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智慧网

标题: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技术分析-技术指标钝化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vincent    时间: 2012-6-28 18:51
标题: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技术分析-技术指标钝化分析)
在这个话题上想说的很多~但能力有限只能说一些自己在实践中经常的遇到的问题来说;
第一:技术指标钝化的问题;
指标钝化分为高位钝化和低位钝化两种形态;在市场上我们经常遇到;那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可以尽量的去避免呢;确实是个很懊恼的问题~我请教过很多证券公司的投资顾问,分析师他们给我的答案都是比较的飘渺~所以为什么今天在股票市场上那么多的贫僧了~我想问了很多查看了很多的数据~发现了有两个比较常见的方法:
A:改变技术指标的时间的参数;

以上为KD快慢指标上面的图形是默认的时间参数9.3.3而下面的时间的参数是我随意修改的;只是简单的修改一下钝化的问题就能解决了~当然修改多少时间是更你自己的经验与图形历史趋势为基础下自己适合的时间;

B:改变技术指标的计算方式;这真是个技术活了~这里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根据传统的技术指标衍生出新的指标;而另一方面就是重新编写新的技术公式~这些都是技术上的高手所做的..我们一般的平民如果想要学习这个东西还需要专业人士~本人不才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希望陈老师写个专贴来分析下~


作者: 陈江挺    时间: 2012-6-28 21:52
学问做到这个地步很不容易了。在做这种研究的时候,我想提醒一下:您要准备自己的对手是电脑!按统计,今天美国股市的交易量中有70%是电脑交易。中国股市我想差不多。意思说短期的波动很多时被电脑操纵;其目的就是要炒手“止损”!您想象的到的技术分析方法对电脑而言都是小菜一碟。这些电脑后面通常站着大证券行。您明白这点,您就知道怎么做分析!小股民受不了要止损的点就是好买点;小股民认为该进的点常常是卖点。美国有批人专做“quant“(数学模型)。做的就是这玩意。
作者: jamesfaifai    时间: 2012-6-29 08:33
指标钝化分为高位钝化和低位钝化两种形态;在市场上我们经常遇到,是正常,因本身指标如macd,kdj等都是由價格計算從而提供出買賣信息,我想還要看清楚圖表,學會分析市場現在屬於調整,還是屬於趨勢中,去配合技術技標.當然還要定下止蝕.
作者: vincent    时间: 2012-6-29 17:10
陈江挺 发表于 2012-6-28 08:52 AM
学问做到这个地步很不容易了。在做这种研究的时候,我想提醒一下:您要准备自己的对手是电脑!按统计,今天 ...

谢谢老师的指教~确实如此在外汇的交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深有体会~
作者: jiang    时间: 2012-6-29 22:08
指标是死的,人是活的,不同在于对指标的理解和使用方法上。比如KDJ指标,属于摆动指标,高位钝化常常是趋势强势时,正是买入时机。新手们却认为该卖出了。
陈老师您认为呢,谢谢!
作者: 李雪健12    时间: 2012-7-1 06:53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指标是对的 而且赚到了钱,那就是对的,一些事不分对错,赚到钱才是硬道理。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炒股 最主要是赚钱,并持续赚钱,最后并保留下来,才是真。
作者: nvsdy    时间: 2012-7-1 10:09
不能死扣技术不放,更不能与电脑为敌,它的身后是券商,要顺势而为。
作者: dfh001    时间: 2012-7-1 18:59
专靠技术指标炒股不靠谱。在顺势而为的前提下怎样抓临界点这是重点。
作者: 微明    时间: 2012-7-4 21:24
缘木求鱼
作者: king9501    时间: 2013-3-25 21:15
当我了解到指标都有钝化的问题的时候,老实说我就没用过了。

只用几个基本的东西股价、成交量、均线,时间。
作者: Alivefree    时间: 2013-3-25 21:54
陈江挺 发表于 2012-6-28 09:52 PM
学问做到这个地步很不容易了。在做这种研究的时候,我想提醒一下:您要准备自己的对手是电脑!按统计,今天 ...

我理解陈老师说的炒股是“艺术”,是对人生的感悟。故不一定需要太过分的依赖指标。
作者: 大道至简    时间: 2013-3-25 22:34
陈老师在炒股的智慧一书中写到:如果你的对手是券商,那么你常亏钱;如果你的对手是普通的股民,那你才能赚到钱。  

我一个新股民,对技术指标没兴趣,可能没有真正的领悟。但是我想技术指标可以人为做出来,看清趋势,趋势不对,哪怕是金叉你也不能买进去。


作者: 同心    时间: 2014-6-10 09:13
应对策略:忽略短线波动,给股价一些运行的空间。




欢迎光临 炒股的智慧网 (http://cgdz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