里“跌下了悬崖”。他承认美国经济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开工率还会继续下降,但又很快对媒体说美国的股票已经有不少可以抄底的机会。这种模棱两可会产生误导,事实上,那时就是大底。所以,必须站在能赢的一方作战,而不是在经济学原理上正确的那一方。非理性的确经常主宰市场,要深刻理解为何有非理性。

跟随者应该考虑目标股定性的问题:是否有主力资金、处于什么状态、什么阶段、是高位还是低位、趋势如何、量能怎样等,可以保证道路正确。然后是“定量”问题,比如上涨空间多大、什么时候涨、买卖点的选择等等。定量的问题只要求心中有数,从不强求,但定性是必须做好的。还有经验性的如何识别建仓、突破的真假、派发等。从实战的角度独立思考,会有深深的孤独感,几乎没有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同道。

市场比账户表现重要,这就是客观性。基金经理的标准成绩是每年盈利25%,Drawdown不超过10%。实战成绩是真正的“专业水准”。

追随趋势

要看大势,了解现在是哪个阶段。不顾一切的上涨,很可能是真正的主升浪。只在明显的趋势行情里下注,追随大势、等待时机、波段和中长线持仓、控制风险。大趋势大赚,然后等待下一波大趋势……如此循环。否则,可在期指市场利用杠杆做小波段。真正赚钱的人,都是只有大机会才操作的人。只根据TA,因为所有一切都已反应在股价上;当市场最强劲的时候要大力买进,当市场最弱势的时候要舍得卖出。交易是高买更高卖,而不是低买高卖。首选强势股,轻易不抛强势股;要坚决放弃盘底的股票和前期大幅炒高的股票;在此基础上,切换并跟踪市场热点;节奏感有分寸,判断市场阶段顶底。用不同的工具在牛市和熊市,以及牛熊转换时可说明市场的不同。由于大众有做多倾向,熊市时期的反弹比牛市时的回调更激烈而迅猛。

比较6个月的日线图,可辨明相对强弱。操作趋势时,要判断趋势强弱,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注意趋势的持续性以及不要被轻易震出;操作盘整时,判断振幅大小,敏捷判断反转点。做多比市场强的股票,做空比市场弱的股票,在大趋势涨的情况下,买入多于卖空,在大趋势跌的情况下,卖空多于买入。

若可靠的触发信号没有演变为期待的行动,价格朝相反方向运动时,表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新趋势的起点。比如,在出现不利消息时,市场并没有下跌,就是市场已出现超卖、行情已接近最低点的征兆。

趋势逆转要时间,大波动是从相对平静的时候发展的。大趋势逆转要有筑底或筑顶,并运行一段时间(至少3-6个月)来确认。小趋势逆转需要3-5天的间歇期。判断小趋势逆转,盘面感觉和K线形态比均线系统更可靠,因为均线系统有滞后性。关注市场内的庄股动向和热点分布,可以感受市场的强弱和脉搏。

判断出入点和行情阶段

把过去一两年里大牛股的图找出来,仔细琢磨从建仓,阶段拉升,阶段盘整,洗盘,大涨,筑顶,到派发的这一整套过程,体会其价量配合,K线形态等的特征。牛股一定有牛庄,主力做盘和欺骗散户的伎俩都类似。学习盯盘,收盘后学习复盘总结,以培养盘面感觉。盘面感觉有时是做决定的直接原因,而过多的分析只会增加优柔寡断。

买卖点并不一定是一个点或一个价位,操作级别越大或时间越长的,可以容忍的区间则越大。要经常考虑的是大的趋势是什么。

波段最常见,操作时侧重波动速度和幅度。先少量短线单试盘,做对波段单加码。跌破加码点,全数出清。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个方向的趋势,否则忽多忽空,容易被洗出场,涨上去又舍不得追,错失行情。利多不涨要出场,利空不跌可考虑入场。找领涨股做指数,用指数做期指。

在已经呈现的趋势性行情中,阶段性调整时,均线粘合走平,然后价格突破,是好机会;而且,调整的时间越长,区间越大,则越好。这样的均线粘合可能意味着调整结束,将继续按照趋势前进。一般假如整理时极度缩量,而今刚放量属有效突破。

价格窄幅整理,而成交量呈逐波递减或者逐波温和放大、日均线系统态势好,且周K 线也确认,也是好机会。长期震荡区间的打破,也是好机会。但没有趋势行情的区间震荡中的均线粘合并非一定意味着什么,这时区间突破才有价值。

长期行情总是一波三折,持仓太满,不太好坚持,所以,适量持仓跟踪趋势。长期趋势很难通过技术的手段判断出来,技术手段只能通过不断跟踪才能发现长期趋势。所以,好机会并非等同于超级长期趋势。

入场有(阶段性)追涨和(阶段性)抄底,具体信号产生参照关键支撑/阻力位和均线,辅以价量配合,特殊巨量或连续无量也可抛开价位因素入场。阶段性底指卖压竭尽之时,连续下跌之后大跌表明卖盘竭尽;追涨则是在买盘展现之时,然而,连续上涨之后大涨表明买盘竭尽。

对在不同底部横盘(正在酝酿可能的趋势)和拉升阶段(趋势形成)的股票,操作手法不一样。

底部是通过时间和形态构造出来的。当长期和短期的趋势都一致时其威力最大。价窄而量缩往往预示着大行情的来临。对于底部横盘,在没有突破前,坚决放弃,只追涨(有效)突破。200SMA是很好的分水岭;很好价量配合的50SMA也是很好的分水岭。

对于拉升阶段,要点是判断趋势的持续性,这是思路大方向问题。此时抄底和追涨都可,抄底也稳妥,但绝不在非关键位入场,这是原则。入点质量则是其次的技术问题。

下降趋势中相对低位放巨量(比如根据流通盘大小,换手率超过10%),然后股价企稳并很快展开升势,这通常表明股价的根基扎实。

脱离底部后,主力在盘口的任何动作,无非是三种目的:拉升、洗盘、派发。拉升在盘面上表现为基本脱离指数的干扰,走出较为独立的短线向上突破行情。上涨的股票若压盘出奇的大,但最终被消灭,表明仍会上涨。盘面经常出现大手笔买卖,买进时一下吃高几个档位,走势比指数强,承接有力,高点不断创新,低点不断抬高,说明主力在进货。K线图中出现缩量、价窄、盘轻,且周线也出现类似的情形,有望成为黑马。

洗盘一般有直接打压和宽幅振荡两种方式:

打压指:连续下跌趋势变缓,且成交量递减萎缩;或者放量下跌但下档接盘出奇的大。(阶段性)底部指:盘轻、价窄、量缩,均线走平,大众获利筹码少。直接打压较多出现在主力吸筹区域,目的是为了吓退同一成本的浮动筹码。表现为开盘出奇地高,只有少许几笔主动性买单便掉头直下,一直打到前一日收盘价之下,持仓散户纷纷逢高出局;在这里,不要简单认为股价脱离均价过远就去捡便宜,因为开盘形态基本决定了当日走势,主力既然有心开盘做打压动作,这个动作就不会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较为稳妥的入点在股价经过几波跳水下探,远离均价3-5%+处,此位置当日短线浮筹已不愿再出,主力也会发现再打低会造成筹码流失。尾盘跳水是洗盘时制造当日阴线的一个省钱工具。

宽幅振荡较多出现在上升中途,容易被误认为是主力派发。识别要领是,在盘中,特别是上半场是否有急速冲高,这是为日内随后的振荡打开空间。一般只用几笔不大的买单便打高股价,且冲高的斜率很陡。洗盘下跌与派发下跌的简单区别是,洗盘时会出现大幅跳水,而派发则不然;派发为放量盘跌,特别是高开低走放量。大幅低开3-5%放量,全日呈小幅振荡走势,股价回抽前日收盘价无力且收日阴线是派发行为,在连续上涨之后出现则派发可靠性更高。

放巨量上攻之后出现再度放量调整,但调整幅度明显变小同时均线系统强烈向上,属上升换档态。

较大难度的跳空和尾盘暴跌解读如下:

1、放巨量跳空低开。有些股会跳低5%,而且成交量巨大。若收盘大中阳线,则是震仓洗盘;否则,是很恶劣的派发行为。
2、大幅跳空高开。三种可能:一是试盘,看上方有多少抛盘;二是为了派发方便引人注意,这时候有可能高开低走;三是连续下跌或超跌后大幅跳空高开,是(短线)做多信号:被轧的空头若不止损,(短线)会继续扩大账面损失;犹豫旁观的场外资金会继续旁观;高开后DT搞短差利润空间不大且难以承受潜在的当日补缺风险。前期逆市短线(抄底)做多被套的,经过大跌煎熬后,一部分会暗自庆幸终于能有了出头之日而抛了出来。
3、临收市(30分钟)放量打压造成当日K线为长阴线,但第二天即轻松涨回。特别是 50SMA之上,股价涨幅并不很大时,是典型震仓洗盘的行为。

阶段性顶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只有筑顶一定时间后才会出现大阴线。成交量大的股票开始走软,或者当前热门板块走软,当小心行情已(阶段性)接近尾声。股票基本都走软,市场热点在消失但还没有出现新市场热点的时候,不要轻易做多。股价大幅上扬后,除权日前后是需关注价量配合的买卖点,此时公布市场早已预期的利好消息则大多是卖出的时机。

量能分析可预测个股是否有资金介入,但连续放量,往往会造成短线浮码的增加,即使再涨,也不得不先洗盘或横盘震荡。巨幅震荡,K线实体变大,再配合巨量的出现是形成股价下跌的重要因素。而缩量上升,用少量成交即可推升股价,表明主力已经完全控盘,筹码高度集中。而且说明主力无派发的可能及意愿,后市仍将看涨,未出现明显的头部特征时要继续紧持。

缩量上升的解读

明确具有做多意义的缩量上升,出现在吸筹时的阶段性底部和连创新高时:

1、股价越往上涨,成交反而比前期减少;随著股价升高,愿意抛售的人反而减少,反映出市场强烈的惜售心理。
2、换手率较低,日换手率1%-。
3、成交量保持平稳,一段时间内每天的成交量比较接近,无大起大落现象。

谨记保持简单的技术交易系统,复杂的系统必然导致混乱,简洁则能带来从容。从事交易懂得大众心理学往往比经济学知识更重要。然后,反其道而行。

去做那些已经证明有好处的事。

管理交易者自己

交易承诺可以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生活和工作,没有例行事物,不用理会任何人,是高度自我统一的个人职业。只要有互联网,就可以在海边或在山顶交易。没有老板,没有客户,没有闹钟。就是自己。理性地管理个人消费,把消费降低的越快,实现自由的速度就越快。

人的一切行为都遵循两条法则。第一,欲望满足最大化原则;第二,阻力最小化原则。交易成功,既要自信,也要谨慎。如果自信但不谨慎,就会自大,这是交易者的致命缺点。如果相反,谨慎但不自信,就不敢扣扳机。成熟的交易者同时拥有自信和谦虚这两种冲突的感觉。真正的信心源于对市场的了解,操作方法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测试和考验。若未经过自己的测试或自己经验的验证,不相信任何思想。心理资本胜过实际资本。在这两类资本中,前者比后者更珍贵。持有正在下跌的头寸是会付出可观的实际资本的代价,而其消耗的心理资本却是不可估量的。

只有在未证明错误以前,操作才是有效的,并且有证明错误的基准:止损。这是"否定"的思维逻辑,通过"否定之否定"达到"肯定"。止损可根据时间或亏损等制定。概率游戏不追求完美,要善于承认错误。需修炼情商,锻炼心理和培养心态,做好自我的失败管理和相应的情绪调整。任何关于市场的理论和方法,都会有好和不好的一面,同时在两者之间也存在作为界限的度。该度也会随着时间、条件的不同或个人的进步而相应变化;不改变的是肯定有“度”。所有规则都有被打破的时候,只是相当少见而已。

尽快止损,让利润奔跑,要与资金管理结合起来。评估机会的价值,并因此决定交易数量的能力本质上决定了资金管理能力。资金管理可以月亏6%原则决定是否要交易,每单最多亏2%原则决定仓位,熟练后都可有适应自己的弹性,但只有好的资金管理才能达到可重复的并具稳定统计特征的赢多亏少。

市场根本不在乎任何人,自有其最小阻力路线。无论是否交易或是否有仓位,有条理的交易者都跟踪自己的市场。可跟别人讨论技术点或过去的交易,但永远不会建议,也不会公布所持的仓位,这样就不会导致毫无意义的解释、评论或自满。

根据自己的交易计划、阶段性进步和成绩给自己打分,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常总结交易和持续增长的市场经验。
作者: 股友江晶    时间: 2018-5-9 21:04
市值永远不会等于公司实际价值,否则,就不会有证券交易所。 FA只在实业领域有有限意义,而且因素很多,实业运作的变数也很多。对于FA,只要有Common Sense就行了。股市里FA根本无合理性,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则更是理论分析的空谈!更兼要大量或合法或非法的假账和内线交易,否则也没有必要有SEC。

对于股市,正确理解华尔街的想法才能成功。金融行业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社会生产的健康发展。比如Dot Com破灭时,技术公司破产无伤大雅,因为金融业安稳如山,即使911也能安然度过。而亚洲金融危机,其实就是亚洲替西方买单。次贷危机是金融业麻烦,债市、股市、Fed和政府拴在同一条线上,非同寻常,反映了体系问题。政府和Fed救市只是第一步,可使其它行业不至于崩溃,所以大萧条不会发生,但若体系不改,即便是其它行业暂时能赢利,市场信心仍然不会上来,因此恢复绝不会很快。另一方面,金融业不理顺,股市和实业需要的资金就不会到位,两者都不可能复苏。金融业重新洗牌理顺了,股市就在2009年3月立刻上来了。

在不会应付绝大多数市场情况时,盈利不等于成功,损失意味着继续学习。不能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驰骋华尔街需要忍耐。历史说明,华尔街剪羊毛之后几年不会立即再剪,因为羊毛还没长出来,无羊毛可剪。股票是往下压的力量,而唯有资金是往上推的力量。货币政策的水龙头若不开,则无法产生大量低成本的资金,这种情况下不会有大牛市。

比如,中国政府2008年10月底四万亿刺激出台后,A股应声起涨,那是因为有了资金接盘,有羊毛可剪!2009年2月13日统计,中国A股新增资金蜂拥进场。无论是流入金额还是流入速度,在较长时期(当时近一年)是没有过的。当时,新增开户数激增,参与交易的账户数大幅增加。这只会在顶底出现,前者用于被骗高位接盘,后者繁荣市场造成跟风效应并号召资金参与。经过连续上涨,投资者的信心恢复不少,新增资金开始蜂拥入市。到了2009年5,6月份,外资代言人号召中国的27万亿储蓄入市投资,并鼓噪中国政府出台第二批刺激;同时 2009年6月,A股二板市场开始上市抢夺有限的剩余资金。没有了后续资金,随后市场很短期内就到了顶。从起涨的1800多点涨到10个月后的最高 3400多点,翻了一倍。看看所谓基本面,这10个月,中国经济有什么好转值得股市翻一倍?

由此要深刻理解:交易是有周期性的。有的周期很好,大多数都不怎么样。当交易周期顺利的时候,加大力度,反之减少。Timing若好,即使犯点错也还能赢利;Timing不好,则再做足功课也白搭。要深刻理解这种周期性的“自然”规律!

市场之所以有序,是因为大主力对整个金融系统和运作方式的有力控制。主力最终决定着市场的走向,分析要能够有效地预测主力动向,顺势而为就是顺主力而操作。大主力控制市场以及彼此之间交流的盘面语言就是TA;K线图是真实钱的足迹,是跟随者的唯一利器。所以,TA不是无中生有,不会似荒草乱长,更不会象野马狂奔。

大多数经济数据、报表和评级都是华尔街炮制的。理解了主力盘面TA语言的意图,就不必为经济数据、ER、Fed会议、走势等担忧,因为表面的东西都是配合控制市场的,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 Upgrade/Downgrade,Creative Accouting,Restatement和Revised Forward Outlooking等奇妙的东西。

观念,决定人们观察事物的方式和结果。股市操作的全部技巧,就是判断市场在(长、中、短期各自的)哪个阶段。TA是要分析和预测价格的方向和大小,从市场的数学原理来讲,TA是一种经验公式,很多情况下有合理预测功能,但需要有经验的人才能真正掌握,因为经验公式不是公理或定律。TA指标在合适范围内能一定程度上,能生硬地以量化方式描述分析和预测。“合适范围内”表明交易者要能灵活运用,“一定程度上”表明即使范围合适,其准确性也是概率化的。而熟练者由于已经抓住了本质并能掌握度,所以根本就不需要TA指标,TA指标反而累赘坏事。

在稳定的趋势里TA的有效性更强,否则,长期震荡且成交量没有显著特征的股,没有行情的股,以及弱趋势的震荡和底部反复收集筹码期间,容易有反TA操作。主力当然知道软件检索和K线图的威力,所以会在底部或顶部区间上下震荡,使软件检索的信号矛盾,然而在周线图上造假很困难(时间)成本也更高。长线持仓与指数在日内或短期日线上不协调,比如比市场慢一拍,没有很大关系,特别对于中小盘股,因为它们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行情和节奏。

80-20原则说明主力放弃80%只做20%,只有20%的股票有趋势,其它大部分的东西都是“障眼法”的需要。20%的股票占据了80%的市值、资金和成交量。只有20%的股票表现超过大盘,不到30%的股日均成交量大于100K 股。

市场青睐于对它有深刻了解的人,理解了它是人玩股票,反之则是股票玩人,这游戏也体现了玩家的综合素质。成功与否首先是心态,其次是技巧,然后是运气,要自已掌握自已的命运。学习是成功的唯一基础,除了实盘交易的磨练,凤凰涅磐升华后的平静宁和心态是任何人无法教授的,它是成功的必然基础。技巧是从价量K线图中解读股市的内在规律,和操作策略有机地结合,是股市搏奕的工具。除大资金之外,运气可遇不可求,要耐心等待。

要摸索出一整套发现、跟踪、持仓紧随主力的方法,同时形成与报刊、电视、媒体完全不同的股市观念。谨防各种消息,比如,2009年3月12日,巴菲特在接受Bloomberg专访时说,美国经济在过去6个月里“跌下了悬崖”。他承认美国经济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开工率还会继续下降,但又很快对媒体说美国的股票已经有不少可以抄底的机会。这种模棱两可会产生误导,事实上,那时就是大底。所以,必须站在能赢的一方作战,而不是在经济学原理上正确的那一方。非理性的确经常主宰市场,要深刻理解为何有非理性。

跟随者应该考虑目标股定性的问题:是否有主力资金、处于什么状态、什么阶段、是高位还是低位、趋势如何、量能怎样等,可以保证道路正确。然后是“定量”问题,比如上涨空间多大、什么时候涨、买卖点的选择等等。定量的问题只要求心中有数,从不强求,但定性是必须做好的。还有经验性的如何识别建仓、突破的真假、派发等。从实战的角度独立思考,会有深深的孤独感,几乎没有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同道。

市场比账户表现重要,这就是客观性。基金经理的标准成绩是每年盈利25%,Drawdown不超过10%。实战成绩是真正的“专业水准”。

追随趋势

要看大势,了解现在是哪个阶段。不顾一切的上涨,很可能是真正的主升浪。只在明显的趋势行情里下注,追随大势、等待时机、波段和中长线持仓、控制风险。大趋势大赚,然后等待下一波大趋势……如此循环。否则,可在期指市场利用杠杆做小波段。真正赚钱的人,都是只有大机会才操作的人。只根据TA,因为所有一切都已反应在股价上;当市场最强劲的时候要大力买进,当市场最弱势的时候要舍得卖出。交易是高买更高卖,而不是低买高卖。首选强势股,轻易不抛强势股;要坚决放弃盘底的股票和前期大幅炒高的股票;在此基础上,切换并跟踪市场热点;节奏感有分寸,判断市场阶段顶底。用不同的工具在牛市和熊市,以及牛熊转换时可说明市场的不同。由于大众有做多倾向,熊市时期的反弹比牛市时的回调更激烈而迅猛。

比较6个月的日线图,可辨明相对强弱。操作趋势时,要判断趋势强弱,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注意趋势的持续性以及不要被轻易震出;操作盘整时,判断振幅大小,敏捷判断反转点。做多比市场强的股票,做空比市场弱的股票,在大趋势涨的情况下,买入多于卖空,在大趋势跌的情况下,卖空多于买入。

若可靠的触发信号没有演变为期待的行动,价格朝相反方向运动时,表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新趋势的起点。比如,在出现不利消息时,市场并没有下跌,就是市场已出现超卖、行情已接近最低点的征兆。

趋势逆转要时间,大波动是从相对平静的时候发展的。大趋势逆转要有筑底或筑顶,并运行一段时间(至少3-6个月)来确认。小趋势逆转需要3-5天的间歇期。判断小趋势逆转,盘面感觉和K线形态比均线系统更可靠,因为均线系统有滞后性。关注市场内的庄股动向和热点分布,可以感受市场的强弱和脉搏。

判断出入点和行情阶段

把过去一两年里大牛股的图找出来,仔细琢磨从建仓,阶段拉升,阶段盘整,洗盘,大涨,筑顶,到派发的这一整套过程,体会其价量配合,K线形态等的特征。牛股一定有牛庄,主力做盘和欺骗散户的伎俩都类似。学习盯盘,收盘后学习复盘总结,以培养盘面感觉。盘面感觉有时是做决定的直接原因,而过多的分析只会增加优柔寡断。

买卖点并不一定是一个点或一个价位,操作级别越大或时间越长的,可以容忍的区间则越大。要经常考虑的是大的趋势是什么。

波段最常见,操作时侧重波动速度和幅度。先少量短线单试盘,做对波段单加码。跌破加码点,全数出清。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个方向的趋势,否则忽多忽空,容易被洗出场,涨上去又舍不得追,错失行情。利多不涨要出场,利空不跌可考虑入场。找领涨股做指数,用指数做期指。

在已经呈现的趋势性行情中,阶段性调整时,均线粘合走平,然后价格突破,是好机会;而且,调整的时间越长,区间越大,则越好。这样的均线粘合可能意味着调整结束,将继续按照趋势前进。一般假如整理时极度缩量,而今刚放量属有效突破。

价格窄幅整理,而成交量呈逐波递减或者逐波温和放大、日均线系统态势好,且周K 线也确认,也是好机会。长期震荡区间的打破,也是好机会。但没有趋势行情的区间震荡中的均线粘合并非一定意味着什么,这时区间突破才有价值。

长期行情总是一波三折,持仓太满,不太好坚持,所以,适量持仓跟踪趋势。长期趋势很难通过技术的手段判断出来,技术手段只能通过不断跟踪才能发现长期趋势。所以,好机会并非等同于超级长期趋势。

入场有(阶段性)追涨和(阶段性)抄底,具体信号产生参照关键支撑/阻力位和均线,辅以价量配合,特殊巨量或连续无量也可抛开价位因素入场。阶段性底指卖压竭尽之时,连续下跌之后大跌表明卖盘竭尽;追涨则是在买盘展现之时,然而,连续上涨之后大涨表明买盘竭尽。

对在不同底部横盘(正在酝酿可能的趋势)和拉升阶段(趋势形成)的股票,操作手法不一样。

底部是通过时间和形态构造出来的。当长期和短期的趋势都一致时其威力最大。价窄而量缩往往预示着大行情的来临。对于底部横盘,在没有突破前,坚决放弃,只追涨(有效)突破。200SMA是很好的分水岭;很好价量配合的50SMA也是很好的分水岭。

对于拉升阶段,要点是判断趋势的持续性,这是思路大方向问题。此时抄底和追涨都可,抄底也稳妥,但绝不在非关键位入场,这是原则。入点质量则是其次的技术问题。

下降趋势中相对低位放巨量(比如根据流通盘大小,换手率超过10%),然后股价企稳并很快展开升势,这通常表明股价的根基扎实。

脱离底部后,主力在盘口的任何动作,无非是三种目的:拉升、洗盘、派发。拉升在盘面上表现为基本脱离指数的干扰,走出较为独立的短线向上突破行情。上涨的股票若压盘出奇的大,但最终被消灭,表明仍会上涨。盘面经常出现大手笔买卖,买进时一下吃高几个档位,走势比指数强,承接有力,高点不断创新,低点不断抬高,说明主力在进货。K线图中出现缩量、价窄、盘轻,且周线也出现类似的情形,有望成为黑马。

洗盘一般有直接打压和宽幅振荡两种方式:

打压指:连续下跌趋势变缓,且成交量递减萎缩;或者放量下跌但下档接盘出奇的大。(阶段性)底部指:盘轻、价窄、量缩,均线走平,大众获利筹码少。直接打压较多出现在主力吸筹区域,目的是为了吓退同一成本的浮动筹码。表现为开盘出奇地高,只有少许几笔主动性买单便掉头直下,一直打到前一日收盘价之下,持仓散户纷纷逢高出局;在这里,不要简单认为股价脱离均价过远就去捡便宜,因为开盘形态基本决定了当日走势,主力既然有心开盘做打压动作,这个动作就不会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较为稳妥的入点在股价经过几波跳水下探,远离均价3-5%+处,此位置当日短线浮筹已不愿再出,主力也会发现再打低会造成筹码流失。尾盘跳水是洗盘时制造当日阴线的一个省钱工具。

宽幅振荡较多出现在上升中途,容易被误认为是主力派发。识别要领是,在盘中,特别是上半场是否有急速冲高,这是为日内随后的振荡打开空间。一般只用几笔不大的买单便打高股价,且冲高的斜率很陡。洗盘下跌与派发下跌的简单区别是,洗盘时会出现大幅跳水,而派发则不然;派发为放量盘跌,特别是高开低走放量。大幅低开3-5%放量,全日呈小幅振荡走势,股价回抽前日收盘价无力且收日阴线是派发行为,在连续上涨之后出现则派发可靠性更高。

放巨量上攻之后出现再度放量调整,但调整幅度明显变小同时均线系统强烈向上,属上升换档态。

较大难度的跳空和尾盘暴跌解读如下:

1、放巨量跳空低开。有些股会跳低5%,而且成交量巨大。若收盘大中阳线,则是震仓洗盘;否则,是很恶劣的派发行为。
2、大幅跳空高开。三种可能:一是试盘,看上方有多少抛盘;二是为了派发方便引人注意,这时候有可能高开低走;三是连续下跌或超跌后大幅跳空高开,是(短线)做多信号:被轧的空头若不止损,(短线)会继续扩大账面损失;犹豫旁观的场外资金会继续旁观;高开后DT搞短差利润空间不大且难以承受潜在的当日补缺风险。前期逆市短线(抄底)做多被套的,经过大跌煎熬后,一部分会暗自庆幸终于能有了出头之日而抛了出来。
3、临收市(30分钟)放量打压造成当日K线为长阴线,但第二天即轻松涨回。特别是 50SMA之上,股价涨幅并不很大时,是典型震仓洗盘的行为。

阶段性顶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只有筑顶一定时间后才会出现大阴线。成交量大的股票开始走软,或者当前热门板块走软,当小心行情已(阶段性)接近尾声。股票基本都走软,市场热点在消失但还没有出现新市场热点的时候,不要轻易做多。股价大幅上扬后,除权日前后是需关注价量配合的买卖点,此时公布市场早已预期的利好消息则大多是卖出的时机。

量能分析可预测个股是否有资金介入,但连续放量,往往会造成短线浮码的增加,即使再涨,也不得不先洗盘或横盘震荡。巨幅震荡,K线实体变大,再配合巨量的出现是形成股价下跌的重要因素。而缩量上升,用少量成交即可推升股价,表明主力已经完全控盘,筹码高度集中。而且说明主力无派发的可能及意愿,后市仍将看涨,未出现明显的头部特征时要继续紧持。

缩量上升的解读

明确具有做多意义的缩量上升,出现在吸筹时的阶段性底部和连创新高时:

1、股价越往上涨,成交反而比前期减少;随著股价升高,愿意抛售的人反而减少,反映出市场强烈的惜售心理。
2、换手率较低,日换手率1%-。
3、成交量保持平稳,一段时间内每天的成交量比较接近,无大起大落现象。

谨记保持简单的技术交易系统,复杂的系统必然导致混乱,简洁则能带来从容。从事交易懂得大众心理学往往比经济学知识更重要。然后,反其道而行。

去做那些已经证明有好处的事。

管理交易者自己

交易承诺可以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生活和工作,没有例行事物,不用理会任何人,是高度自我统一的个人职业。只要有互联网,就可以在海边或在山顶交易。没有老板,没有客户,没有闹钟。就是自己。理性地管理个人消费,把消费降低的越快,实现自由的速度就越快。

人的一切行为都遵循两条法则。第一,欲望满足最大化原则;第二,阻力最小化原则。交易成功,既要自信,也要谨慎。如果自信但不谨慎,就会自大,这是交易者的致命缺点。如果相反,谨慎但不自信,就不敢扣扳机。成熟的交易者同时拥有自信和谦虚这两种冲突的感觉。真正的信心源于对市场的了解,操作方法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测试和考验。若未经过自己的测试或自己经验的验证,不相信任何思想。心理资本胜过实际资本。在这两类资本中,前者比后者更珍贵。持有正在下跌的头寸是会付出可观的实际资本的代价,而其消耗的心理资本却是不可估量的。

只有在未证明错误以前,操作才是有效的,并且有证明错误的基准:止损。这是"否定"的思维逻辑,通过"否定之否定"达到"肯定"。止损可根据时间或亏损等制定。概率游戏不追求完美,要善于承认错误。需修炼情商,锻炼心理和培养心态,做好自我的失败管理和相应的情绪调整。任何关于市场的理论和方法,都会有好和不好的一面,同时在两者之间也存在作为界限的度。该度也会随着时间、条件的不同或个人的进步而相应变化;不改变的是肯定有“度”。所有规则都有被打破的时候,只是相当少见而已。

尽快止损,让利润奔跑,要与资金管理结合起来。评估机会的价值,并因此决定交易数量的能力本质上决定了资金管理能力。资金管理可以月亏6%原则决定是否要交易,每单最多亏2%原则决定仓位,熟练后都可有适应自己的弹性,但只有好的资金管理才能达到可重复的并具稳定统计特征的赢多亏少。

市场根本不在乎任何人,自有其最小阻力路线。无论是否交易或是否有仓位,有条理的交易者都跟踪自己的市场。可跟别人讨论技术点或过去的交易,但永远不会建议,也不会公布所持的仓位,这样就不会导致毫无意义的解释、评论或自满。

根据自己的交易计划、阶段性进步和成绩给自己打分,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常总结交易和持续增长的市场经验。
作者: 股友江晶    时间: 2018-5-9 21:07
《幽灵的礼物》提出了三个规则:
1,只持有正确的仓位;
2,在正确的仓位上加码;
3,把握时机,尽收利润。

绝大多数人的失败在于:缺少行之有效的行情判断方法或系统。“赚大钱不靠解盘,而是靠评估整个市场和市场趋势”,这话自有其道理和哲学内涵,但“评估整个市场和市场趋势”本身就是最高级的解盘!

交易思维体系必须逻辑清晰!绝大多数貌似正确有道理的思想或方法,经不起逻辑推理。

1:只持有正确的仓位。《幽灵的礼物》推论:在市场证明仓位是正确的以前,必须不断减少或清除已建立的仓位;即正确的持仓方法是,当仓位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才持有。

什么是正确?

在Trading Profession,“正确”本身就是概率性的!而且,一切判读行情工具的准确度都是概率性的!

并非买入后股价上涨才说明是正确的!买入后股价上涨,唯一说明的是:目前股价比入点股价价格高。如果当初决定入市的判断工具是高正确概率的,则再一次证明了该判读工具的高正确概率性;如果该判断工具还没有在交易者心目中有高正确概率,则只说明该判断工具有高正确概率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正确与否在于判读工具,而不是该个股或股价本身;一致正确性的被检测对象是判读工具或行情判读系统,而不是股票或股价:股票或股价只是载体或检测手段而已!

注意,这里一致正确性与一致盈利性概念不同。“一致正确性”只涉及到特定行情判断(或特定行情Pattern的判断)是否正确,是针对单个仓位、或单个行情判断的统计性特征;而“一致盈利性”针对的是整体帐户,这涉及到风险管理、仓位组合等策略。所以,真正正确或盈利的是交易系统,行情判读只是其中一部分!

即,正确与否与股价本身或单个仓位是否账面盈利没任何关系,而在于该仓位“当前行情”在既定的TimeFrame内是否向预定的方向发展!比如,若今日市场大跌,而昨日买入的股票没有跌,那么,即使该股股价在自己的买入价之下,也可以算是正确的,如果判定后市会上涨,而且,后市上涨时该股会涨甚至领涨,那么继续持有就是正确的!

(注意:“目前仓位正确”和“继续持有是正确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在于,后者加入了对行情的预期,即预测!)

2:在正确的仓位上加码。

为什么加码?加码不是因为目前仓位已经盈利,而是预期行情会继续上涨!否则,既然已经盈利而预期行情不继续上涨,正确的操作是平仓!所以,“在正确的仓位上加码”,如果指在已经盈利的仓位上加码,就是错误的;如果指的是在预期行情继续上涨的仓位上加码,则是正确的。如何认为行情继续上涨?这又回到了行情判读方法或系统!

既然预期行情继续上涨,决定加码,则要按部就班解决新的事情:如何加码?什么价位、加多少仓位?加仓本质上是新的建仓,由于已有仓位的存在,导致了仓位占有总资金量比例的加大,既放大了盈利可能性,也放大了亏损可能性。新的风险控制如何做?

(答案:行情进入下一阶段,在新阶段的买点,才能加码!什么是“行情进入下一阶段”?行情判读才能回答!)

3:把握时机,尽收利润。

如何把握时机?这又回到了行情判读方法或系统!

三个规则的本质是规则化“截短亏损,让利润奔跑”:入场后,一旦走势不符合预期(这并不能说明不正确!),就不能等到已经亏损了很多才认为错了(没到止损点呢,不能说已经亏损很多了,因为预定的可接受的亏损必定是小亏损!否则就是入点错误,原因在于TA上交易信号正确度,而不是规则错误!),那时,情绪就被控制了,而就将错就错下去,等情绪清醒后一切已晚(更谈不上了!那是规则之外执行力的事!)。

从事实上的结果来看,处于上升趋势的股票,在到达顶点之前,任何点都是买点!但为何还是只能在关键点入场?原因在于:

1,行情判读有错误的可能性,因为这是概率的游戏,“正确”本身就是概率性的!在关键点买入,才能做到一旦错误Takeloss时,亏损是小的、可承受的;而非关键点的入点,错误时都无法有清晰的一致性理由在何处止损!

2,在关键点买入,最大概率地以最少的时间证明仓位是“正确的”!这也关系到ROI和资金安全!

如何判定关键点?这又回到了行情判读方法或系统!

所以,一切规则、风险控制(落到实处就是资金管理或仓位分配)、心态,都必须以行之有效的行情判读系统为基础!否则都是不知所云的空谈!交易策略和系统只能是在当前行情判读的准确度下,采取最可靠的方式盈利(这也是概率性的!),准确度高(或把握大)时,用准确度高的方式,准确度低时,用准确度低的方式(或者干脆空仓)。

因而,是否继续持仓,以及是否调仓(加仓、减仓或清仓),除了风险控制条件下的被动性外,主动性调仓必须依靠对当前行情的判断和对后市行情的预期,也就是解盘,其核心根本还是行之有效的行情判断方法!行情判断方法的准确度在于可靠的行情判读工具及其组合!由于所有的单一行情判读工具准确度都是概率性的,关联度小的判读工具之间的组合判读就能大大提高准确度!

“对当前行情的判断和对后市行情的预期”注定了交易者必须在既定TimeFrame内跟踪仓位的行情,当在Smaller Time Frame出现的反转信号能Apply到既定或bigger than既定Time Frame时,平仓。(当在Smaller Time Frame出现的反转信号不能Apply到既定或bigger than既定Time Frame时,忽略该信号!这也依靠解盘!)由于必须(时刻)跟踪行情,Buy &Hold的“投资”理念根本就是荒谬的!尤其“Buy & Hold”没有涉及仓位的ExitMechanism,纯粹寄托于虚幻的希望!“希望”的实质原因在于:没能力高概率地解盘!

《幽灵的礼物》提出,“在一个像交易这样的失败者的游戏中,在与大众相敌对的立场开始交易,直到被证明正确以前,假定自己是错的”,是极端错误的!“必须要认为自己很大可能是错误的”这种观点,在交易游戏里,是根本性的本末倒置错误!认为“交易是失败者的游戏”,与自信直接背道而驰!任何认为“行情的演变难以预料”的交易者,注定不可能成功!的确,交易者时时刻刻“必须要认为自己可能是错误的”,但绝非是“很大可能”,因为,解盘系统必须是高概率正确的。交易是概率的游戏,正确概率低的方法或系统,必定最终是失败的!

交易者必须强烈自信,这种强烈的自信来自于高概率的解盘正确率,而非“似是而非的心态”!有了强烈自信,才能安然在的确错误的时候,坦然承认错误并止损;这种安然来自于“更多的时候自己是正确的,而且持续的盈利必定会挽回目前止损带来的小损失、并必定带来更多的大利润”;这种“安然”从容接受止损是这概率游戏的一部分,经常的赚大赔小,使得这种安然更坚定了强烈的自信,形成Professional良性循环。
作者: 不再頽廢    时间: 2020-6-14 11:41
难得一见好文,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炒股的智慧网 (http://cgdz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