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智慧网

标题: 闲谈杂侃 [打印本页]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5-11 11:28
标题: 闲谈杂侃
感觉有些闷了,到其他的论坛走了走,看到使人眼前一亮的帖子,禁不住回一回,楼主的反应与一般人没太多的差别,大同小异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别处也大体如此吧。于是回来了。
在行走的路上,有很多挫折与失败,看过不一样的风景,体会到不一样的人情世故,有美好的体会,有痛心的体会。这些或喜或悲的体验无论怎样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因为那些所谓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而认定世界原来是一片黑暗,其实并不好。
世界因为多样而多彩,正因为世间存在着那些所谓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悲欢离合所以成就了自己。
这一点想通了吗?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5-11 21:37
唯有经历过挫折与失败,体会过不一样的人情世故仍然坚持下来以后,才发现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作者: 无路可退    时间: 2015-5-12 08:34
回头看,痛苦的日子是短暂的,夹着尾巴做人,夹着尾巴炒股,这就是普通百姓的命
作者: springjiang3    时间: 2015-5-12 12:34
厨房里飘香,厕所里泛味,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赢亏都是生活!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做个股市精灵吧!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5-12 21:47
欢迎


过了这么久突然发现,对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自己到现在才略有明白,而过去却怎么读也读不清。
要想长期体验到快乐,不能依赖外在世界。如果一个人快乐与否要由外在的条件和情势决定才能乐在其中,那么这个人完全可能并不快乐。因为外在的条件和情势随时都会变化(佛家用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把快乐建立在随时变动的事物上,结果可想而知。
或许当一个人有了理想,有了信念并且无怨无悔的付出之时,这样的人才是快乐的人。因为,发自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5-14 22:01
市场不会解读本身提供的信息,不会告诉交易者哪里可以买、哪里可以卖,解读的人是交易者自己。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外部信息是否不容置疑或没有问题,是由我们的心态决定的,我们的心态一直都是绝对的真理。如果觉得有信心,那么就有信心;如果觉得害怕,那么就害怕。(佛家用语:即心是佛。)

当然,即心也可能是魔。是佛还是魔完全取决于一心,祸福自招,怨不得别处。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5-14 22:13
夹山大师
有个禅宗大师叫船子诚,又名船子和尚,船子是外号,就像我们说济颠和尚,济颠是外号,法名叫道济,因为疯疯颠颠,大家叫他济颠和尚。那个船子和尚开悟后,与其他两个师兄弟下山去,有人到湖南去教化,有人到江西去教化,最后就问船子诚准备到那里去?
船子说:师兄啊!我看你们这一生有好福报,将来可以做一方的大师,我这个苦命人,此生做个平凡的人,多做一点好事再说吧!不过拜托你们两位,将来有第一等的人材,给我送一个来,接接我的这一支。师父把学问传给我,我不交代下去,上对不起历代先圣先贤,也对不起师父啊!只要有人接我的法,我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他就跑到江苏华亭,一个小地方,做个渡船人,一只小船整天渡人过河来去,给他钱,他收两个,不给钱也没有关系。
后来有个大法师夹山和尚,佛法好,学问好,讲经说法,听众极多,名气大得很。船子诚的师兄道吾和尚听到了,心想那个师弟船子,还天天在摇渡:道吾也是禅宗的大师,穿了件破破烂烂的和尚衣服,言不压众,貌不惊人,就去听夹山讲经。到夹山道场找个后面的角落坐下。有人起来问:‘如何是法身?’夹山和尚回答:‘法身无相。’又问‘如何是法眼?’他说:‘法眼无瑕。’答的多好。法身无相嘛!根据金刚经,三十二相皆是非相。法眼是没有一点瑕疵的啊!心如明镜台,无所不照,无所不知。照佛学的理论,这个回答的确没有问题。
可是坐在那个角落的道吾,嘻!就给他那么一笑!这个笑是冷笑。夹山受不了啦,赶快下堂,经也不讲了,下来把和尚的大礼服袈裟一披,就去找这个破破烂烂的道吾和尚顶礼。他说老前辈啊!我刚才答话,那里错了?道吾说:错倒没有错,可惜没得师承。换句话说,你理论是对,你功夫上没有到,你不要瞎说。夹山就问当今天下,那一位是明师啊?道吾说,明师是有,但是你今天名气那么大,恐怕作不到,除非把招牌丢掉,名利不要,我再指给你一条明路。像道吾这种和尚,给师兄弟找徒弟,多有本事。
夹山果然丢弃既得的盛名地位,捆一个小包袱就去了,夹山在声名显赫时居然能为道而舍弃一切,证明他后来的大彻大悟是有道理的。道吾说:我说的这个人啊!‘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上无片瓦,下无立锥,就是住在船上嘛!他说你到华亭三十里外,那个河边去找一个和尚。后来夹山就找到这个船子诚,中间我们就不详细报告了,大家可以参考《指月录》。

夹山见船子
船子诚一看这个夹山啊!将来一定是个大师,知道是师兄搞来的,夹山上船以后,也没有说出道吾,也没有自我介绍,他们两个人彼此考察。
船子和尚就问夹山:‘大德高栖何寺?’当时他们两个人的学问都很好,说话满口的字句文雅,夹山说:‘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喝!那都是开悟了的话。就是我们普通讲:你贵寺在那里?夹山答话:‘寺即不住,住即不似。’这似乎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嘛!还有所住就不是了!所以禅宗叫机锋,一句话,不等你考虑一下讲出来,等你考虑了一下再答,就已经不是了,那就住即不似了。
这两个人学问都好,佛学都呱呱叫,平常大概都在佛教刊物上登文章的!(众笑)
最后没有办法船子和尚就拿起那个船桨,一下子就把夹山打下水去了。人掉下水去,不会游泳,咕噜噜……狼狈不堪,刚冒上来,船子诚就说:你说你说!夹山正准备张嘴,船子又把他按下去了,来往一共按下三次。人掉到河里去了,咕噜噜水吞下去,刚刚冒上来一点,又把他按下去,你快说,一定又讲道理,寺即不住,住即不似,赶快又把他按下去,不等他讲。
最后,把他满肚子学问道理给水泡光了,再一次冒上来,夹山说我懂了,再不要把我按下去了。这一下开悟了,船子说:我告诉你,佛法就是这样,你可以走了。
当然夹山在船上帮师父划船划了多久,就不知道,后来师父叫他走,他告辞师父走了,一边走,一边回头看这个师父。我们一定觉得他未免有情,恋恋不舍,但是这个师父一看到,说:‘和尚,你以为我还没有教完你啊!’把船弄翻自己就沉下去了,这样坚定夹山的信心。不过他吩咐过夹山,从此不许住在闹市里当法师,要好好到深山里头,没得吃的都可以,香炉古庙冷湫湫的,好好去修行,修成功了再出来。
后来不知过多少年,夹山再出来做大师,有前辈又出来请问他,如何是法身?答以法身无相。如何是法眼?答以法眼无瑕。还是这两句话。同样是这两句话,悟后是证到了这个境界,开悟前只是理念上的话。理念上虽对,但是,你嘴吧上会说,叫作口头禅,身心没有证进去。
                                                                                                                                                                                                                     ——摘自《金刚经说什么》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5-15 22:52
仔细想来炒股的经历、生活的经历带给自己的最大启示是: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绝不是一个非凡的人。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5-23 21:27
随着岁月流逝,愈加认识到自己不仅只是普通,更恰是平庸,凡是需要与人频繁打交道的活动都令自己感到慌乱,唯有金融交易这件事做起来能让自己安稳。悲乎。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5-26 00:06
金融交易说到底是一个“资金为王”的地方,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交易方法,资本才是最后的赢家。如果还孜孜不倦的奔走在寻找“圣杯”的道路上,请醒一醒,这是一条不归路!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只能祈求命运的眷顾了。
我醒来了却贫困了——上天就是这样公平!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5-28 01:08
夜很深了却有一些感受想说——顺带友情提醒可能心怀“炒股速胜论”的朋友:要构建一个能帮助自己实现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并非易事。大的方向与大的原则很简约,并不是什么秘密,但构成系统的细节部分要打磨至成熟高效却一点都不简单!本人也处在不断打磨细节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注定是一个“建立又推翻、推翻又建立”的漫长过程,直至某一天一个成熟高效的交易系统终于形成。
“细节决定成败”,就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千万不要小看细节,千里之堤绝对有可能毁于一个不起眼的小小蚁穴。也许很多人正是止步于细节这里。
作者: cw123en    时间: 2015-5-29 08:24
薄厚薄的比喻已经反复被使用过了,
简单-复杂-简单的过程并不容易,
从复杂中提炼出简单的过程是十分辛苦的,也是十分耗时的,也是被人无法帮助你的。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5-29 16:04
无意间把自己“时机把握”的系统放在美商品期货一些品种上看看,结果大失所望,模拟交易结果粗略的算下来十分不理想:亏多赢少。
对于这样的结果有一些思考:
1、每一个市场、每一个品种都有其相对独立的走势,想以一种固定不变的具体方法来应对不同的市场是不可能的。只有使自己的“术”紧密贴合具体的交易对象,追随事物的客观变化规律,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刻舟求剑不可取。
2、自己的交易思想、交易哲学一定要符合逻辑,在理论上应说得通。
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交易系统在“道”的层面上应该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理论上站得住脚;在“术””的层面上细节上应该根据客观事物的具体变化规律而有所变化,不可僵化。所以,当人们争论交易系统应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其实都没有说错,只不过角度不同而已。一个成熟的交易系统应该是不变的,也应该是变化的,变与不变是阴与阳的关系。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6-1 10:47
越来越认同这样的观点:人们只能看到自己能够看到的事物,对于不能够看到的事物,即使它就在自己的面前,人们仍然看不到。

《短线交易秘诀》——购于2008年初,《专业投机原理》——购于2014年11月,都出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其中的内容正如《炒股的智慧》一书所言:每一次重读都会有不同的认识。
“运用任何技术分析工具——最严重的错误便是对它产生一种执着的态度。换言之,你绝对不可以认为自己已经发现“终结所有法则的一项法则”; 这世界上没有这种玩意儿。每一个市场都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任何方法若未考虑这项事实,它已经触犯最根本的错误。
在哲学上,我非常不认同“实用主义”,但就交易法则而言,我的态度却相当务实。当它不再有效时,你便应该抛弃它。不论你发现任何的技术性方法或指标,万万不可让自己的感情步入其中。”————《专业投机原理》第8章
“任何事情都要符合真理。没有100%正确的、机械的交易方法。一些基于观察得来的工具和技巧是可行的,但是导致我们亏损的原因:要么是得出的结论不正确,要么是没有足够的数据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数学和机械交易都不是解决之道。市场的真理来源于丰富的观察经验和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从手边资料获得正确结论。”————《短线交易秘诀》第5章

炒股(金融交易)之所以成为天底下最难的工作,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市场会自行发生变异,过去有效的交易方法,随着市场的变化慢慢将不再有效,本来炒股(金融交易)就是一个概率的游戏,再加上市场的不断变异,使得寻找关键点,掌握胜率变得异常艰难!

由此,小子大胆推断:只有进行长期投资的人和对事物的变化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应变能力超强,能及时适应事物变化且运气比较好的人才能在这一行实现长期稳定盈利。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6-1 11:26
所以,思索的结果就是:

人完全可以全力“尽人事”,但结果如何还得安心“听天命”。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6-2 10:41
既然提高胜率这么难,不妨换个思路看:把主要精力力放在做好资金管理、制定好交易策略、构建良好心态上。虽然如此,本人还是认为:可以全力“尽人事”,但还要安心“听天命”。毕竟,什么才叫成功呢?是否有标准划一的答案?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6-4 14:38
                               西安男子当“游戏代练”月入上万 称比打工强很多(转帖)
     游戏代练是指帮网游玩家打游戏,按照玩家们的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内快速提升游戏角色级别或获取装备武器,从而得到相应报酬。
  西安的“代练”市场比较繁荣,从淘宝到QQ群,只要提出代练要求,就会有人接活。
  华商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几个代练工作室,代练小李说,“打游戏都能赚钱,只是多少的问题。代练劳动量大,竞争激烈。”
  玩游戏从花钱到赚钱
  王刚今年30岁,儿子已10岁。他上学的时就喜欢玩游戏,后来学了计算机,毕业后就在北京的酒店打工赚钱,打工赚来的钱大部分都花在打游戏上 ,认识妻子后就辞去工作开始摸索玩游戏挣钱。王刚妻子回忆道:“那时候赚钱特别辛苦,我在外边打工,他在家里打游戏,他一个月下来也就挣一二百元,我赚的钱相对稳定,他还要买电脑多玩几款游戏,再加上有了儿子,那段日子很苦。一起相互鼓励中,半年之后他摸索到赚钱的路子,一个月就挣了几千,给我买了项链,真的很感动,后来添置电脑扩大代练业务。”
  王刚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小两口就回到西安。王刚说:“08年底就开了网店代练,业务一直很好,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一起代练到一个人代练
  王刚说他家客厅最多放过19台电脑,雇人代练,每台电脑保证开两三个账号打游戏。最大的花销是网费,都是光纤,一年网费电费就好几万,大家凭着满腔激情,从早上9点打到晚上12点,除了吃饭,几乎不停歇地打游戏。
  “时间一长,眼睛身体都受不了,也影响孩子,在一起代练的人也慢慢散了。过去从玩“大话西游”到“天堂”,再到“魔兽世界”。现在主要玩QQ游戏,赚得比较稳定,一个月基本都是五位数,至少比打工强很多。”王刚感慨道。(地址:http://news.hsw.cn/system/2015/0601/258046.shtml)

别人玩着把钱赚,自己亏钱如玩一样。人与人真的太不一样了啊。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6-8 09:34
结合本人的实际经历,感到炒股(金融交易)就像打猎:交易者是猎人,交易系统是猎枪(各种各样的枪支),交易对象是各种不同的猎物。
也许有人说:我没有打过猎呀,感受不到。没有打过猎,至少用气枪打过鸟吧?交易对象是各种不同的鸟,打猎与打鸟应该是一样的体验过程。
(在电视里看过讲述训练狙击手的纪录片,感觉炒股(金融交易)或许更像狙击行动,只可惜本人没有过狙击这方面的亲身体验,不能妄加评论。)
如果没有打过猎,也没有打过鸟,这个比喻确实有些难以理解。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6-10 10:38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转帖)http://www.douban.com/note/228737166/
不幸的是,杰西的好运已经过去了。
  到1930年的时候,情况发生变化。不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不管他的脑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杰西开始有些玩不转了。或许是因为家事的干扰?妻子因为他的不忠,正在闹离婚。或许像一些伟大的体育明星,他们的体育生涯中总有个巅峰,一旦他们走过了,下坡就非常的快了。究竟什么原因,谁知道呢。总之,杰西突然之间变成了进入冬眠状态的昏昏沉沉的大熊了。
  到1931年底,他财产的半数不见了。
  到1933年,剩下的另一半也不见了。

  杰西在一些必胜无疑的生意上,输掉大约3000万美元。这些生意跟他以前曾经做过的差不多相同,可是现在,他做这些生意却不灵了。
为了苦度光阴,1940年杰西出版了《怎样做股市生意》一书。但是这本书出得太晚了。在他一帆风顺的年代,这本书肯定会卖得上百万美元。可是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喜欢输家。为出版这本书,他东奔西走,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出这本书实在是一场惨败。  其实看了[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作手已经意识到了,并做了自我反省,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再给他机会,他还会站起来,但我敢讲,他不会再倒下去。
(叹曰:只可惜杰西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重温一下经典:
成功的商人愿意给形形色色的客户赊帐,但是,肯定不愿意把所有的产品都赊给唯一的一个客户。客户的数量越多,风险就越分散。正是出于同样道理,投入投机生意的人在每一次冒险过程中,也只应投入金额有限的一份资本。对于投机者来说,资金就是商人货架上的货物。
  所有投机者都有一个主要的通病,急于求成,总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发财致富。他们不是花费2到3年的时间来使自己的资本增值500%,而是企图在2到3个月内做到这一点。偶尔,他们会成功。然而,此类大胆交易商最终有没有保住胜利果实呢?没有。为什么?因为这些钱来得不稳妥,来得快去得快,只在他们那里过手了片刻。这样的投机者丧失了与众不同的平衡感。他说:“既然我能够在这两个月使自己的资本增值500%,想想下两个月我能做什么!我要发大财了。”
  这样的投机者永远不会满足。他们孤注一掷,不停地投入自己所有的力量或资金,直到某个地方失算,终于出事了--某个变化剧烈的、无法预料的、毁灭性的事件。最后,经纪商终于发来最后的追加保证金通知,然而金额太大无法做到,于是,这个滥赌的赌徒就像流星一样消逝了。也许他会求经纪商再宽限一点儿时间,或者如果不是太不走运的话,或许他曾经留了一手,储存了一份应急储蓄,可以重新有一个一般的起点。
  如果商人新开一家店铺,大致不会指望头一年就从这笔投资中获利25%以上。但是对进入投机领域的人来说,25%什么都不是。他们想要的是100%。他们的算计是经不住推敲的;他们没有把投机看作一项商业事业,并按照商业原则来经营这项事业。


对于杰西的失败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见解,在本人看来也许是因为市场发生了自我变异,杰西在以往取胜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变异后的市场。正如曾经统治过地球的许多生物,由于地球环境的变化最终灭绝了一样,虽然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太阳系还是那个太阳系,但具体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细节改变了,导致一种生物灭绝了。或许杰西正如侏罗纪的恐龙,因环境改变而最终灭绝。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6-12 21:15
一直有一个想法,也不知道对不对?
如果想要看看一个交易系统是否可用、是否有效,其实不必太过烦恼,只需把自己的账户余额做一个资金曲线图,看看该资金曲线图是否处于上升趋势就可以了。如果资金曲线图不能呈现出上升趋势,那么整个交易系统一定是在哪里出了问题,找出问题并解决掉,应该就可以了。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6-15 14:01
虽然因为金融交易吃了很多苦,目前日子过得狼狈一些。但是,这样的经历让自己感受到了很多以往不曾有过的感悟,让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了不曾有过的认识。不知道这样的结果应该称为是什么?“成”或是“败”?抑或是“不成不败”?
或许世界本来就是灰色的,并非黑白分明?
这是近来的感悟:
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注定不会幸福,这样的人注定是痛苦的,也是可怜的。如果有一天突然明白:走出“自我”,学会换位思考,从不一样的方向来感受生活,终会发现生活原来本是天高云淡。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6-25 23:45
股市就是这样任性,不与别人讲什么道理,它从来只走自己的路。
23日的V型反转,让人精神一振,接着24日,出现了不小的涨幅,伴随着成交量放大——标准的买进信号!25日市场大幅下跌成交量继续放大——23、24日的买进是否正确呢?25日是否可以捡便宜买入呢?这是个问题。
这就是真实的市场,从来不按剧本演出。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乔治·索罗斯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6-29 11:25
换个头像,以本来面目面人
一直以来都没有离开过论坛,只不过换了多个ID。以不同的面目面人,说不同的话,偶尔玩个双簧,确实获得无限的烂漫自由。但“自由”久了也发现其中的弊端:轻则易培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道貌岸然的虚伪性格;重则易造成精神、人格分裂,实为弊大于利。
任何身外之物都不能改变“人只能活一次”这样一个事实,所以,不为外物所困扰真实的活着才是最本真的、最简单的活法。因为这个信念,换个头像,以本来面目面人。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5-6-29 23:50
记得陈老师好像转过一个帖子,说的是人生重要的是找对地方,非常富有哲理。
《炒股的智慧》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好书,陈老师发的帖子当然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只是论坛对于像自己这样层次的人过于高端了一些,对本人而言属于不对的地方,偶尔浏览可以,常驻就不大适合。
还是去找属于我自己那对的地方吧,只留下真诚的祝福。




欢迎光临 炒股的智慧网 (http://cgdz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